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琦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 山东烟台  264100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并观察该种临床效果。方法:设置2019年3月--2022年2月为观察时间段,采用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改良组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情况。结果:传统组和改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对照中,传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均高于改良组,(t=16.294,p=0.011),两组有差异。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效果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该种病症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内的肿块能够跟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引起甲状腺结节病症主要是由于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囊肿、炎症性结节、肿瘤性结节等。对该种病症临床中常采用甲状腺切除术,但是对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时,手术的切口较大会影响其预后质量,并且还会在患者的颈前留下较大的瘢痕,患者的接受度较低。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并观察该种临床效果,现将分析结果呈现于下文中[1][2]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74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37例,患者在29--65岁之间,平均年龄37.92±3.18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改良组37例,患者在28--66岁之间,平均年龄38.18±3.63岁,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传统组

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主要为:度患者开展麻醉后,沿着患者的胸骨上缘二横指做一个纵向的切口,然后将患者的颈阔肌和颈前筋膜分离,将甲状腺也切除后方式引流管进行引流,手术完成,术后向患者开展对症干预治疗[3]

1.2.2改良组

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主要为:首先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患者颈部充分暴露出来,指导患者适当垫高其头颈,确保患者的头颈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前伸状。选择颈前局麻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帮助患者对颈部的皮肤开展常规消毒,麻醉药物起效以后,在其胸骨切迹上两厘米左右的地方做一个3--5厘米的小切口,然后切开患者的皮下组织沿着甲状腺软骨至胸骨上窝纵向切开颈白线,将甲状腺充分地暴露出来,完全暴露出来后使用手指探入触碰病变的部位,然后将软骨与部分甲状肌水平切断。切断以后对患者血管进行及时结扎,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牵引甲状腺,将囊内的分支离断,对甲状腺后背膜进行保留。在手术完成后放置引流管并以此对创口进行缝合,术后给予患者开展对症治疗干预,除此以外,对患者开展定期换药干预,保证没有出现并发症后可以在手术后两天将引流管拔除,手术后5天进行拆线[4]

1.3观察指标

手术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长度进行分析比较。

并发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研究院。

1.4数据统计分析

应用SPSS.22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情况

传统组和改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对照在表1呈现: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组别

数例

手术时间

出血量

切口长度

传统组

37(例)

113.52±4.82(分钟)

36.03±5.26(ml)

8.06±1.75(cm)

改良组

37(例)

76.29±4.13(分钟)

18.11±3.64(ml)

4.13±0.38(cm)

t

--

19.382

17.163

12.339

p

--

0.008

0.010

0.01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传统组和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在表2 呈现: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数例

切口感染

声音嘶哑

切口粘连

呼吸困难

总发生率

传统组

37(例)

2(例)5.40%

3(例)8.10%

2(例)5.40%

1(例)2.70%

8(例)21.62%

改良组

37(例)

0(例)0.00%

1(例)2.70%

1(例)2.70%

0(例)0.00%

2(例)5.40%

X2

--

--

--

--

--

11.824

p

--

--

--

--

--

0.016

3.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组织中的一个重要分泌器官,患者一旦发生甲状腺结节病症,为了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以往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虽然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但是传统手术开展过程中对患者的切口较大,因此后期容易引发切口感染、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以及切口粘连等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5]

改良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手术方式,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传统手术的改良版,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手术切口进行缩小,并且操作中沿着患者的皮肤皱褶处进行操作,术后患者的瘢痕不明显,并且还大大缩短了患者手术开展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

在本组研究中,首先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情况:传统组和改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对照中,传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均高于改良组,(t=16.294,p=0.011),两组有差异;然后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传统组和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传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例)21.62%,改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例)5.40%,(x2=11.824,p=0.016),两组有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能够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种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优势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薛佳杰.锁骨上侧入路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4):9-11.

[2]钟大炎,马小英.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04):933-935.

[3]范宇洋,刘东举,郭颖.分析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1):54.

[4]丁保锋.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1):59-61.

[5]彭志勇,徐会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1(27):83-84.

[6]罗瑞升,王光,易学华.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6(0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