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的本体性再审视——以《慈母情深》矛盾构造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3

文学文本的本体性再审视

——以《慈母情深》矛盾构造为例

陈柳妹

厦门市海沧区海沧中心小学

厦门市海沧区海沧中心小学邮编361000

摘 要:文本解读是文学理论的第二个实践基础,通过深层解读把潜藏着的隐性矛盾变为显性。以《慈母情深》矛盾构造为例,从“一元五角”话家境窘迫、挣钱不易、母子真情,层层剥析,在作家与作品的线性因果和客观现实、意识形态和文学作品直接联系之外,重新发现文学的审美价值和作家特殊个性,在文学文本解读中重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读体系。

关键词:文学文本;文本细读;文本解构;《慈母情深》

读者的文本解读是文学理论的第二个实践基础,文学解读是以个案为前提的,它关注的是生成的过程,不是大而化之的类别,而是专注于文本的个案。由于文学作品天生的感性特征,在阅读中,往往给读者一望而知其全意的感觉。但是,这常常是表层结构,其深层密码并不是一望而知的,而是一望无知,甚至再望仍然无知的,因而文学文本是需要解读的。文本解读就是深层解析、解密,要把潜在的密码由隐形变为显性,化为有序的话语,是需要微观的原创性的,这恰恰是文学文本解读的核心。然而,当前的文学理论,不从创作和解读中寻求建构的基础,而是偏执于把文学理论当作一种知识的谱系,在创作和阅读两个方面脱离了实践经验,从而导致两种倾向:一是只看到客观现实、意识形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直线联系,抹杀文学的审美价值和作家的特殊个性;二是以作家论代替文本个案分析,只看到作家与作品的线性因果,无视每一个作品只能是作家精神和艺术追求的一个侧面、一个层次,甚至是一次电光火石般的心灵的升华,一种对形式、对艺术语言的探险。[1]

本文以《慈母情深》文学文本解读为例,尝试带领学生重新发掘文本本身丰富内涵,进而重新评估文学文本的主体性。该文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根据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同名小说删改而成的,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舔犊情深”。

母爱是人世间亘古不变的主题,文中梁晓声透过生活中普通而又平凡的一件小事表达出伟大无私的母爱。作为一位母亲关心疼爱孩子,支持孩子阅读,这是顺应大自然的法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之感;但文中的母亲是在生活十分窘迫,生计困难重重的条件下,极力满足孩子爱阅读的愿望。生活的窘迫、生计的困难、工作的艰辛与母亲竭力满足孩子购书的愿望产生强烈的矛盾,这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种种矛盾冲突下,一步一步把伟大的母爱剥离,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整篇文章内容简明,但细节令人动容。本文线索清晰以“一元五角”贯穿始末,从艰难拿出“一元五角”可以看出家庭生活的窘迫;为挣“一元五角”母亲在极为狭窄的空间里艰辛的劳作;同时“一元五角”的获取也见证了我的心灵成长。文章透过多处细节的描写,在文本种种矛盾构造中让人感受到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针对文章多处细微的描写,笔者将深度解读文本,品读文学文本蕴含的真情。

一、文学文本情境渲染中的背景铺垫

“我”想用“一元五角”购买一本青年近卫军的书,在当时的家境下已是一种奢求,文中多处写到“我”从来没有要过这么多钱,母亲也从来没有给过这么多的钱。可想而知“一元五角”在我们当时的家庭中占有怎么的位置呢?为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它的意义,这里必须补充相应的资料,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在创作这篇文章时,正值20世纪60年代,那时正值中国困难时期,大多数的老百姓家境都十分困难。那个年代,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是20几元,学生一学期的学费是3元,可想而知“一元五角”对一个家境贫穷的家庭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学生在资料的辅助下,能快速地与文本融通,与作者共情,初步领略那“一元五角”所占的分量。文本中详细描述了家里已经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可卖了,能卖的都卖了,还只能勉强度日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居然还想要钱购买闲书。就是在自己都觉得不可能的情况下,出乎意料的是母亲居然慷慨的给“我”钱。这就是作品中的隐性矛盾,现实中家境的极端贫穷导致无法慷慨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母亲因对孩子的爱,却竭力满足孩子爱阅读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境下构成一种矛盾,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刻画一位伟大的母亲克服重重困难,竭力满足孩子爱阅读的愿望作铺垫。

