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佘运友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信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3

摘要:高职电子技术专业在现代化高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面临着一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推动了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努力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素质。“产教融合”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真正做到了“理—实”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把理论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既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高职电子技术专业的产教结合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探讨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电子技术人员的供应总量逐年增长,但是供应的质量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应用能力较差,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无法适应工作需要。造成这一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高职院校的电子技术人才培养与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不相适应,导致了产教不能有效地结合。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产、教结合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促进人才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产教融合”是我国高技术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需求,是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深度拓展与拓展,可以为“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提供具有实践能力和可操作性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探讨和思考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试图从“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对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思考,以期能为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分析

(一)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职业特征

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从事与其相关的技术工作,这一领域的具体工作是根据其分工合作来进行的。首先,这项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它需要将劳动者按其技术水平划分成不同的技术水平。其次,对电子信息技术人员的操作有清晰的标准,职业技术人员应遵守同样的技术操作规程。第三,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必须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得到提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职位规定了学生今后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职责的分工,而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的描述仅仅停留在泛泛而谈的范畴,并要求学员具体地适应公司的创新发展。

(二)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因素

第一,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专业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因而获得一定的收入;第二,要从事有关技术工作,必须经过专业技术教育,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第三,职业因素包括了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和雇主的就业需要,高职学生要有基本的技能来满足企业的招聘需要。第四,职业因素反映出其所具有的社会性和自身的价值,需要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其职业技能。

(三)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群体

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按照职业分工来进行的,随着行业结构的变化,相应的工作和技术的分工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比较明确的职业分工被精简,多个行业的结合,需要专业人士对各自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处理好合并后出现的新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的课程结构也要重新设计。其次,技术集成也会导致工艺的一体化,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尤其是要根据现代资讯科技产品的高增值特性,从专业技术的视角,以符合当今企业的生产需求,以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匹配。

三、以产教融合为基础的高职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产教融合是指工业和教育的结合,也就是把教育和工业生产相结合。就高职电子技术专业来说,工业融合模式是在充分考虑其自身的教学特点的前提下,为其提供实际操作的场所,使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来熟练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为企业、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中职电子技术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是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素质电子技术人才而设的。过去高职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情况脱节,导致其专业教学跟不上产业技术发展的步伐,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工作岗位不匹配,进而对就业产生影响。针对这一状况,高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应采取“产教融合”的方式,并根据电子技术专业的特点,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之形成深度的合作,使学员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技能,让以后的就业更轻松为其打下基础,同样也提高了高职学院的水平。

四、高职院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产学衔接

(一)职业因素决定了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产”是指所有与电子信息技术有关的上下游企业,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要以工业为中心,以实现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首先,在学生参加企业生产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技术要能够保障其专业发展,并培养其相应的技术应用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公司的工作。其次,职业生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与学生的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工业发展的目的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方向,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应以服务于企业发展为导向。

(二)专业发展的构建与职业性质有关

“产教结合”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即要把高职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与工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首先,要不断地调整和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要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其次,职业技术教育要注重新的发展,使传统的职业技能教学内容得到相应的改善与提高,从而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更高、更具创新性。最后,工业集聚效应的显现和工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分类也有一定的影响,职业教育也要面对目前的产业集群,寻找新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以实现职业教育的一体化。

(三)职业群体是高职教育的基础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群体为基础的,其基础工作不仅包括设计、生产、制造等,而且还会衍生出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和行业。其次,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并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进行新的专业设置。最后,随着专业的分工越来越清晰化,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来制定不同的职业计划,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四)职业规划是由工业发展决定的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日益专业化、规范化,职业课程标准正处于构建与完善之中,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应该和企业发展保持一致,首先,比较严格的专业资格考试体系是企业发展的综合因素,它决定了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要具备的技术知识。其次,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要与课程改革内容相结合,使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最后,课程内容不仅仅是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简单的模仿,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他们对有关的规则有更好的理解。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以“产教结合”为基础,校企合作,既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也能满足个人发展和提高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结合河源工业发展的实际,对“新电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这种“三层递进”技能培养模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强调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过程中,积极整合国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实践,培养出符合“新电子”工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高技能人才,为其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2]2号.

[2]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4]1号.

[3]崔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的高职人才培养研究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 .

佘运友,男(1987.2-),汉族,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智能交通及海上通航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