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徐文蓉

福建省武夷山市立医院普外科 福建南平武夷山 3543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活动护理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2022266例医院收治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入早期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活动护理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出院,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活动护理;胃癌根治术;胃肠功能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早期胃癌患者采取胃癌根治术治疗可以获得治愈的效果,但是由于该术式会影响患者胃肠功能,且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情况[2]。早期活动护理能够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改善胃肠蠕动,加速胃肠功能康复,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3]。为了观察早期活动护理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20201-2022266例胃癌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2-2022266例医院收治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其中有男性41例,女性25例;年龄为41~69岁,平均为(46.5±5.3)岁。入选标准: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符合胃癌根治术适用证;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器质性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者术前容易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科学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有效的心理调节措施;纠正错误认识,加强沟通,提高其配合度。术后需要加强疼痛干预,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并使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出院前加强健康指导,叮嘱患者定期复诊。

观察组则加入早期活动护理,具体措施为:术后6~24h:患者卧床休息期间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轻度扩胸运动,协助患者翻身,同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加速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体外排痰操作;术后25~48h: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若不耐受下床活动可以在床上进行上下肢的主动活动,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患者的运动量;术后49~72h:此时可尽早下床活动,一开始可在床旁进行站立练习,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在室内由家属搀扶小幅度的在病床周围走动;术后72h之后:此时可以开展日常生活锻炼,包括穿衣、洗漱、进食等活动训练。同时还要密切观察引流管和切口愈合情况,加强导管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做好切口管理,预防切口感染。特别注意的是,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责任护士必须守护在床边,适时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和活动协助与指导,确保患者安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观察指标差异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观察指标差异

组别

术后排气时间(h

术后排便时间(h

术后进食时间(h

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45.6±6.5

52.6±6.8

22.2±2.1

35.6±5.4

16.5±5.6

对照组

53.6±8.9

57.8±8.6

34.8±3.6

40.6±6.6

18.8±4.8

t

5.216

5.336

5.428

5.365

5.487

P

0.042

0.043

0.044

0.043

0.044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n=33)

15

17

1

96.97

对照组(n=33)

14

16

3

90.91

X2

5.274

P

0.042

3.讨论

胃癌根治术是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大,术后容易出现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患者术后需要加强护理管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4]。早期活动护理主要是在术后不同时间提供不同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加速疾病康复,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有助于缩短胃肠功能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模式在各种重大手术患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加速身体机能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早期活动护理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促使患者早期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早期活动护理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其缩短了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禁食时间,促进早期下床活动,同时也会对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等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护士对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护理的落实,必然会增加护患交流时间,更好的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和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程召地,郁新,祁克蓉,等. 精准化护理在提高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3):55-56.

[2] 孔怡儒,李晓银,虎倩,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临床研究,2021,29(10):14-17.

[3] 张博宇. 胃癌根治术后应用早期活动护理对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5):117-118.

[4] RAMESH C. SAGAR, K. V. VEERENDRA KUMAR, C RAMACHRA, et al. Perioperative Artificial Enteral Nutrition in Malnourished Esophageal and Stomach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Impact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J]. Indi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19,10(3):46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