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拟演练小组讨论法对医学生医患沟能力培养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3

基于模拟演练小组讨论法对医学生医患沟能力培养的研究

张跃双,李明玉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ability in doctor-patient gap based on group discussion method of simulated  exercise

[摘要] 目的: 探讨模拟演练教学法对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 课题研究以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临床学院一班医学生和2019级康复一班的医学生为教学对象,在临床实习中分别采用模拟演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施教,模拟演练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了人文关怀和社会热点的问题,并且良好沟通与不良沟通的场景与对话都包括其中,此外加入了更多的详细细节,教学结束后后对两个班学生的期末技能考试成绩和医患沟通达标率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班和普通班期末考核成绩分别为84.39 ± 4.89 和 83.67 ± 3.98,两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 0. 05,人文关怀达标率两班分别为87.17% 和 74.50% 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 < 0. 05。结论: 模拟演练教学法对于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以及医学素养都具有显著提升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imulated exercise teaching method on the cultivation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Methods: Research in ot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lass of 2019 clinical college class 1 grade 2019 medical students and rehabilitation course for medical students as the teaching object, using simulation exercises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simulation exercises teaching method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embodies the humanistic care and the social hot spot problem, Besides, scenes and dialogues of good communication and bad communication are included. In addition, more details are added. After the teaching, the final skills test scores of the students of the two classes and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ttainment rate are compared. Results: The final examination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regular class were 84.39 ± 4.89 and 83.67 ± 3.98 respectivel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The standard achievement rate of humanistic care in the two classes was 87.17% and 74.50%,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P < 0. 05. Conclusi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simulation exerci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medical literacy of medical students.


[关键词]模拟演练; 小组讨论; 医患沟通

Key words: Simulation exercise; Group discussi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在世界各地的医学院校都占有非常重要地位。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就曾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与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1]。西方医学院校重点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其医患沟通教育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4个特点:制定医患沟通交流技能培养的目标对象;开设医患沟通教育的专业课程;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整体的沟通能力进行评估[2] 。近几年来,医患沟通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并成为医患关系研究的主题。国内学者张丽[3]等提出的“三段渐进式”培养模式和陈国栋[4]等提出的“不断线”教育模式对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来说还是不够完善的,国内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上,还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校理论学习重自然科学知识而轻人文科学知识、医院临床学习重操作性而轻非技术性的医患沟通、各类考试重操作技术考核而轻沟通技能评估。我院借国外知名大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及具体的教学现状,首次将模拟演练小组讨论教学法应用于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临床学院一班和2019级康复一班的医学生。课题研究拟采用模拟演练小组讨论教学法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照,以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教学法对于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课题研究以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临床学院一班医学生和康复一班医学生为教学对象。

1.2 研究方法。

对2019级临床学院一班医学生和康复一班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中分别采用模拟演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施教。

模拟演练小组讨论教学法。①编写剧本,课题研究采用2个剧本,一例为肺癌患者就诊,一例为冠心病患者就诊,由临床带教老师完成剧本的撰写,剧本内容需要包括医生从为患者诊疗开始一直到治疗结束交代随诊医嘱的全过程,并且剧本中还要注重显示出医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医疗焦点问题,此外还要有包含具体详细细节的医疗场景对话,对话需要包括正常情况和纠纷情况,具体细节内容如:医生的仪容仪表、态度语气、营造的会谈气氛,问诊时提问是否存在有暗示、是否使用了过多的专业术语,以此来提高表演的观赏性,使模拟演练对现实医患关系的处理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使小组讨论更具有条理性。最终目的是使剧本能真实的体现现实中的医患交流的全过程;②模拟演练,模拟演练主要由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两个部分组成,模拟演练过程中所需要的全体演员都需要由带教老师扮演,在扮演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表演时要注意动作言辞和神情都要贴近现实中患者就诊的全过程;b.扮演时一定要将处理医患关系时所需要注意的正确操作和错误操作都系统地体现出来;小组讨论中,要将学生进行平均的分组,人数每组控制在5人以下。表演结束后要求学生就模拟表演进行讨论并依此发表感想分析和学习总结,学生讨论时,带教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刚才的表演中有哪些处理是现实需要避免的,有哪些是值得学习采纳的,适当的提问以调动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且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在讨论过程中如出现跑题时需要帮助学生回到正轨。在小组讨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尽量提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率,争取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这个过程中,带教老师不要过多的发言,避免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到学生们的讨论、思考,要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对模拟演练过程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看法;②适当地引入一些社会话题如:发生医疗纠纷时该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如何正确的看待医疗职业带来的职业风险等;③讨论结束之后,带教老师要根据学生刚才的发言进行分析总结,对学生错误的观点加以指正,并结合教学方案将需要掌握的知识教授给学生;④课程的最后,要求每个小组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提炼总结,并选出一个小组代表来进行总结发言;⑤在所有小组都完成发言之后,由带教老师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位同学进行打分。