(一)细节描写,体会真情

“母亲拿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处细节的描写令人动容。一卷毛票可以看出母亲的口袋根本没有大张的钱币,仅存些零票,久久放在口袋里舍不得花,才导致毛票皱皱的;掏钱时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感受到母亲因长期辛勤的劳作,使得身体受到严重的损伤,一双粗糙的大手,隐约可见开裂的手指,望见这样的场景真让人心疼。透过细节的描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母亲赚钱的不易。就是在家境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赚钱又是如此不易的情况下,母亲却慷慨的把钱塞给我。赚钱的不易与慷慨的给钱形成鲜明的对比,透过对比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就展现得淋漓尽致,情感在细微处流露,细读文本就能揣摩作者所要的表达意蕴。

(二)侧面烘托,感悟母爱

由于家庭经济极为拮据,母亲为了每月二十七元而辛苦劳作,勉为其难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舍不得为自己购买任何看似闲置的东西。如今“我”却准备用“一元五角”用来购买闲书,在这种情况下,连同身边的同事都无法忍受母亲的“慷慨”,心疼又略带点指责的语气说,“没你这么当妈的,别给!”,同事的态度强硬观点鲜明。“要钱买书”本来就是家里的日常生活小事,但就这样的一个小举动却惊扰了同事,与其说惊扰了同事,不如说在这样的家庭经济情况下是不允许再用这么巨大的一笔钱购买闲书的。母亲的同事连连劝说,作为一个母亲应尽的职责是给孩子吃、穿,但“我”上学已经倾其家里所有,再也无法供“我”购买闲书,在大家看来母亲无需再承担这样的责任时。可文中的母亲却恰恰相反,只要孩子爱学习,购买跟学习有关的东西,她都极力支持。母亲觉得孩子不光要有物质方面的满足,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成长,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是一位尊重知识,关心孩子成长伟大而又无私的母亲。理想意识中的母亲与现实中的母亲形成矛盾,现实中的母亲已经没有能力再购买任何一件闲置的东西;但母亲却极力满足孩子爱阅读的愿望,这种矛盾冲突把伟大的母爱推向更高的层次。

二、文学文本矛盾构造中的情感传递

(一)环境简陋,初悟赚钱不易

为了生计,在低矮的空间里劳作,透过一连串的数字“七八十个”“七八十台”,在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里,四壁潮湿颓败。从一系列环境描写可以看出,空间狭小,人员拥挤,空气焖热……,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还要长期忍受噪音的干扰,焖热的空气,繁重的工作,这一切是常人无法忍受的。母亲为了赚那一点微博的工资维持生计,终日在极为简陋的环境中工作。而今的“一元五角”是母亲忍受一切艰苦而赚来的,越是这样就越能体现母亲赚钱的不易,越是不易得来的钱就更要花在急需的地方,“一元五角”对我家来说这是一大笔钱,母亲却慷慨地把钱“塞”在“我”手里让我购买闲书。环境的描写一方面展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这也就表明“一元五角”不同寻常分量,通过环境渲染,层层剖析让我们感受到一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母亲。另一方面在种种冲突中反衬出平凡母亲不平凡的做法,传递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价值观,“读书好”。

(二)体弱志坚,再悟母之辛劳

文中主人公是个瘦弱的妇女,透过对母亲外貌的描写,母亲是个脊背弯曲极其瘦弱的女人,在昏暗的灯光下从事繁重的劳作,仅能赚得那点微薄的工资。即使是生活的重担压得让她喘不过气来,她也毅然决然承担着。文中还有一处对母亲外貌的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本段采用倒装的写法,刻画出一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母亲,一咏三叹,反复说到我的母亲,在作者的眼里,母亲的劳作是极其辛劳的,看到母亲为我所付出的一切,“我”心里感到特别地难受。此时的母亲犹如一幅画,日常点滴身影一帧一帧的闪现在作者眼前。脊背弯曲、眼神疲惫的母亲,也是一位极其瘦弱的母亲。至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可支配钱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母亲毫不犹豫拿出“一元五角”支持我买书,繁重劳动换取的报酬却轻松拿来支持作者买书,这背后折射出母亲对知识、学问的重视。

