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里的生活之美——以自助餐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食育里的生活之美——以自助餐为例

郭雅锦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福建省漳州市  363105

[摘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通过衣食住行也可以展现生活之美。幼儿阶段是教育的启蒙和奠基阶段,也是提升幼儿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应该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幼儿在教育中提升生活实践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本文分析了食育与生活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寓教于食的理念,在幼儿教育中渗透生活美学的理念,通过优化饮食环境呈现出的环境之美,关注幼儿饮食安全和营养的饮食之美,注重幼儿礼仪培养的礼仪之美和提升幼儿劳动能力的劳动之美,提升幼儿对生活美的认知,强化幼儿的基本饮食知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健康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育。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可以以食育为突破点,构建家园一体的教育模式,提升幼儿教育质量。自助餐具有类型多样、拿取灵活、卫生等优点,是幼儿园展开食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以此为着力点,增强引导性,以期让幼儿在食育过程中提升对生活美的认识,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食育  生活之美  自助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经验的需要。饮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研究饮食文化的过程中也重视追求饮食中蕴含的美感。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对饮食教育展开研究,促进饮食教育生活化,在食育过程中满足幼儿的各方面能力,让幼儿充分参与到食育过程当中。当前多数幼儿教育机构为了增强幼儿饮食多样化,通过自助餐的方式给予幼儿更多的选择,这为幼儿发现食育中的生活之美提供了契机。生活美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生活化的艺术形式,通过食育过程让幼儿发现生活美可以培养幼儿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一、食育与生活之美的辩证统一关系。

食育是幼儿教育中开展其他功能性教育的基础。饮食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育可以强化幼儿对生活的认知能力,发现生活之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态度。生活是食育的重要依托,人们饮食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生活实践活动是各种食物的来源基础。因此食育和生活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幼儿教育阶段可以通过食育增强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使幼儿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美有多种形式,生活美是在生活感悟中总结出来的,引导幼儿发现生活美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生活感知能力,发掘生活中的育人资源,提升教育的实践功能。[1]

二、充分发掘食育里的生活之美。

(一)环境之美——增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1.营造就餐氛围,促进幼儿食欲。

饮食讲究氛围,良好的氛围可以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自助餐讲究温馨、安静和浪漫,可以在饮食之前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平缓幼儿心情,使他们接下来能够安静饮食,同时为了打造更加适合自助餐的氛围,引导幼儿利用折纸材料,折成美丽的花朵摆放在餐桌中间,营造浪漫的气氛,在餐厅放置一些五颜六色的气球,在餐桌上铺上色彩淡雅的桌布,这样增加了饮食中的浪漫温馨氛围,可以增强幼儿的身心愉悦感,为接下来的自助餐饮食做好准备。

2.改善就餐环境,提升动手能力。

在幼儿饮食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观察就餐环境,是否需要进一步改善,增强整体的环境布局美感,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教师应该将饮食环境进行空间布局,让幼儿认识到每个空间布局的功能,例如将饮食区域划分为餐具摆放区、就餐区和饭后娱乐区,增强幼儿对每种功能区的了解,例如餐具区摆放井然有序,换衣区注重衣柜之间的造型搭配,通过饮食环境增强对幼儿的感官刺激,提升幼儿感知美的能力。在正式取餐前教师要引导幼儿洗手,注重个人卫生,叠好餐巾。通过这种餐前的教育和引导,让幼儿增强对就餐环境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就餐过程中自觉维护就餐环境,增强了幼儿的环境保护理念。

通过这种引导和教育,幼儿园这样既提升了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深化了幼儿对生活美和环境美的认知,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实践能力。                       

(二)礼仪美——强化幼儿的文明用餐礼仪。

1.知饮食文化,遵守就餐顺序。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大国,饮食文化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食不言,寝不语”就是饮食文化的具体表现,“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同样需要传承优秀的饮食文化,让幼儿了解就餐的礼仪,增强幼儿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家庭生活中应该灌输幼儿长幼有序的思想,利用家风传承增强幼儿的饮食礼仪[2]。自助餐需要幼儿根据个人的饮食规律取餐和就餐,在取餐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遵守班级就餐规范,以班级为单位,按排队顺序,有序取餐,培养幼儿养成遵守良好秩序的习惯。

