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通感教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小学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通感教学的研究

周玲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江苏省 常州市 213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得到创新,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给予小学音乐和美术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去创新实践形式,在这众多的教学方式中,通感教学就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一定的情景,同时刺激小学受教育者的多种感官,让人体产生相应,不同感觉共鸣,更好的提高音乐和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究何为通感教学、通感教学的意义所在、通感教学目前存在的困境以及如何促进通感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科、小学美术学科、通感教学研究

引言: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促进小学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教学效果的提高。通感这种教学方式更加迎合小学低年龄段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也更能够更好的适应音乐和美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能有效提高音乐和美术的教学效果。但是,如何提高通感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规避当今使用过程之中的问题,尽可能提高教学效果,为小学受教育者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是小学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何谓通感教学

要想正确且恰当的使用通感教学法,就必须解决什么是通感教学法这一根本问题。在文学艺术领域,通感是指用一种感觉沟通和理解另外一种感觉。事实上,各种感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呼应和渗透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艺术活动之中很常见。

而在小学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教学过程、的通感教学法就是指在小学音乐和美术学科教育这样的美育课程之中,利用这一心理现象,让小学生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调动各类感觉。通感教学法的过程起点是调动小学生的感官感觉,用小学生的想象力搭建为桥梁,用情感作为内心的驱动力,进行的心理活动。这种音乐通感,一般伴随着听觉,是一种多感官联动,指向音乐的美感体验,是人们对音乐的综合感知。但值得注意的是,通感教学并不是为了调动各类感觉而调动,而是要从音乐和美术的艺术作品本身出发,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通感教学对于小学艺术教育的意义

小学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本身都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小学美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习唱歌和绘画这样的表面功夫,而是为了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在某种程度上,在小学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恰当运用通感教学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强化审美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通感教学的过程中,有利于丰富和提高小学低年龄段受教育者们的审美能力,使其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也可以增强音乐和美术教育两个学科的育人意义和价值,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

、如何更好的在小学艺术教育中运用通感进行教学

首先一定要提前制定通感教学策略,在制定相关策略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立足于音乐和美术作品本身,充分考虑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根本上说,通感教学法的本质目的不是调动相关感官,而是更好的发挥受教育者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一些音乐和美术作品面前,小学低年龄段受教育者缺乏一定的知识积累,那些作品与他们相离甚远,因此教学策略的制定就格外重要。

比如,以《花之圆舞曲》为例,要想让小学低年龄段受教育者感受整个作品的节奏、旋律以及产生的美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关教学策略,才能更好的感受圆舞曲特有的韵律、节拍,并获得愉悦感。首先要较为完整的欣赏整段音乐中,在聆听中感受圆舞曲的特点,进而了解整个舞曲的演奏形式,只有在这种旋律了解中加深主题额旋律的记忆。

第二,要运用通感学习方法,并且不断丰富通感学习方法和方式,更加强调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在多感官的运用中要有所侧重点。通感教学法的一个突出明显特征是教学教育过程之中的学习方法丰富多样,在小学音乐学科和小学美术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之中,需要有侧重点的调动不用的感官和感官组合。只有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之中,利用韵律、色彩等鲜明特点,充分调动小学低年龄段受教育者的听觉、视觉和动觉,只有当小学生在这些教学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各种感官感觉相互交叠和相关影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要注重创设通感活动教学的情境,进而构建一个更好的审美体验,并力求完整,在这个过程不断丰富受教育者的学习体验。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小学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很好的弥补了传统“灌输式说教”的不足,做到“以学习者为主”,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对于小学低年龄段受教育者来说,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他们能够真正的身临其境沉浸的体验,才能理解意见艺术作品,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

比如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创设舞会的情景,让小学生在舞会中感受音乐的律动,也能促进小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体裁和整个创作背景。在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作品内容创设一个较还原的“写生”环境,在“写生”的过程尽可能地感受创作时的心境和内心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感受作品表达的中心思想,加深对作品的鉴赏,陶冶小学低年龄段受教育者的情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调动小学受教育者的感官器官,不断丰富手段和方法是小学音乐学科教育和美术学科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美育的最根本途径。而通感教学法的使用就是尽可能地避免给受教育者设置限制,让他们自由的思考,最后呈现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总的来说,小学美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习唱歌和绘画这样的表面功夫,而是为了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通感教育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实践方法,更好的发挥通感教学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亓梦婕.跨学科语境下的新媒体音乐创作与教学——以中国美术学院“通感世界”课程为例[J].艺术当代,2021,20(02):100-103.

[2] 韩冬.论艺术通感在钢琴教学与演奏中的作用——兼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的教学与演奏[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29(03):169-174.          

[3] 赵昕.论艺术通感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应用——以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为例[J].大众文艺,2018(1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