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自治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沿河自治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马昌安,冉琼,杨敏

沿河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沿河 5653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沿河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沿河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调:农业产业;  发展现状;对策;沿河县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建立起生态茶、生态畜牧、食用菌、特色水果、中药材、早熟和高山冷凉互补蔬菜等产业,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沿河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生态茶产业快速发展全县现有茶园15.81万亩,主要分布在18个乡镇(街道)184个村,其中规模种植1万亩以上的有4个乡镇,3000亩以上的种茶企业1家,1000亩以上的种茶企业15家,500亩以上的种茶企业28家,全县现有茶叶经营主体78家,拥有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县级龙头企业9家,全县有SC认证企业18家,出口认证企业4家。2021年加工茶叶产量1.371万吨,产值13.78亿元。

(二)精品水果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县精品果园面积15.16万亩,其中沙子空心李基地面积9.28万亩,投产面积5.1万亩,覆盖11个乡镇(街道)189个村,种植主体有市级龙头企业3家、合作社21家、家庭农场6家、30亩以上大户100多户,产业从业人员6万人以上,2021年产量5.28万吨,产值8.98亿元,带动4.7万脱贫人口增收。该产业已打造成为农旅一体化产业,其中重点种植区域南庄村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序列。

——特色蔬菜产业效益不断提高

根据土壤气候资源情况,重点发展乌江河谷早熟蔬菜和高山冷凉蔬菜区,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以上,在泉坝、甘溪、晓景、黑水、板场五个乡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立商品化蔬菜基地1.3万亩,2021年实现产量22.39万吨,产值4.034亿元。培育蔬菜生产经营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家庭农场11家,其中省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

——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铁皮石斛、花椒、太子参、银杏、白及、玉竹、天麻、百合为主的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49249.14亩,留存面积37672.14亩,2021年产量10011.76吨,产值1.17亿元,。

——以山羊为主的生态畜牧业稳步发展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建立畜牧业大县”、“创建山羊生产强县”的发展目标,采取项目带动、科技推动、龙头牵动、服务促动等有效措施,并通过政策扶持和科学指导,实现了山地生态畜牧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存栏肉羊20.1万只存栏生猪14.6万头,肉牛存栏12.2万头,家禽存栏69.5万羽,发展稻田养鱼2.57万亩。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效益不明显。产业趋于同质化,有数量,缺质量,有大路产品,缺优质精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增产不增收,发展后劲不足,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有的项目刚建设就亏损、越投入越亏损的尴尬局面;有的设施类项目因建成后效益较差,长期闲置,常年无人维护,损毁较多。

(二)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总体实力不强,深加工环节薄弱,产业链条延伸空间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盈利能力不强。

(三)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且素质较低。全县农村劳动力35.65万人。其中,外出务工22.4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3.06%;留守农村劳动力13.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94%。在留守农村劳动力中,18~60岁的9.08万人,占留守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8.94%,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47%;61~70岁的4.09万人,占留守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06%。由于我县土地资源零散,坡陡多山,劳动力投入成本高,目前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多为老弱群体,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技术新方法较慢,导致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同时因青壮年大多外出,导致季节性劳动力十分紧缺。

(四)农产品加工能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县农产品销售大部份存在“披头散发”(未进行高效整合),“赤身裸体”(外包装缺失),“没名没姓”(未品牌化发展),“来历不明”(产品与文化融合不足),农副产品还停留在原料出售阶段,精深加工少,生产技术滞后,产品附加值较低,加上冷链物流设施体系配套落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更低。如空心李多数还是大小混装销售,一些茶叶产品无产地无商标,全县茶叶加工企业48家,水平参差不齐,多为替江浙茶企加工原产品,自身产值低下,无法发挥社会效益。

三、对策

(一)精准谋划产业,科学规划布局。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思路,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和“一县一业”产业,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原则,选准发展具体主导产业种类、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

避免不切实际盲目上项目、铺摊子

(二)培育经营主体,打造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农民合作社加强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能力建设。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发挥好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快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拓宽服务领域,由种养业向产加销一体化拓展,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效益。

(三)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通过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以市场引导生产,以流通带动生产。按照谁有能力当龙头就扶持谁的原则,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尽快培育一批特色龙头企业。

(四)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创建品牌。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逐步建成布局合理、指标科学、协调配套的山地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申报农产品认证,加快提升“两品一标”产品比重。积极推进标准化的实施与示范,扩大标准化种植、养殖规模。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积极推广安全、高效、实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和绿色生产技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管理,建立覆盖全过程的最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实现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环节全链条监管。举办专场推介、产销对接会、产品发布会等品牌推介活动。鼓励和引导品牌主体加快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

(五)多举措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一是通过政策帮助人员返乡创业。从资金、信贷、土地使用上帮助搭桥铺路。让农民工成为家乡的小老板。二是通过产业发展稳住人,强化一产,发展二产,推动三产,实现三产融合,拓展本地就业渠道,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让农民由季节型向职业型转变,保证农村留得住农民,使农民成为新型职业。三是加大农业产业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对坡耕地治理,加强宜机化建设、加大引进便携式机耕设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一作者:马昌安(1965.03--),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研究

第二作者:冉  琼 (1979.10--),女,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第三作者:杨敏  (1989.11--),女,技术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