2.掌握就餐礼仪,培养文明习惯。   

幼儿在完成取餐后就回到相应的位置就餐,要注意遵守就餐过程中的规范,应该督促幼儿坐直,不要将手臂放在餐桌上,引导幼儿在就坐后将餐巾抖开铺在腿上,不要大幅度的抖餐巾,也不要抖开后再折叠,用餐巾应该轻轻擦沾,不要大力擦嘴巴,指导右手执刀,左手执叉,肉类要用刀切,一般用刀尖切,吃完的骨头要放在碟子的右角,进餐过程中不交谈、说话,文明用餐,细嚼慢咽,注意保持桌面的卫生,在用餐过程中不要抠牙,尽量不要弄到以桌面上[3]。让幼儿在用餐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饮食风俗,使幼儿在用餐过程中深化对礼仪美的认知,培养幼儿养成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在饮食过程中观察幼儿的情绪,增加鼓励性的语言,提升幼儿的愉悦感。

(三)饮食之美——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

1.增加食物美感,促进幼儿食欲。

饮食美既注重饮食的营养均衡,也注重饮食的多样性和卫生性。在家庭生活中应该让幼儿参与到饮食制作中,了解不同食材的挑选规则,营养搭配,烹制方式,并且让幼儿参与到食物的摆盘当中,为幼儿发掘饮食中的生活美奠定基础。自助餐类型多样,注重造型和摆盘的美观,通常会在肉类中一些酱料,或者在盘子中放一些蔬菜来增加食物的美观,或者将食物切成丁状、块状、或者圆形来增加造型的多样性,应该对幼儿给予引导,让他们挖掘饮食中的颜色搭配,造型布局等,在选餐过程中注重提升饮食搭配的美观性,提升幼儿对饮食中食物外观造型美的了解,深化对生活美的认知。

2.强化饮食安全,增强幼儿体质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的食物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应该进一步增强幼儿对食品安全的认识,通过设置问题或者采集一些食物样品等来不断引导,让幼儿明白哪些食物可以食用,哪些食物不能食用,让幼儿初步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可以从自助餐的选材标准引入,告诉幼儿自助餐制作都是选择的新鲜食材,同时食材供应商都是绿色、安全、无污染的农产品供应商,食品中没有添加其他物质,让幼儿放心食用,这样来引导幼儿关注食品安全。安全也是饮食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饮食安全,其他美才能够统一到食育的整个过程。

3.强化幼儿营养认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强调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并且在烹制过程中注重食物的营养搭配,提升幼儿对饮食营养的认知,在自助餐选餐过程中也要注意营养搭配,例如可以让幼儿回答吃西红柿的好处,或者吃鸡肉的好处,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发掘食物中的营养美,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因此食物的造型、颜色都可以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之美,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意识,让幼儿在食育过程中改掉挑食的习惯,强化身体素质,促进饮食与智育、美育和体育结合,增强幼儿教育成果。          

(四)劳动之美——尊重自身和他人劳动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劳动创造生活,生活赋予和活动价值,要在饮食过程中让幼儿树立劳动意识,增强幼儿创造生活的能力。

1.参与食物产出过程,体验劳作之美。

种植或者养殖是食物的主要来源,在家庭生活中适当引导幼儿参与植物的种植过程,从选种到施肥、除草、浇水、收割等,让幼儿体验劳作之美,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在用餐过程中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倡导光盘行动,不随便浪费他人的劳动果实,增强对劳动美的认识和认同。

2.增强劳动意识,发掘生活之美。

在用餐完成后,培养幼儿的劳动光荣意识,让他们自觉收拾餐桌,打扰卫生,擦洗盘子,在劳动中发掘生活之美。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没有劳动,人们的生活质量就难以保证,制作食物也是劳动的过程,因此应该让幼儿享受劳动美,在以后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提升对生活美学的认知能力。

三、总结语。

食育是贯彻幼儿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开展其他功能性教育的基础。食育中包含环境美、礼仪美、劳动美和饮食美等多种生活美学要素。通过强化家庭和学校育人理念的统一,为幼儿创造环境和条件,让幼儿了解生活饮食健康饮食知识,营养知识、食物制作流程,感受饮食环境氛围,促进食育和生活美学的统一,让幼儿在食育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强化文明礼仪,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幼儿认识美和发掘美的思维,在食育中强化生活美学知识,感受美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房娜娜.生活美学观照下的幼儿园食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15-25.

[2]周航.中华传统食礼的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15-25.

[3]丁怡婷.小餐桌,大世界——江帆小学食育课程镜头扫描[J].教育视界,2020(2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