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线上体育健身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疫情期间线上体育健身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马子鹏

东北石油大学 16300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等途径搜集相关线上体育健身的数据,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进一步了解该模式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阐述该模式的发展前景,最后给出其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研究目的

自2019年末,新冠疫情席卷中国,居家隔离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变得习以为常。由于疫情的冲击,体育健身领域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以传统线下方式进行的体育锻炼,慢慢的向着以线上形式的转变。线上体育锻炼在时间与空间上不再受到疫情影响,但也存在相应弊端。

2.疫情期间线上健身模式的发展状况

线上健身是早在疫情还未发生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前就存在的,但其仅处于起步阶段,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很少。由于在疫情时期存在着场域空间上的限制,可是人们又不能摆脱社会人际交往,网络就成为了搭载这一切的载体,线上教学、线上办公、线上面试、线上唱歌、线上聚餐……无论生活、学习和工作,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当然也不会缺少线上健身。疫情突如其来的打击虽然让线下体育健身“停摆”,但却给线上体育健身带来蓬勃发展的机会,再辅以目前高端信息技术的加持,线上健身模式逐渐走向成熟阶段。新冠疫情在疫情程度上激发了大众的健康意识,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体育消费观念,这种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一种符合当下疫情特殊时期要求的新兴健身形式——居家健身。

据QuestMobile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2月,线上体育锻炼 APP排名第一的是Keep,用户人数达到2445万人;其次为悦动圈达到1175万人;第三名为糖豆,使用人数为1089万人;第四是布多多为1015万人。其他一些 APP如咕咚、小米运动、新氧美容、乐动力、悦跑圈、薄荷健康等用户活跃人数也基本超过百万。不仅如此,国家体育总局动员知名教练员与运动员制作的科学健身视频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累计播放量超过 26 亿次;抖音APP发起的“线上健身房”活动,通过联合明星、运动员网红、健身达人的方式开展线上直播教学,分享关于减脂、腹肌训练、拉伸等健身秘籍,疫情期间话题相关播放量超12亿次。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人们在特殊时期对居家防疫身体锻炼重视的体现,同时也是在线健身不断发挥其独特功能的体现。[[1]]

线上体育健身模式的发展不仅是体现在各种健身APP上有所体现,众多体育用品制造服务企业也纷纷将发展重心转移到线上,开始线上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例如:安踏、李宁等体育用品制造服务企业就将疾疫期间的产品运营开发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安踏品牌旗下的 3万多员工联合经销商化身微商展开运营。此外,民众对体育产品的需求也反映了疾疫期间体育产业发展的供需走向,京东的哑铃、拉力器、跳绳、划船机、瑜伽垫等健身产品销量分别增长了60%、109%、56%、134%和150% 。[[2]]

从线上体育健身用品销售情况和体育健身APP的使用情况可以非常明确地给出判断,疫情时期,民众对于体育健身服务以及体育健身产品的需求在上升。而这种需求的上升主要是因为民众在疫情时期意识到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和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在这种背景之下,居家健身顺理成章的成为民众推崇的体育健身形式,线上通过健身APP学习和了解相应的健身方式,线下则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进行健身活动。从另一方面解释,就是疫情期间居家健身的体育健身形式的发展不仅是促进了线上健身的发展,也初步的推动了“线上+线下”一体化体育健身新模式的形成。

3.疫情期间线上健身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疫情期间线上健身模式的优势与不足。疫情期间线上体育健身模式的优势在于,虽然能够支撑健身活动的场地器械有限,但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健身相关信息,且可以随时学习相关健身知识。运动项目的多样性虽然受限,但居家可以做到的健身方式也基本可以满足参与者提高自身免疫力和发泄不良情绪的目的。

疫情期间线上体育健身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通过线上体育健身消费数据来看,体育健身消费主要是以实质性消费为主,比如:健身器械、运动服饰等体育用品,体育健身服务所占的消费比重较低,如:健身课程、制定私人健身计划等。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民众对体育健身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但这种改变实质上是民众急于改变自身健康状况,这种“应急性”的锻炼,虽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让自身健康水平和免疫力得到一定提升,但在不了解和学习健身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其次,参与者学习线上健身课程,只能是知其然,却不能获取正确的运动体验,容易形成错误动作,损伤身体。

参考文献

[1]钟丽萍,刘建武,范成文,周进.新冠肺炎疫情下在线健身的实践逻辑、发展态势与推进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09):34-41.

[2][3]张亮,焦英奇.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转向与价值重构——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的分析[J].体育与科学,2020,41(03):25-30.

[4]陈志山,陈明海,佟楠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锻炼的思考[J].青少年体育,2020(02):23-24.

[5]马俊杰.新冠肺炎疫情后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4-5.


[[1]]钟丽萍,刘建武,范成文,周进.新冠肺炎疫情下在线健身的实践逻辑、发展态势与推进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09):34-41.

[[2]][3]张亮,焦英奇.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转向与价值重构——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的分析[J].体育与科学,2020,41(03):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