(三)甘愿付出,彻悟慈母情深

母亲争分夺秒的劳作,此时的母亲就成了另外一台“机器”,透过四个“立刻”的描写看出母亲丝毫不敢浪费一分一秒。排比的修辞描写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母亲繁忙、繁重地工作压力,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正在努力奔波着。文中三处写到母亲的脊背,一处在角落里作者看见母亲弯曲着的瘦弱脊背,这弯曲着脊背给人震撼,第二处,作者“妈——”“妈——”地喊两声以后母亲背直起来,三次母亲的后缀形成倒装排比句,意在强调母亲的动作和神态,表现母亲劳累与辛苦,这脊背也让人吃惊与心疼。第三处,母亲给“我”钱后,作者又看到母亲弯曲的脊背,看到母亲正在争分夺秒的工作,这个脊背也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劳累。可这一切的辛劳母亲从来没有向人抱怨过,面对孩子索要一笔数额巨大的钱时,母亲并没有拒绝,没有抱怨,更没有厌烦,而是心甘情愿的接受孩子的诉求,毫不犹豫的把钱给了我,一卷毛票揉得皱皱的,看着就令人心酸。伴随着母亲辛勤劳作的画面,刻画出现的三次脊背,由弯曲到直起来再度弯曲,这组特写镜头的描写,是母亲辛勤劳作的见证,与母亲慷慨给钱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强烈对比之下产生文本矛盾。

三、文学文本情节转折中的价值取向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行文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比没有结束,而是追加写了四个自然段。文字不长,但仔细品味,却出现了不少的转折,“我”攥着钱并没有给自己购买书本,而是给母亲买了一听的水果罐头,这一处的转折让我们出乎意料,另一处转折是:儿子的懂事、孝顺,母亲理应感到高兴才是,可母亲却数落了我一顿,毕竟家境贫困,母亲挣钱如此艰辛,怎费巨资来购买其他的东西呢?最后母亲又为我凑足钱购买《青年近卫军》。这样“一波三折”就是梁晓声的匠心所在,通过一次次的转折,就是呼应课文“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这句话。

在“一波三折”中,内涵真正被揭示出来:长大不仅是身体的成长,更是精神的成长。懂得要孝顺母亲这是一层成长;更深层次的“长大”应该是对母亲的关心、体贴、理解。文末的这些转折也是情理之中,教学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一次次的转折,从中看到一个“长大”起来的“我”的形象。学到这里,学生即体会到慈母情深之情,又感悟到了“长大”的内涵,这样的文章也会化育为每个孩子成长的养料。文本细读中我们可以透过人物语言的品味,动作描写,情节推动深入体会,探寻内在逻辑,反观作者所表达的意蕴,把握文章所表达的密妙。

文本呈现或设置的情节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情节的转折或深化中,作者的价值取向也得到最直接的彰显。透过情节连接的微小空隙,我们可以从某个角度窥探作者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态。作者世界观方法论传达和引导的价值观将朴素事件还原到了最基本的人类对世界美好的向往中,传递着人类坚信世界一定是发展前进的,一定会因人的努力而变更美好。由此,文学作品有了永恒的意义。

四、结语

在近来的百年,我们对西方文学理论总照单全收。这是我们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在过程中,我们却过多抛弃了中国本有文学理论成果,甚至将一切传统归为历史的糟粕,从而才获得西方理论引进法理上的道德性。将传统成果一概否定,无论是逻辑上还是情感上明显都是不恰当的。具有中国基因的文化作品,需要尝试中国特色的文本解读。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本解读,既可以照见极具特色的中国文本内在,更可以是世界文学理论的重要补充和世界文学文本的重要解读方式。我们应有自己的文本解读理论建构的雄心,我们应有自己的文化和理论自信。教育者也需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这样的解读方式与价值观。

文学文本解读不像文学理论那样满足于理论的概括,而是分析具体个案,特别是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建构解读理论,再回到个案中,对文本进行深层的分析,从而拓展衍生解读理论。对于个案特殊性的追求,正是文学文本解读学的难点,因为它不能从演绎中得出,需要原创的归纳,这是它生命的起点;但是,对于文学理论来说,局限于文本的个案特殊性,却可能成为它生命的终点。而西方那些纯粹从理论到理论的文学理论就算没有偏颇,也是空洞的、无血肉的骨架。理论应该是开放的,应该从文本解读的深化中获得生命,一味封闭,则不可避免地面临李欧梵先生所说的“城堡在而理论亡”的结局。[2]

我们不能全部照搬西方理论来解剖当下文本。我们应当看到文学文本解读学选择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是创立中国自己的文学理论的又一次突围。它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通过文本解读去追寻作者所传达的“意”的领会,获得具有中国特色的解读,文本本身重要性得以重估。[3]通过解读引导学生树立对文本本身的兴趣,由此生发其内生文学兴趣。这是教育者的使命。


[1] 孙邵振 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第6页

[2] 孙邵振 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第10、11页

[3]文学文本解读[M]. 北京大学出版社,孙绍振孙彦君,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