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生物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探讨

连宏锦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三中学3536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持续深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要求,生物教师除了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教学以外,还要兼顾好对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此,本文将在充分认知生物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以便为相关教学活动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

前言: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行为、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等,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大量的知识和概念。为了避免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误区,教师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出调整,以学生为本逐步优化教学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切实的提升生物课堂的整体质量。

一、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内涵简析

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涉及植物学、动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在实际教学中,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首先是生命观念,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会形成朴素的生命观,然而在生物学科的作用下,学生对自然界生命物体、自身生命的认知将会逐渐提升,而这便要求学生在观察生命现象、理解生命概念时,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其次是理性思维,生物学科本质属于自然科学,所以学习过程中要以理性的思维进行批判和创新,对生命现象和具体知识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分析,始终保有理性参与学习;还有就是科学探究,初中生物学习中会涉及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学生们要具备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认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最后就是社会责任,生物学的知识可以延伸至食品安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等,学生们在学习知识时,不能将知识与实践割裂开来,而是要用生物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待生物学习和相关知识的应用。所以说,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当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生命观念

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很多都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在生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尊重生命,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念。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在而课堂中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将生物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创造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生物核心素养。正如“生物的进化”教学中,教师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当今的地球生物,从高耸的山地到广阔的大海,形态各异的生物们在各种生态中安居繁衍,当学生在感慨大自然神奇造物时,教师再放出原始单细胞生物和后续进化的图片,让学生们看到原始的生物是如何进化成当今丰富的动植物。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那么有什么证据来证明生物确实发生了进化呢?”,这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思考交流以后,引出化石及其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从不同底层化石模式图中进行思考,自行总结生物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规律,将这种分布规律和生物的进化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境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们将会把现实生活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到生命进化的壮丽过程,从而产生客观理性的探究态度,萌发保护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

2.注重思维导图应用,培养理性思维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只有在构建基础的知识网络以后,才能从综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否则就无法做到理性地看待各项知识点。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形式,在生物教学和知识整理中进行广泛应用,促进学生理解和思考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正如“生态系统系统及其稳定性”的教学中,学生们需要认清生态系统的整体概念,同时也要对局部间的关系产生准确的认知,明白各个生物生活的环境,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存在的联系等。在相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某一生态系统,然后以信息技术进行展示,如池塘群中分布着藻类、水槽、鱼虾等生物,此时教师可以对这个生态系统进行逐步细化,如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经过思维导图的构建,整个生态系统变得直观明了,学生们可以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当然,教师完成引导以后,可以让学生自行画出思维导图,或者是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全,促使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形成理性思维能力。

3.借助实验探究,培养探究精神

生物学科以实验拓展理论、发展新知,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学生也能或多或少的接触一些实验,不过受制于教学资源等诸多因素,很多学生的实验体验并不好,甚至只是简单的认识和接触显微镜、玻片等设备,这显然不适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促进学生发展动手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实验探究相关的体验。正如“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的研究不需要专业设备的支持,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全过程进行实验,要求学生按照3人小组的模式,分别测定静坐时、跳绳、仰卧起坐等运动后1min内的脉搏数进行记录,然后再汇总数值进行科学计算。通过各项实验性的探究活动以后,学生将会了解实验探究的科学流程,从而以严谨的态度看待生物学习,逐渐形成科学探究精神。

4.进行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

生物中的很多知识可以服务于社会,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地寻找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实践内容,例如“发酵技术”的学习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生活探究任务,将比较常见的发酵食物记录下来,然后对涉及的微生物、发酵原理等进行分析,以此印证生物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例如腐乳的制作涉及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原理是毛霉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等,经过广泛的社会实践以后,学生们会发现生物知识的合理应用可以丰富人们的餐桌,帮助人们保障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当学生们在后续的生物学习时,自然也会对相关知识的社会作用产生思考,将社会责任感渗透到生物学习过程中。

结束语: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生物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实际,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滞后部分做出调整,将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自然地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促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获得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宗美.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52-253.

[2]胡玉华.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8):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