立足课堂,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立足课堂,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宋振兴

湘潭市二中 411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初中教育教学的发展迅速,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核心素养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等几个部分.传统理念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想要突破这样的现状,就需要以高效的课堂为基础,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将学科核心素养合理地融入到课堂当中,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关键词:立足课堂;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

在最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师指明了方向,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指向“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开展课堂教学。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数学教师还应结合新教学理念的要求,对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丰富、优化,努力打造出丰富多样化的初中数学课堂。

1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地意识到为学生构建高效教学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地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将生活化的内容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提升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改知识灌输为引导共识,将提问权归还学生,不断改进提升教学效果.立足于“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改革,满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强烈呼唤.完善能力品格,满足个人发展的有力诉求.强化一线教师的理论基础,关注“数学素养”、“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等相关的内容.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师更加清晰的、具体的理解数学核心素养,在知识层面上建立数学思维,在情感层面上满足学生青春期的发展需要,在态度层面上端正学生的三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个阶段进行核心素养目标导向的建设,无数鲜活的事例表明,一个懂得数学的人,可以使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立足课堂,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2.1科学设计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育发展目标,主要以强化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抽象能力作为重点教育方向,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有极强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体系中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充分结合科学化的教育引导措施,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内容中的抽象元素,以此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推动其抽象思维的发展。例如,初中数学《几何图形》课程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为强化学生对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教师可通过数学问题设计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几何图形中的逻辑关系,强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即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本课重点学习目标,全面提升综合思维水平。为保障数学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及引导性,教师可从现实情境角度出发,促使学生根据实际生活背景动手操作实验,分析和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体模型,以此完成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强化发展综合思维水平。因此,科学设计数学问题,完善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有效方式。

2.2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开展活动课时应该积极引入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具体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可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事实上,初中数学内容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此教师在情境导入的时候,应该先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析,并依托于这些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成比例线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黄金分割”设计活动课。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引入一些黄金比例的明星与模特,使学生可以快速认识黄金分割和黄金比例的相关内容,接下来教师可以创设人体黄金比例的相关教学情境,使用PS等软件调整人体的身材比例,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其对教学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在经过这些趣味元素的导入以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入黄金分割点在艺术、建筑、经济、自然等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让学生直观感受体会到黄金分割的美学价值,切实增强学生对黄金分割知识点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认识。

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模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老师在建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的一些情景,帮助学生对数学模型有深刻的了解,建模能力是初中生必须要具备的技能,建模可以更好的方便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老师可以通过以实际生活为例,并将其运用到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具体的情景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理解建模的主要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建模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有进一步的了解,体会方程来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老师可以举一些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对具体情景来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比如,小明一家一起去公园玩,一共有 8 个人,买门票一共花了34 块,其中儿童票是三元,成人票是 5元,那么其中有几个成人,几个儿童?通过来分析实际生活情景的问题,这样学生们能够对方程式有了更好的理解,从这种情境中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设两个未知数,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从而更好地解决了数学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理念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支撑,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全面贯彻与推行。因此,在开展活动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的认知,同时还要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和谐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经验切实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采用有效的组织引导方式,使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由此,学生就能够在活动课中得到较好的锤炼,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钱芳.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点[J].新智慧,2019(29):50.

[2]顾广林.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活动”教学[J].江苏教育,2020(51):36-39.

[3]魏正余.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活动课中的培养[J].福建中学数学,2020(8):13-15.

[4]陈建.初中“数学活动”教学中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以苏科版“一元一次方程问题的调查”为例[J].初中数学教与学,2021(7):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