传统教学法。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由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方式向同学们传授自己在临床中总结出的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在课程全部结束后需要进行临床技能考核( 包括操作和笔试) ,操作考核方法采用 SP(标准化病人) 来考核学生们的临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全部考核包括全身体格检查,共考核 80 个项目,包括有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体检、脊柱四肢体检、神经系统体检、问诊技巧及人文关怀。人文关怀2分为达标,2分以下则为不达标。

数据处理。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 ± 标准差(x ± s) 表示,组间比较用 t 检验,样本率分析用卡方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班级

n

±s

T

P

临床1班

39

84.39±4.89

0.874

>0.05

康复1班

51

83.67±3.98

临床1班和康复1班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的比较见表1

班级

n

达标人数(%)

未达标人数(%)

X2

P

临床1班

39

34(87.17)

5(12.82)

4.37

<0.05

康复1班

51

38(74.50)

13(25.49)

临床1班和康复1班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的比较见表2

结果表明: 临床一班和康复一班期末考核成绩分为84.39 ± 4.89 和 83.67 ± 3.98,两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 >0.05,人文关怀达标率两班分别为 87.17% 和 74.50% ,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 < 0.05。模拟演练教学法对于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和医学素养具有显著提升效果。

3.讨 论

对于医患关系的处理已经成为了整个医疗活动之中尤为关键的一环,也是如今社会中的一个热点话题。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建立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双方互相理解与良好有效的沟通之上,只有如此医务人员才能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双方才能共同面对风险承担责任,最终才能为疾病治疗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保驾护航。而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距离这种理想医患关系状态还具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促进医患关系朝着良好方向发展,从临床的教学入手是最有效且最根本的方法,将处理医患关系的知识技巧融入到临床授课的教学体系之中,从实习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处理医患问题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实现或提前适应从业后环境和关系的一系列转变。为此我校借鉴了芝加哥大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并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及具体的教学现状,首次将模拟演练小组讨论教学方法应用于 2019 级 临床学院一班和2019级康复一班医学生。模拟演练小组讨论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目标对象、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的临床环境下,通过表演切身体会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具体状态和具体关系,培养临床技能,锻炼临床的辨证思维,掌握与患者积极有效沟通的能力,同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临床疾病的症状、体征还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患者在就诊时的急切心理,为学生在以后临床的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做好铺垫,从而来帮助医学生能够更好的实现从学生到医生身份转化的过渡。此次的课题研究是以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临床学院一班医学生和2019级康复一班医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在学生的临床实习阶段中,分别采用模拟演练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施教,模拟演练教学法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了人文关怀和社会热点等重要问题,并且良好沟通与不良沟通的场景与对话都包括在模拟演练之中,此外更是加入了许多的详细细节内容,在教学结束后,后对两个班学生们的期末技能考试成绩和医患沟通达标率进行了比较。 其结果显示试验班和普通班级的期末考核成绩分别为 85.45 ± 5.72和 84.78±4.25,两者在期末考核中成绩相比差异并不明显( P > 0.05) ,但人文关怀达标率两班分别为 89.36% 和 74.56% ,两者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的成绩相比差异十分明显( P < 0.05) 。模拟演练教学方法对于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以及医学素养具有显著提升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静,向茜.浅谈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可能原因[J].教学刊,2016,(1):58-59.

[2]陈小奇.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目标与模式研究[J].医学教探索,2008,7(9).

[3]张丽,杨建华,刘安康.“三段渐进式”培养模式在临床实习学生医,沟通能力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5):192-198.

[4]陈国栋,李小艳,齐硕,等.浅析医学生医患沟通不断线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1):117-119


第一作者:张跃双   (Zhang Yue Shuang)

工作单位: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Liao Y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lin Province) 科室:医务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联系电话:13843778882    邮箱:zys8882@163.com

第二作者:李明玉(Li Ming Yu)

工作单位: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Liao Y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lin Province) 科室:脑病科 职称:主治医师

联系电话:13514375599    邮箱:zys8882@163.com

邮寄地址: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康宁大街616号辽源市中医院医务科

联系电话:13843778882

邮编:136200

课题编号:XJLCSJ202149

经费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2021年度校级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