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措施

周蓉

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江西吉安343200

摘要】目的对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内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上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实施围手术期内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疼痛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上颌骨骨折接受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应用效果;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颌骨位于人体面部,其中上颌骨占人体面中骨骼的三分之一,上颌骨骨折将会严重影响患者颌面功能,同时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影响。上颌骨骨折通常由外伤导致,当前常用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对患者展开治疗,为保证治疗效果,围手术期内的护理工作就要做好[1]。为进一步优化上颌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本院从护理方案的优化角度出发,对围手术期内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上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4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上颌骨骨折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治疗。排除标准:将凝血障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排除在外。观察组男女比例24:20,年龄26-48岁,均龄39.36±6.2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4:20,年龄25-50岁,均龄39.28±7.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呈现良好均衡性,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理指导、健康教育、术后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病情监测护理。

1.1.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内综合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展开入院指导,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护理人员与患者交谈过程中注意语气的柔和以及态度的热情温和,促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心理与信任心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患处疼痛对患者展开疼痛护理,鼓励患者看书、看手机来转移注意力;护理人员针对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治疗方式、过程展开健康教育,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操作,做好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体征监测工作。(3)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展开口腔护理:若患者昏迷失去自理能力,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清洁口腔,在注射器里放入双氧水用生理盐水稀释浓度至3%对患者口腔进行冲洗,交替使用。清洗的过程中注意避开创口;若患者疼痛难忍,护理人员对患者展开疼痛护理,为患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必要情况下为患者提供适量的止疼药;术后麻醉药效还在的时候,护理人员让患者去枕躺在病床上,让患者患侧脸部朝上避免压迫造成二次损伤;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伤口处的敷料渗血情况以及伤口引流情况,及时做好引流物处理与敷料更换工作;护理人员借助吸痰器做好呼吸道护理工作;患者术后可能会因为疼痛原因导致烦躁,护理人员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引导患者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咬合恢复不良以及面部外形受损等不良现象,护理人员对患者展开心理预防护理的同时展开健康教育,避免不良预后情况的出现。

1.3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²检验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情况

两组术后1天疼痛评分无明显区别,术后3天疼痛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情况(n,%)

分组

例数

术后1天

术后3天

观察组

44

5.12±1.02

2.36±0.52

对照组

44

5.13±1.01

3.56±0.76

t

0.046

8.644

P

0.963

0.000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并发症发生率(n,%)

分组

例数

感染

口腔溃疡

牙龈炎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44

0

1

0

1(2.27)

对照组

44

1

4

1

6(13.64)

3.880

P

0.049

3讨论

上颌骨骨折会影响患者的咬合能力以及张口能力,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骨折也会让患者感到颌面疼痛难忍,临床上可用手术的方式来对上颌骨骨折展开复位治疗[3]。传统手术以金属丝结扎的方式对患者上颌骨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固定效果较差,当前多用钛夹板内固定的方式对患者展开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虽然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在上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不过患者术后的咬合能力以及面部形态等能否恢复正常,和护理工作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护理人员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同时患者能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配合,才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手术效果[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内综合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阶段,从心理、疼痛、口腔清洁等角度全面的对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充分证实了围术期综合护理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对上颌骨骨折接受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娜.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前术后护理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46-247.

[2]王晓业.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9):2-3.

[3]杨怡.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护理干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2):4-5.

[4]倪萌,陈旭兵,田宏伟,等.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