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版《茉莉花》演唱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东北版《茉莉花》演唱初探

杨蕾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百花齐放的背景下,有许多音乐均是以《茉莉花》为题材创作的。同样题材的《茉莉花》在我国民间各地流传甚广,因地域差别、方言音调、人文风情、历史文化各异,《茉莉花》也有几十种不同风格的版本,本文就河北版本《茉莉花》的演唱进行初探。

、东北版《茉莉花》演唱前准备工作

1、东北版《茉莉花》音乐作品结构分析

1.1、东北《茉莉花》旋律分析

东北版《茉莉花》因地域差别等因素,也存在有十几种不同版本,本文着重讲其中一种。

1.1.1、曲式结构分析

东北《茉莉花》的节拍为2/4拍,由三个不规则乐句组成的非方整性单乐段,D商六声加变宫调式。第一乐句,从羽音开始,中间出现变宫,丰富了和声色彩,最后在属音上平稳结束。第二乐句依然从羽音开始,结束于属音上,和声功能的进行与第一乐句有相似之处。第三乐句从羽音开始,结束在商音上,给第四乐句留了发展空间,且在此处留下悬念。第四乐句从羽音开始,最后落在商音,与第三乐句的和声功能进行也有相似之处。

乐句

a

b

c

起止小节

1-10

11-18

19-34

小节数

10

8

16

调式调性

D商六声加变宫调式

1.1.2、旋律起伏

东北《茉莉花》旋律线条较为平直,乐曲多处运用同一音符连续使用,且同音符与相邻音符之间跨度不大,旋律进行较为平滑,突出了东北茉莉花质朴的特点。但整体的旋律起伏较大,多处有四度、六度跳进。特别是第一乐句两处“茉莉花”的“茉”字,均采用了六度跳进,突出强调茉莉花。

1.1.3、节奏

东北《茉莉花》的节奏和速度都较为欢快,节奏变化多样,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都有出现,主要节奏型为:附点、二八、大切分。

1.2、歌曲文本分析

语气衬词在歌曲歌词中占了几乎一半的位置,极具东北特色。歌词内容包含有《西厢记》中的张生与红娘,唱词也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如“勾引张生跳过粉皮花墙,好一个崔氏莺莺女”。

1.2.1、语调

从歌词本身来看,应该运用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和长短交替的音调来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第一次“好一朵茉莉花” (以下省略语气词)和第二次“好一朵茉莉花”要形成明显的对比,第二次要比第一次强烈,即第二次的语调要比第一次高,这样就能使得夸赞之意更加明显。“哎哟”二字,要带有惊喜感。“满园花开”要运用断字断腔来朗读,即满(呐)园呐,花(呀)开(呀)。

1.2.2、节奏

第一乐句除了语调高低要有变化,在节奏上也要做出变化。第一句是速度适中,第二句相对第一句速度稍稍变慢,有强调之意。第一乐句的重音为第一个字“好”、“哎哟”、“茉莉花”,第二乐句的重音为“开“、“抵”、第三乐句的重音为“掐”、“戴”、“看”、“骂”,所以在歌词上,这些词之间就存在强弱差异,结合旋律发现,符合节拍强弱规律,因此在演唱时,也要着重强调、突出这些音,强弱对会更明显,也才能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东北《茉莉花》演唱技巧

1、咬字吐字

由于江苏和河北版《茉莉花》都有讲咬字吐字的问题,歌词咬字重合之处不再赘述。

第一乐句的旋律较低,但在演唱时仍然要保持高位置演唱,使用中上支点。“好”字强出。“茉”由于带有滑音,所以演唱时,分为“m”—“o”演唱,开口呼,着力点在硬腭,配合鼻腔发声。“花”字演唱时,唱“花儿”,因时值短,所以“花儿呀”三个字连着唱,咬字需要迅速到位,最后咬“呀”字,归韵到“a”。

