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课程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7
/ 2

小学思政课程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

植结崧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小学 

摘要:本文主要从小学思政课程中寻找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主要有:1.挖掘道法课程中蕴含的劳动价值;2.结合技术在课堂中再现劳动情景;3.融合课程躬身勤学体验劳动实践;4.落实课程家校携手培养劳动习惯。以期盼策略实施后,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劳动素养。

关键词:小学思政课程  劳动教育  有效策略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要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强调全身心参与,手脑并用,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思政课”以铸魂育人作为实践旨归,思政课中劳动教育以纵向贯通的一体化结构呈现,由低到高呈现出同一性质不同任务分段实施的特征。本文从小学思政课程中寻找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

策略1:挖掘道法课程中蕴含的劳动价值

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侧重于传授劳动方法以及技能,忽略了劳动价值的探究与认可、劳动习惯的形成与建立、劳动情感的激发和体验等更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师需要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征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劳动的价值及意义。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认可教师的劳动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教师的劳动形式以及内容,探寻教师劳动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而学生也相继补充了很多内容。比如,每天每节课授课40分钟;每一次备课,教师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搜集资源、设计教学环节。另外教师还需要参与学校的教研会议、周期性的课程培训以及课程辅导,对个别学生还需要进行家访和沟通。通过分享和互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感以及其背后巨大的劳动价值,而这远比一般意义上的说教有价值得多。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阅读角“我给外国客人当讲解员”“社区助读小组”分享了自己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感受,给他人关爱和快乐,受到别人认可的喜悦,领悟到参加社会劳动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感受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快乐体验。

策略2:结合技术在课堂中再现劳动情景

情景可以触碰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情绪的碰撞。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若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创造和生活相关的情景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小学生在观察、识记以及处理信息时更倾向于运用形象思维,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核心的教学内容,通过表演、故事、实验、制作以及游戏等相对趣味化的活动类型,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重现生活化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知、体验与学习。这样才能熏陶学生的情感,同时促进其品德发展。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多爱我》时,在上课导入环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生动展示了父母一天工作与生活的视频和音频,那温馨动人的画面、那温暖人心的细节,都深深地触动着学生心中的柔软心弦,学生对父母无私的爱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在学生对视频内容产生深刻的情感认知以后,教师顺理成章启发学生思考:为人子女,应当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这样的话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欲望,学生七嘴八舌地分享着自己的观点。比如,有的学生说,“应当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回馈父母。”有的学生表示,“父母每天下班很辛苦,我们应当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活,为父母分忧解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按按肩膀、捶捶腿,让他们舒服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应当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体谅其劳动的艰辛,以实际行动回馈父母,为父母分忧解劳。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为了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教师还需要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重现劳动场景,激发学生对劳动场景的情感体验与思想认知,让学生形成劳动的意识,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策略3:融合课程躬身勤学体验劳动实践

直接经验是一切认知的源头。实践对个体认知而言无疑是极为关键的,尤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不适,并不能带给学生思考和领悟。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渗透劳动教育,教师不妨在课堂中组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意义,而这样的教学才更加深刻、更具成效。

《这些事我来做》一课教学,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具备家庭奉献的精神。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再加上优生优育的理念影响,导致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多少挫折,而且家长也给孩子尽可能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导致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父母的体谅,更没有多少家庭责任感。为了改变这一趋势,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了“家务擂台赛”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示在做家务方面的特长以及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

 在教学实施时,要从实践的层面出发,给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劳动价值,感悟劳动意义,形成劳动认知与习惯,这样才能践行劳动教育。

策略4:落实课程家校携手培养劳动习惯

想要真正提高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三观并实现全面发展,教师不能只是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即时表现,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众所周知,劳动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教师同样渗透劳动教育理念,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一切劳动教育只是在课堂实施,并未在学生生活中贯彻到底。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应当促进家校联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收拾自己的东西,人人清洁卫生,孩子学到并感受到了勤劳的荣誉感,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6课《我参与 我奉献》,帮助学生认识美好社会,并要求大家共同参加社会事业,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在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一课教学中,教师曾与全班同学一起梳理为家庭尽责、为父母分担的家庭服务类型,鼓励孩子课后给父母发放“心愿卡”,锻造家庭劳动品质。 这份“心愿卡”,可以从以下家务劳动中挑选:1.一般性家务劳动:洗晾衣服、做饭做菜、扫地拖地、倒垃圾、整理房间等; 2.种养类家务劳动:养花、种菜、饲养宠物等; 3.服务类家务劳动:编织等美化家居手工制作、按摩等关心家人的劳动。

道德与法治教材注重发展核心素养、公共参与,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要求,上课时结合素养要求渗透劳育的意识,挖掘教材的文本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劳动场景,创设劳动实践,拓展劳动空间,逐渐养成劳动习惯,树立劳动精神,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品德。

参考文献:

[1]关于小学思政课如何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研究[J].张金福.当代家庭教育. 2020(14)

[2]小学思政课培育学生道德认同的有效教学[J].华琳智.试题与研究. 2020(18)

(此文是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科研课题《小学思政课程与劳动教育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CYJ211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