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林敏,吕容,黄雯,罗霜

乐山市市中区中医院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共50例,研究组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比较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同时从不良反应来看,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并发率为8%,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24%。两相指标差异显著。在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动脉压以及心率没有明显差异,护理后虽然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患者的动脉压以及心率上升更为显著。同时采取急诊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具备临床有效性。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心肺复苏;康复效果

心脏复苏是一种发生心脏骤停时进行复苏抢救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基础生命支持,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按压、通畅气道以及人工呼吸德国方式。心脏复苏是急诊常见的方式之一[1]。但心肺复苏会造成一定程度得到胸部疼痛、记忆丧失、肢体障碍,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必要的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条件以及康复质量,本文主要讨论急诊护理干预对于心脏复苏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现做出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共50例,患者均存在心脏骤停现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随机将5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5.3±3.3岁,对照组患者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3.2±2.1岁。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心脏骤停的原因包括缺氧、心梗、休克以及中毒等。比较可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不存在差异的显著分别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以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心脏复苏,待患者恢复后,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及时与医师沟通患者的情况,嘱咐患者以及家属遵循医嘱用药,并观察患者用药后情况。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干预,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案。首先对患者心理护理。在患者心脏复苏后,尽可能的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情况[2-3]。同时患者可能因为心脏骤停产生恐惧以及紧张感,护理人员多对其进行开导,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治疗后产生的正常反应预先告知,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程度。其次对患者进行胸痛护理。在心肺复苏后,患者胸腔因为挤压,压力过大会出现胸痛,影响到患者的呼吸以及正常功能,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告知,并针对性的引导患者每日采取深呼吸锻炼,帮助患者较快的恢复肺功能,对于一些胸痛严重的患者,可以适量的使用镇痛药物,并且加强对患者的胸前壁的保护,通过调整睡姿等方式实现。再次对患者进行脑功能干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语言以及意识障碍,对于这部分患者,要进一步强化对其语言训练,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与其沟通以往印象深刻的事情,促使其语言功能较快的恢复[4]。最后对患者实施肢体运动护理。由于缺氧,患者可能运动功能受损,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要及时对其进行肢体护理,通过按摩穴位等方式实现。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均采用百分比进行表示,不良反应包括抽搐、恐惧、记忆减退三类。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动脉压以及心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使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依照数据的类型分别使用t分布以及卡方分布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显著性的分界值[5]

2结果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比较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率(%)

不良并发率(%)

研究组

25

24(96%)

2(8%)

对照组

25

19(76%)

6(24%)

X2

6.543

7.565

P值

0.000

0.000

比较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同时从不良反应来看,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并发率为8%,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24%。两相指标差异显著。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动脉压、心率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动脉压(kPa)

心率(次/min)

住院时间(d)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6.39±0.93

9.79±2.23

40.93±1.25

105.67±2.35

5.34±1.33

对照组

6.24±1.03

7.13±1.83

41.46±2.84

86.41±3.54

7.96±2.44

t值

0.945

4.573

1.034

8.697

4.532

P值

0.064

0.001

0.056

0.000

0.000

在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动脉压以及心率没有明显差异,护理后虽然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患者的动脉压以及心率上升更为显著。同时采取急诊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对照组。

3讨论

心脏骤停救治不及时对导致患者的内脏以及四肢等组织受损,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脏复苏能够挽救患者的脑细胞、避免脑组织因为缺氧而坏死[6]。急诊护理方式主要采取心理干预、胸部疼痛护理以及肢体护理等方式,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满意率以及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粟芳, SU, Fang,等.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19):2.

[2] 封娜.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20):2.

[3] 黄丽.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9):3.

[4] 王宏秀.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9(2):2.

[5] 刘敦玉, 蒋静, 刘艳. 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7):1.

[6] 王娟.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J]. 健康必读 2020年34期, 202页,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