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分析

许瑞霜

白银市白银区教育局,甘肃  白银  730900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而言,这时期除了要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学习基础以外,还要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方面打好地基,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的提升就更加不容忽视。然而,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由此,本文将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论述未来在小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课程改革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一.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1.1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齐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推动者,其对教学任务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教学活动在效率和质量上能否得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态度以及专业素养都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体育学科并不作为考试类科目出现,因此其在总体教学规划中受到的重视程度有限,甚至在教学体系中始终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近年来虽然教育改革工作不断稳步推进,传统教育模式也迎来了较大改变,体育教学受到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根据针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现状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一些体育教师在专业素养上参差不齐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些教师对课程改革理念的认识较为偏颇,也有些教师在对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工作的推进上缺乏科学性,这些问题也都伴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落地逐渐显现。

1.2体育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过去传统教育理念对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影响较深,体育教学也未能脱离。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导向下,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长期出现在小学课堂上,这也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在传统教育理念中,考试成绩往往被家长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家长也把学生在体育测试中的成绩表现作为评判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也迫使学校和教师不得不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体育成绩的提升上,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完全根据考试内容开展,忽视了对学生具体发展情况的调查,并且课堂节奏也由教师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长此以往,体育教学逐渐形成了刻板、单一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甚至有些教师只顾着按时完成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活跃性的调动,使得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缺乏活力,学生也对体育教学产生抵触心理。

二.新课程改革视角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路径

2.1结合学生兴趣拓展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自主性有着紧密联系,其包括社会适应力、体育实践力以及运动认知力,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中心开展的体育教学,就是把学生发展素养作为核心追求的教学活动,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课程改革视角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就是学生在主观层面上的配合。在教育心理学中曾指出,兴趣是个体维持学习活动的最佳动力,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时期由于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局限性,因此,要想确保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较强的专注度,就必须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相匹配。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对学生有深入地了解,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兴趣方向,并综合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状态创设和改革教学内容。而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充分结合体育游戏活动,通过设计一些规则明确、互动性强、具有一定技术性和运动强度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并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调整运动难度和强度,以此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观体验,从而为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2.2开展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积极性

随着个体步入小学阶段,其在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速度逐渐提升,但是又由于个体受限于先天发展水平以及成长环境等因素,即使是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也会在身心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别,这时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不能盲目地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这样不仅难以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也会损害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对小学体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明确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通过小组合作和任务拆解的学习模式来尽可能弥补学生间的差距。教师在带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要通过简单的活动前测掌握学生的体能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把成绩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并在后续教学任务的设计上明确难度的阶梯设计,将学生安置在与其体能水平相符合的难度层级上,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最近发展区理念,在对具体活动目标的设定过程中,设置比学生当前体能水平稍高一些的运动教学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前进动力,帮助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在体育教学中收获成就感,找到自我认同,从而在促使学生爱上运动、善于运动。

2.3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负责人,其所秉持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对教学走向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未来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建设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将新时代教育理念以及各项教育改革政策的精神融入到培训体系中,督促教师积极学习新时代体育教育理念,加快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同时,在整体教学规划中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当前正值双减政策推行的重要时期,这一政策的主旨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使得教学回归到正常节奏中,双减政策的“减”指的是学生所承担的额外学习负担,其本质是学校和教师对主干课程的过分偏向,然而双减政策也并非只是一味的“减”,还要伴随着相应的“增”,这里的“增”就是对体育、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的重视,因此,学校方面要积极配合双减政策内容,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学习双减精神,推动双减理念在小学阶段的贯彻落实。另外还要完善针对体育教学的监督评价体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监督机制的配合,对于教学创新改革工作而言也不例外,在公开透明的监督体系的保障下,能够确保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创新稳步推进,也为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作为奠定学生学习基础、拓展学科视野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十分关键,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还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深入领会新课改政策等新时代教育政策的精神,为打造高效小学体育课堂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苗.基于新课程改革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1,(17):0120-0121,2.

[2] 连雅彤.论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10):0182-0182,1.

[3] 蒋兆烨.减负增效健康快乐——如何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1,(17):0110-0111,2.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