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程思政”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6
/ 2

药理学“课程思政”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

王永林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252000

摘要:“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需求。药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桥梁课程,在医学生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系统挖掘药理学中隐含的思政素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医德教育、科学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思政元素,构建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融入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是当前药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药理学思政教学现状,以抗中枢退行性疾病药物为例进行实践探索,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崇高医德、专业精湛的可信赖的卓越医学人才。

关键词:药理学;“课程思政”;现状分析;实践探索

引言

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保障人类健康的专门人才,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出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为完成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渠道作用,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军、以课程建设为主战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知识、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进行思政教育,落实教书育人的责任。

1《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互联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是他们获取信息和进行娱乐的主要方式。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思维、情感、生活、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满足学生的需要不断提供帮助。在传统教育的方式上,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认识不清,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容易忽略掉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医学生的主要信仰是救死扶伤,在毕业时大部分医学院校都会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没有强烈的使命精神,导致专业修养得不到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没有动力,缺少积极性,很少提出疑问,老师误认为学生已经掌握好基础知识;二是在面对困难时,学生难以独立解决问题;三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学生难以处理;四是在工作当中不够积极,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导致在工作时往往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除此之外,还有另一项研究表明,大部分医学生在工作时间长达一年之后,发现自己对医学缺乏激情和兴趣而选择离职。以此,为了丰富学生的思想,必须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医学生的课程比较紧凑,一些课程的学时比较有限,这就导致了教师比较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略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得学生在工作方面因为达不到要求而自我否定,还有少数医学机构过于看重利益,使得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不良文化的侵扰而忘记初心。《药理学》和思政教育看似没有联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之间有着紧密地联系。在《药理学》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也是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在《药理学》的发展过程当中,有许多标志性的事件和历史人物,可以运用这些事件和人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药理学》有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要创新教育模式,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知行合一,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跟上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药理学》课程思政,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2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诊改的现状

2.1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相对薄弱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引领者,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药理学的课程体系较大,专业课教师普遍存在素质教育理念认知不足且主体意识淡薄的现状,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是思政教师应负责的内容,导致人文教育功效和思政意识大大减弱。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思政意识,大力开展思政课堂,肩负起思政教学的使命感,将思政教育有效引入专业课教学中。

2.2课程思政需要进一步精细深化

早期的课程思政我们做的有一点粗糙。有的案例思政点不清晰,故事讲到了,缺乏倾向性引导,需要从这些素材中提取、凝练和升华其中内涵的思政点,以画龙点睛的形式引导出来。有的案例思政涉及的范围不够全面,内容需要加以拓展,结合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融入医德教育、职业责任、科学精神、传统文化、仁爱思想等。有的时候,案例浸入的方式不够妥帖等。

3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诊改的研究策略

3.1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水平

首先,药理学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能力还应具备较高的思政理论水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遵守教师职业行为标准,加强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从深层次、全面的提升自我,全方位增强教育创新实践能力。教师要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感,全面了解思政的教学技巧,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统一价值引领。在教学过程中,药理学教师应向思政教师请教学习,学习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思政理论水平,扩大学习的知识面,使得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其次,要发挥出优秀杰出人才的引导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以此提升教师的思政水平和学生对学科和专业的认可。

3.2关注热点新闻,了解国家政策,分析医学发展,认识医学差距。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进步极快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在医疗方面,一些较为高深的技术较为薄弱,和其他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社会上的许多热点新闻都与医学差距有关,教师要学会运用这些社会新闻,让学生认清我国医学的发展现状,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好力度,不要一味地宣扬国外的先进医疗技术,要结合我国医学发展现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医学技术正在不断地强大起来,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更有担当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化学治疗药物”这一内容,从互联网上收集资料、影片等,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资料展示,让学生了解到病毒对人类社会的伤害,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和疟疾、鼠疫、天花、非典和新冠之间的斗争,在这个过程当中,结合我国和其他先进国家的差距,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积极投入到研发药物的工作当中,为我国医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方便教师与学生的课后交流,促进师生关系,丰富学生知识。

结语

本文对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加以研究,通过深入挖掘与“药理学”教学相关的思政资源,将丰富的思政内涵隐性知识与专业课知识有效融合,并采用多种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在“药理学”理论课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可以明显提升理论课教学效果,从而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药学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果秋婷,张小飞“.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科技风,2019(21):53-54.

[3]沙占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必然及路径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20,33(1):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