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展区——从最靠近学生的地带开始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最近发展区——从最靠近学生的地带开始教学

李元龙

成都市龙泉区洛带中学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为什么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要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应当具备的条件与要求。可以从三个方面具体地讲。

第一,两种发展水平。这是该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意味着学生在最近的将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包含着学生发展的潜能,可以用来标志学生发展的趋势。而潜能正是发展的可能性,代表着发展的蓓蕾,正是教学可以利用的、来自学生发展内部的积极力量。教学应从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第二,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不应当以学生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学生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学过程重点不应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应关注他们正在形成或正在发展状态的过程。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教育过程就不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源泉,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或阻碍,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维果茨基认为,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特殊的、不同的可能性;同时,学习某些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期限,即技能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又称敏感年龄期。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识别出学生的最佳期限,以学生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遵循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把握住学习的最佳期限,然后在学生技能开始形成的时候,让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对其施加影响,使学生在最佳期限内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个体潜能。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原则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发展性原则。这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促进学生知识水平、体力、智力、情感、道德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从现在的发展区域向最近发展区域发展。也就是说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要求,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不断向前发展。发展性原则符合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与学、教学与发展相统一的规律。

第二,问题性原则。教学并不能自动创造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循善诱地提出各种问题)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新颖性和层次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创新,引发他们对问题解决的深层理解,从而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引导他们不断地进入层层递进的最近发展区,逐步获得发展。

第三,启发性原则。启发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智力获得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同时,启发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即启发要高于现有水平,不可低于发展水平,不可盲目拔苗助长。

第四,动态评估原则。维果茨基开创了动态评估之先河,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学生智力评估而言的。它可以测量出学生的认知可塑性学习潜能学习与转化效能的特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设定。维果茨基反对此前静态评估智力的测量方式,认为静态评估只能代表智力发展已经取得的成果,是完成时,忽视了智力发展的过程性、动态性、上升性。而最近发展区理论正是强调以学生当前智力水平为依据,对未来智力发展潜能的预测性、诊断性,不断地在动态评估教学中挖掘智力潜质,促进潜在能力的发展。

第五,因材施教原则。2500多年前,我国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创因材施教的原则,但维果茨基赋予中国古代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以新的内涵。在他看来,教师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进行教育,更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因此,教育者在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时,不仅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且更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发展。

支架式教学模式思想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模式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之一。支架一词是以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脚手架做类比,用来描述教师如何促进学习者从被动学习走向独立学习的过程。对那些超出学生能力的任务元素加以控制,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内容上,实现由教师向学生的转移,最后撤去支架。

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绝对权威者;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控制者;教师不能主动教,学生却被动学。学习永远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自己头脑中不断构建、不断提高、不断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扮演

促进者帮助者研究者的角色。识别每个学生的现有发展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在最近发展区内搭建支架,引导、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姓名:李元龙

                工作单位:成都市龙泉区洛带中学.

                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