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对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诗歌教学中对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吴晓静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中学  251700 

摘要: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育的关键阶段。在初中阶段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始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伴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核心素养”日渐被教育事业重视。而诗歌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本身便具有极强的审美内涵和意味。

关键词:诗歌;审美鉴赏力;培养

    因此通过诗歌的教学实现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任务成为重要命题,本文试图探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审美鉴赏能力培育的策略,并且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基础,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示例。

1.朗读、品读和精读——读的“三步走”策略

文本形式是诗歌的基础。大部分诗歌虽然曾经属于配乐的文学形式,但是今天大部分诗歌只剩下了文本形式,既然是文本形式,就需要读。因此,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教学,让学生逐渐地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朗读、品读和精读的三步走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做法,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1)朗读:体会音韵

“音韵”指的是古代语文教学中“小学”的一部分,现代则指的是语言的声调、韵律和语言音节的起伏和波折。在创作时,诗人选用不同的音韵,也是要表达不同的情感,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音韵之美,在不断的大声朗读中去体会不同的韵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随后才能进一步地体会是人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的《观沧海》中,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一句。在这一句中,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发现 “日月”是四声,“之行”是一声;“若”是四声,“出其中”是一声。如此平仄交替,可以给学生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来自韵律。进一步分析,我们知道,本诗有两处押韵——“起、里”,押韵往往具备回环往复,余韵不绝的韵律之美。

2)品读:感受节奏

节奏原本是音乐上的术语,指的是在音乐中交替浮现的有规律可循的长短、强弱的声音变化。节奏是诗歌的本质特征,古今中外的诗歌,无论是中国古典的格律诗还是西方的十四行诗,都要讲究节奏。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理解诗歌的节奏变化中的奇妙,并且要及时地引导学生把握节奏,并从节奏的起伏和停顿表现来赏析诗歌。

3)精读:感性与美

诗歌品读的精细化十分重要,精读一首诗的收获甚至好于泛读好多首诗。在这一阶段,同样需要老师在诗歌的用词和用字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哪些词用的好、用的精准巧妙,是一首诗的精华所在,把握住这样的“诗眼”,才能更好地感受诗歌中的意蕴之美。

诗歌的“诗眼”很多表现在动词上。比如九年级上册的《行路难》一诗中,“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济”字就用的非常好:不仅照顾了诗歌的平仄起伏变化,也显得典雅和诗意,如果换成“去”或者“到”就成了白话,未免显得粗俗。须知,含蓄和典雅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也同样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审美情趣。

2.意象的聚集和背景性领悟

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实在的物质世界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是二者交集的方式。由于诗歌多有一定的含蓄性,所以诗人往往不直白的写出自己的感受,而是借助一些具有某种特色的自然景物、生活中的物品等内容来表达自己,从而创造出一种典雅含蓄的审美意境。在读者与作者之间,因为意象而产生了一些距离感,因此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理解意象,从而培养诗歌鉴赏和审美能力。

1)协助学生理解表达特定感情的意象

诗歌的历史非常久远,诗歌是出现最早的文学形式,在诗歌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些特定的意象所表达的含义逐渐固定下来。了解一定的诗歌中的意象有助于初中生比较快速地抓住诗歌的思想感情。反之,如果学生不理解一个事物或者说意象的隐藏含义,便不懂得诗歌的意义,无法体会到诗歌的感情,从而无法理解诗歌,同样无法走进诗歌的审美境界。

2)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分析意象

诗人利用的意象可能是天上的事物如“月”、“云”等,可能是自然界的动物,如“关雎”、“征雁”等,也可能是自然界的植物如“柳”、“桃花”等,也可能是一些人为的景观如“渡口”、“关”,“桥”等。作者使用一种事物做意象,那么这种事物一定是有某种特点和作者要议论的思想或感情有联系的,是一种有意义、有联系的符号。把握这种特点,只凭文字或许是不足的,所以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展示意象。比如展示“关雎”这种水鸟的照片。比如,展示“蒹葭”也就是芦苇的样子,以及在满是芦苇的大泽里泛舟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3)聚合意象成为审美的背景能力

如果让一个没有接受过诗歌意象教学的人来读诗,他大概率不懂诗歌中的“月”、“烟”是什么意思,写这些有什么用。相反,如果一个人通过过去长时间的、丰富的诗歌学习,他在看一首没见过的诗歌时,凭借着过去的经验和积攒的知识,也能很快明白诗歌的意义和大概的情感状态。这便是让对诗歌意象的积累成为一种背景性的能力,也就是审美能力的重要部分。

3.通过互动让审美走出课本,走进生活

审美活动一定不止在课本上,学生要获取真正的全面的审美鉴赏能力,一定要在课堂外也能运用自如——使审美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诗歌写作的年代在遥远的宋代、唐代;近则近代、民国时期。诗歌形成的年代和今天完全不同。同样,作为诗歌的创作者的人的年龄、身份、环境也与学生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理解诗歌总是有困难的,很难带入学生的情感。因此,学生需要与诗歌深度互动。

1)从学生视角出发引导情感

语文课堂中诗歌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过程。尤其教授古典诗歌时,利用情境来引起同学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审美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讲解光未然先生的《黄河颂》时,我们知道作者对于黄河的感情十分的深厚和充沛。那么在带入同学情绪的时候,可以引导同学们思考家乡附近有哪些大山大河,自己是否从小生活在哪里,同样也对这样的景物有深厚的感情?也可以详细解释黄河是怎样的像母亲般哺育了中华文明,以及在历史中我们的前辈如何英勇的保卫黄河母亲的。

2)引导学生主动创作,提升审美能力

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多多少少会有很多感慨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时候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通过仿写的方式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仿写的过程既是提升写作能力、语文素养的过程,也是提升审美能力、共情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审美能力,同样也将审美能力运用到了实践中去。

3)户外活动将文本情境现实化

将纸上的文字、抽象和不具体的内容变成更加具体、实在和可感知的内容,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虽然现在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也只能调动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并不能走进其中,接触现实。反过来看,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可以大胆地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中去。很多诗歌与季节有关,有的喜春,有的悲秋;可以根据教学时的季节等自然条件来安排户外活动,去真实地感受诗歌中所描述的情境。

结束语:

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加之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一定程度地在策略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但是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也会继续关注这些问题。在以后的与教学实践中,笔者仍会坚持不懈地尝试、揣摩和探索。在歌中获得乐趣,提升审美素养始终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鲁秀明.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鉴赏力培养[J]. 散文百家,2021(1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