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应用

王继禅

贵州省思南县关中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5100

【摘要】目的探析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期间接收的接种儿童中进行样本筛选,样本总量130名。依照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其中65名运用传统护理(传统组),65名运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儿童接种配合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从护理满意程度分析,安全组儿童护理后的数据高于传统组(P<0.05);从儿童接种配合度分析,安全组儿童护理后数据高于传统组(P<0.05);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安全组儿童护理后的数据少于传统组(P<0.05)。论:将安全预防接种护理运用在接种儿童护理服务中,可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增强儿童接种配合度,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值得使用。

【关键词】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护理满意程度;儿童接种配合度;不良反应情况

接种是指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疾病的方式,接种群体以儿童常见。因儿童年龄较小,对接种操作存在恐惧心理,在接种时极易出现哭闹情况,接种配合度不高,影响接种效果,增大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故需要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进行管理,确保接种成功,提升接种质量[1-2]。本文对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时间:2021.02-2022.02。样本来源:我院接收的接种儿童。样本总数:130名。分组原则:电脑随机分配原则。组别:传统组、安全组。两组样本数量均等,各65名。传统组儿童中男34名,女31名,年龄均分布在1-6岁之间,计算平均为(3.48±1.02)岁。安全组儿童中男33名,女32名,年龄均分布在1-6岁之间,计算平均为(3.53±1.01)岁。两组儿童的基础资料比较后差异无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传统组儿童运用传统护理,主要包括记录儿童基本资料、建立个人档案、检查身体状态、讲解接种疫苗知识、强调接种后注意事项等内容。

安全组儿童运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1)接种前护理。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接种知识学习,展开接种操作训练,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为接种服务提供优质人才;做好疫苗管理工作,所有疫苗均由疾控中心提供,派遣专人运送并保障疫苗质量,在其入院后,医务人员需要对疫苗进行分类保存,以此维持疫苗状态,保障疫苗有效性;完善疫苗接种流程,让家属按照疫苗接种预约时间到院,做好信息登记,发放接种疫苗信息卡,到指定接种窗口等待,接种前再次核对相关信息,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接种操作,保障接种质量。(2)接种中护理。医务人员需要耐心为儿童和家属讲述疫苗防控内容,增加其熟悉度,减少排斥情绪,提高接种依从性;检查好疫苗信息和儿童信息,均审核无误后,告知家属准备,适当控制儿童,避免接种时乱动,影响接种质量;可为儿童提供玩具或动画片,转移其对接种的注意力,提高接种配合度,确保接种效果。(3)接种后护理。医务人员需要让家属适当按压接种针穿刺处,时长3-5min,避免继续出血情况;告知家属接种能够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方面、清洁方面等,同时还需要让家属观察儿童有无不良反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告知下次接种时间,确保疫苗定期有效接种,预防各种疾病发生,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儿童接种配合度、不良反应情况。护理满意程度的评估工具为管理人员拟定标准,分值≥0分且≤100分,最终得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程度越高。儿童接种配合度的评估工具为管理人员拟定问卷,非常配合:分值≥90分且≤100分;比较配合:分值≥70分且<90分;不配合:分值≥0分且<70分。儿童接种配合度(%)=(非常配合样本数+比较配合样本数)/总样本数×100%。不良反应情况包括红肿、皮疹、发热、腹泻等,发生率为几者占比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文涉及数据输入到SPSS22.0软件系统中进行计算,对护理满意程度(符合正态分布)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儿童接种配合度等数据运用(n%)表示,依次作t检验、X2检验。本文涉及数据比较后差异有意义(P<0.05)。

  1.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程度

安全组儿童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组别

人数(n)

护理满意程度(分)

安全组

65

93.14±5.27

传统组

65

86.91±7.02

t值

-

5.7220

P值

-

0.0000

2.2 比较两组儿童接种配合度

    经过护理后,从非常配合、比较配合、不配合进行分析,安全组依次有26名、37名、2名,儿童接种配合度为96.92%;传统组依次有19名、36名、10名,儿童接种配合的为84.61%。经过比较后,X2值5.8757,P值0.0153(P<0.05)。

2.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安全组儿童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传统组(P<0.05),见表2。

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组别

名数(n)

红肿(%)

皮疹(%)

发热

腹泻(%)

发生率(%)

安全组

65

1(1.54)

0(0.00)

1(1.54)

0(0.00)

2(3.08)

传统组

65

4(6.15)

1(1.54)

3(4.62)

2(3.08)

10(15.39)

X2

-

-

-

-

-

5.8757

P值

-

-

-

-

-

0.0153

  1. 讨论

儿童因年龄较轻,身体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全,机体抗病能力较弱,极易受外界因素感染而发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预防接种是儿童常见的防控手段,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提高儿童免疫力,以此预防各类传染疾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3]。在接种的同时配合科学的护理方式有助于稳定儿童状态,提高接种配合度。传统护理虽可起到一定护理效果,但不是十分理想,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仍较高。而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式,包括接种前护理、接种中护理、接种后护理三个方面的内容[4],有效提高儿童接种配合度,规避多种影响因素,保障接种效果和安全性,护理价值较高。研究结果显示,安全组65名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程度、儿童接种配合度均高于传统组,且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少(P<0.05)。

总而言之,对接种儿童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儿童接种配合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应用。

参考文献:

[1]卫美炎.对儿童预防接种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04):161-163.

[2]彭发平.细节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护理研究及对不良反应预防作用[J].宜春学院学报,2021,43(06):78-79+99.

[3]吴慧.儿童预防接种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9):146+157.

[4]王霞,汤飞帆,李军,罗玲.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