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应用CT、MRI放射诊断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股骨头坏死应用CT、MRI放射诊断的对比研究

郭凤娟,李建春,李会,黄婷婷

新津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CT、MRI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效果和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选患者88例,就诊科室骨科,就诊时间2019年01月~2022年01月,均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分别对患者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统计和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在总检出准确率方面,MRI(100.0%)高于CT检查(90.91%),P<0.05。MRI影像显示双侧坏死60例,单侧坏死28例;楔形32例,环状6例,带状4例,新月形38例,不规则形状8例。结论:股骨头坏死采用MRI检查诊断,其临床确诊率比CT检查高,且能够明确反映出具体的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T检查;MRI检查;临床诊断

股骨头坏死,是骨外科临床上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变症状。主要指的是患者的股骨头负重区因受到应力作用导致骨小梁结构改变、损伤,而后修复损伤骨组织。它是一个持续性的病理演变过程,即当修复不完善或坏死原因消除不彻底时,就会进行持续性的坏死,进而导致股骨头出现变形、塌陷、炎症以及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1-2]。因此,必须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及早诊断、治疗,以便于更好的确保患者健康安全。本文择取8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旨在分析和比较CT检查和MRI检查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情况。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纳排标椎

1.1.1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患侧髋区疼痛、内外旋转活动疼痛、下肢活动限制、行走障碍等症状,经病理确诊为股骨头坏死;②患者对本次研究均完全知悉,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次研究相关资料均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批准通过。

1.1.2 排除标准  ①患者为其他股骨疾病;②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性障碍;③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血液性疾病。

1.2一般资料随机择选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就诊科室骨科,就诊时间2019年01月~2022年01月,均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年龄均在20岁~71岁范围内,平均(43.8±4.5)岁;女性患者38例,男性患者50例;病程时间大约在1年~13年之间,平均(6.8±1.7)年。经统计,全部患者在一般性病历基线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3方法

1.3.1 CT检查  仪器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Philips公司),参数设定电压120kV,电流250mA~300mA,层距8mm,重建层厚1.25mm。取仰卧位,先对患者患处进行平扫,而后再进行多平面重建。

1.3.2 MRI检查  仪器采用PHILIPS Intra 1.5T超导MR成像仪,序列为T1W-TSE、T2W-TSE、STIR-TSE。对股骨头进行冠状位、矢状位以及轴位常规扫描。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22.0对临床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表述,行X²检验。若P<0.05时,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检出准确率

如表1所显,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CT检查的总检出准确率为90.91%,MRI检查为100.0%,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对比

检查方法

例数(n)

确诊(n)

漏诊(n)

准确率(%)

CT检查

88

80

8

90.91

MRI检查

88

88

0

100.00

X²值

8.381

8.381

P值

0.004

0.004

2.2 MRI检查的影像情况分析

临床分析统计显示,88例患者的MRI检查影像结果反映:有60例患者为双侧股骨头坏死,28例患者为单侧股骨头坏死。通过异常信号改变区域判断,患者的病变部位主要分布在股骨头的正上方、外上方和内上方,其形态主要表现为:32例患者为楔形,6例患者为环状,4例患者为带状,38例患者为新月形以及8例患者为不规则形状。

3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无菌性炎症的一种,多为股骨头细胞坏死引起,它的致残率较高,会直接损伤到患者的股骨头以及髋关节功能,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以及骨骼、神经功能健康等。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发生漏诊、误诊等问题[3],因而,需要临床上提高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准确率。X线平片、CT检查、MRI检查等均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CT检查虽然费用低、操作简便,对早期诊断的价值不理想,一般反映出坏死症状时患者病情已发展到Ⅱ期[4]。MRI,即核磁共振检查,是近些年来临床上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影像检查法,能够具体、明确的反映出患者早期坏死情况[5]

本次临床研究显示,随机抽取的8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经过MRI检查后,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其总检出准确率高达100.0%,明显高于CT检查的总检出准确率(90.91%),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MRI检查能够更为准确的诊断出患者是否存在股骨头坏死。同时,经MRI检查影像反映:全部患者中双侧股骨头坏死为60例,单侧股骨头坏死为28例。其病变部位(异常信号改变区)主要集中于股骨头的正上方、外上方和内上方,且形态表现包括5种,即:楔形患者32例,环状患者6例,4带状患者例,新月患者38例、不规则形状患者8例。

综上所述,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检查中,相较于CT检查,采用MRI检查能够更为准确的判断出患者是否为股骨头坏死,并具体、准确、直观的反映出病变的相关部位、形态以及病情发展程度等,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较为科学、准确、详实的临床参考数据,应当予以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季丰利.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2):87-89.

[2]董光杰,陈鹏. 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03):20-21.

[3]邢桂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应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4):43.

[4]李业达,王慧芬.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应用及诊断价值对照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6):59-60.

[5]杨亚锋. 核磁共振与CT在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及检出阳性率差异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