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生视域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探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命运共生视域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探论

谢多都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 61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随着世界各国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党中央建设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发展国际理解教育指明方向。命运共生视域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理念正向多元、一体和共生方向转变。育人目标不但强调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而且重视规则意识、担当精神和命运共生价值观的培育。落实好“命运共生”这一最高目标,需要依据新理念和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实现路径、评价方式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命运共生视域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

引言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强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应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引导师生认识教育国际化,学会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公民。

1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共存”。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国际教育委员会。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球意识,也就是说,培养因地域、教育差异而有隔阂的人的共情能力,实现跨文化沟通的目标。对于中学生而言,国际理解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出尊重和共情的能力,深刻理解全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表现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的能力,并有付诸行动的意愿和能力。

2命运共生视域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探论

2.1开展教师对外交流学习

学校多渠道让教师参加对外交流学习,拓宽教育视野。学校曾与英国谢菲尔德学校等友好学校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目前,已有数十名教师赴谢菲尔德学校参观、交流、学习,并将学校特有的“乐学经典”国学课程、彝族音乐课程等与英方师生分享,展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剪纸、篆刻作品和版画等,得到对方的高度赞赏。同时,教师将谢菲尔德学校在课程设置、课堂评估、学生活动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带回并与全校教师分享。近年来,学校赴国外交流学习的教师人数不断增多,学习质量也不断提升。同时,学校引导教师在参加对外交流时更多关注学校课程设置、课堂评价、教师培养,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设计、作业设计等,立足学生成长,回归教育本真,承载起教育者在国际交流中的职责与使命。

2.2立足多元文化理解,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多元文化是国际理解教育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展开国际理解教育活动,不仅要了解外国文化,还要扎根中华文明优秀文化,坚持文化多元共生,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力求使每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都得到重视与发展。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应该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尊重与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既增进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又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从人类未来高度看世界,培养个人的世界眼光和大局观;二是强调以中国的智慧和贡献看待世界,增进个人家国情怀。多元文化的理解和交融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基本前提。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应紧紧围绕“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主线,凸显民族文化的精神底色,增进文化的认识与交流,在全世界创设和平文化与共生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事实上,跨文化育人的真正价值和生命力在于文化之间相互认同与交流互鉴,这正是为什么要求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坚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原则。

2.3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英文名著导读

理解他人、学会共情是有效降低误会和冲突的关键。名著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刻画出典型人物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语言表达等。学生透过文学作品认知世界,汲取多元文化。原版文学的阅读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名著中各种人物和风俗。如某作品中写道,一外国孩子因为看见了红色的事物,晚上做噩梦,但中国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红色会引起噩梦。这里就涉及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会激怒牛等动物,代表危险、恐怖,而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热情、喜庆。英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青少年文学《夏洛的网》《芒果街上的小屋》等,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既要分析对方的内容,又融入中国文化以及文化对比的内容,在普世价值观中得到文化的共鸣。

2.4课程保障机制

我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苏州、温州等经济相对发达、教育基础好、国际交往频繁的大中城市。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理解成为学生发展素养之一,要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国际理解教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必须制定相应的课程保障机制。首先,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确保每个学校都开设国际理解相关课程,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职责。其次,学校应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视野,在校本课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国际理解和共生观念,或以国际理解为主题开发校本课程。最后,应该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2.5国际理解教育以“国际了解”为前提

1.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理念的独特性。作为模联代表,不仅需要广泛了解自己所代表国家的事实性知识,更需要了解这个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选择。

2.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每个国家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要了解本国的与他国的冲突,以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来化解,从而促进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共赢。

3. 国际了解的全面性。中国有句俗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即便是在模拟活动中,我们也要尽量全面地了解他国的利益倾向、实力和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利益诉求方面既要找分歧,也要找共识。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提出他国易于接受的提案。国际了解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在参加活动时的质量和水平。在开展“模联”时要提升国际了解的意识。

国际理解是一个了解差异、分析差异,在“差异之上”去思考问题和解决的“存异”过程。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分析过程中慢慢走向合作。对于外国的文化的宗教,可以不认同,但是要保持尊重。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宗教和文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在不同的背景下孕育而生。那么,如何去尊重、认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进而能够求同存异,互相尊重,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的。在中国哲学中“求同存异”被认为是最核心的理念,世界万物,如果不能做到“求同存异”,世界也将不复存在。

结语

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成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趋势,并成为一种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纪.中国梦: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J].党建,2019(11).

[2]冯建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何为[J].教育研究,2018(2).

[3]瞿振元.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N].中国教育报,2018-04-10(1).[6]何星亮.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