2、润腔技巧

东北《茉莉花》具有浓厚的东北二人转风格,如果演唱时仅仅只依靠谱面标记演唱,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演唱时,需要特别注意润腔技法的灵活使用。

2.1、下滑音

歌曲下滑音的使用较为频繁,第一乐句中的“茉”字两处都有使用,第三乐句“戴”字、第四乐句“骂”,都需要运用下滑音演唱,且演唱时,下滑音可以稍微夸张演唱,以突出东北二人转的韵味。

2.2、倚音

歌曲第一乐句第二次“茉”字、第四乐句“骂”字需要运用倚音演唱,在这里不仅要使用倚音演唱,也要结合下滑音同时演唱。

2.3、波音

波音在歌曲中的运用使得二人转韵味更加浓郁。在第一乐句中,“花(呀)”的“呀”音上,以及二次出现“花(呀)”后的6音上,使用波音演唱,填补长音空白,且具有表演性。第四乐句两个“嗯”运用波音演唱,在东北二人转中,正是配合二人转舞步时所演唱的韵味,在这里具有舞蹈性。

3、方言

为把握好东北二人转的特色,在演唱时,第一乐句的“花”字需要加入儿化音演唱,正是因为东北话中的儿化音使用较多。最后一句“哎哎呀,嗯哎呀,嗯哎哎哎呀呀咿呀”带有跳跃感,有着明显东北方言的特征,也反映了东北人的热情豪爽、耿直淳朴的性格。

4、共鸣

为塑造东北人豪迈直爽的人物形象,整首歌曲需要达到鼻腔、胸腔、头腔共鸣,整体位置稍微适中。最后一句“嗯啊,嗯啊,哎哎呀,嗯哎呀,嗯哎哎哎呀呀咿呀”使用鼻腔共鸣,保持哼鸣的状态演唱。

5、肌肉反应

由于这首歌曲整体的情绪偏高,所以口腔内部始终保持开合状态,口腔肌肉持续发力,面部肌肉保持积极状态,用爽朗笑声时的微笑状态来演唱。演唱时需要大量的气息支撑,虽然很多都是强出,但也需要横膈膜的弹跳力,背部的张力,以及身体的支撑力。因此,全身的肌肉都要积极参与。

6、律动

为更好地突出东北《茉莉花》的独特韵味,在演唱时,可以适当加入东北二人转的十字舞步,特别是在最后一句“嗯啊,嗯啊,哎哎呀,嗯哎呀,嗯哎哎哎呀呀咿呀”处加入十字舞步与摆头,会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结语

笔者在学习演唱的过程中,对地方民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原来很小就听到的《茉莉花》,有几十种版本。更惊叹于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朴实的性格。虽然版本不同,但每个版本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地域、语言魅力,通过歌曲反映人们的人物形象,或是温婉贤淑,或是大气直爽,或是豪放泼辣,我们都能在歌曲里面找到与之对应的人物形象。

《茉莉花》在我国的传唱度很高,即使一个没有专业学过声乐的人,都能唱出一段旋律来。正是因为歌曲代表了一个地域的劳动人民的形象,才能被一代一代的传唱,甚至诸多外国人因此被中华文化所吸引。我国还有许许多多悠扬动听的民歌,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留存到今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理应传承,学习民歌,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参考文献:

[1]邓志芳. 民歌《茉莉花》音乐南北风格之比较[J]. 大舞台,2011,(08):65-66.

[2]杨敏娇. 浅析民歌《茉莉花》在不同地域的演唱特点[J]. 黄河之声,2011,(01):100-101.

[3]胡苹,易英丹. 民歌《茉莉花》的比较研究[J]. 四川戏剧,2009,(02):114-116.

[4]李育强. 东西南北  茉莉芬芳——不同地域《茉莉花》的艺术特色[J].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01):122-123.

作者简介:杨蕾(1995.1-),女,籍贯:四川,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