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挛缩患者早期康复干预对关节活动度改善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关节挛缩患者早期康复干预对关节活动度改善的影响

汤玲玲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本项目主要研究关节挛缩患者早期康复干预对关节活动度改善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接诊的所有关节挛缩患者中筛选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48例患者,选取患者的年限为2021年9月-2022年4月,从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将实施常规康复干预的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再将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的2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从患者护理前后ROM关节活动度评分、日常活动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展开分析对比。结果:从患者的ROM关节活动度方面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ROM关节活动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评分较高于对照组(P<0.05)。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方面比较,干预前,两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评分较高于对照组(P<0.05)。从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观测值为100.00%较高于对照组观测值83.33%(P<0.05)。结论:对关节挛缩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关节挛缩指的是关节出现了无法完全伸直、屈曲畸形现象的一种疾病,是由于关节周围组织,如关节囊、韧带在恢复过程中出现瘢痕修复而引起的[1]。关节对人体正常的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关节受到损伤后会导致肢体受限,从而影响日常活动能力[2]。关节挛缩早期可通过功能康复锻炼进行改善,若处理不及时,后期只能选择手术治疗,因此早期康复干预对关节挛缩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就以此展开了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接诊的所有关节挛缩患者中筛选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48例患者,选取患者的年限为2021年9月-2022年4月,从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将实施常规康复干预的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再将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的2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抽取11例,女抽取13例;年龄分布于17-63岁;平均(40.34±2.36)岁。观察组中,男抽取12例,女抽取12例;年龄分布于18-62岁;平均(40.36±2.33)岁。两组之间对比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即叮嘱患者遵医嘱、多进行运动锻炼、注意个人饮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干预:(1)良肢位摆放:对患者进行上肢肘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的伸展训练;协助患者定时变换体位及翻身。(2)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 给予患者开展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提升关节活动度范围,防止关节挛缩进一步发展,20min/d。(3)抗痉挛和分离运动康复训练: 痉挛期,给予患者抗痉挛手法,对痉挛肢位进行牵拉强化训练,非痉挛肌进行肌力练习,再进行分离运动康复,即床上卧位训练、坐起训练、体位转换训练、步行训练等,40min/d。(4)心理疗法: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康复训练自信心,30min/d。(5)针刺治疗:取患者上肢屈肌的侧极泉穴、尺泽穴、大陵穴等;上肢伸肌的侧肩髃穴、天井穴、阳池穴;下肢伸肌的侧髀关穴、曲泉穴、申脉穴等进行针刺,30min/d。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1)ROM关节活动度评分、日常活动能力,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关节活动度和日常活动能力越显著。(2)满意度:满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基本满意;60-74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涉数据于SPSS20.0中精准录入,计量资料(关节活动度评分、日常活动能力)应用()表示,施以t检验,P<0.05未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OM关节活动度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ROM关节活动度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两项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评分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ROM关节活动度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对比表,分

组别

ROM关节活动度

日常活动能力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24)

55.46±3.72

76.54±3.43

60.47±3.38

77.17±3.34

对照组(n=24)

55.45±3.73

73.53±3.44

60.46±3.39

75.25±3.12

t

0.009

3.035

0.010

2.058

P

0.993

0.004

0.992

0.045

2.2 满意度比较

从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观测值较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满意度比较表[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24

12(80.00)

8(33.33)

4(16.67)

0(0.00)

24(100.00)

对照组

24

10(41.67)

6(25.00)

4(16.67)

4(16.67)

20(83.33)

χ²

-

-

-

-

-

4.364

P

-

-

-

-

-

0.037

3 讨论

关节挛缩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通过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关节痉挛引起来的活动障碍,能够使关节活动功能逐渐得到恢复,所以,有效的早期康复训练是改善关节挛缩尤其重要[3-4]。本文通过对患者良肢位摆放,可保持关节功能位,减少挛缩或减轻挛缩的后果;分离运动康复是治疗关节挛缩的常用方法,可促进挛缩纤维组织的恢复;针刺疗法具有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疏通经络作用,其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用于关节挛缩治疗中,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肌痉挛,减少胶原弹性,增加关节的伸展性,从而减少运动阻力的作用;同时配合心理疗法,对患者进行训练、心理疏导,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身体症状,改善心理精神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活动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满意度也得以提升。由此得出,关节挛缩患者越早开展康复治疗,其预后越显著。

综上所述,对关节挛缩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姚丽云,易红,付小勇,等.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3).347-351.

[2]王娜.康复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0,(36).187-188.

[3]莫也,许自青,詹华宁.康复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应用与效果评估[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9,(6).711-713.

[4]胡小兰.个性化下肢肌力运动处方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8).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