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3
/ 2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江维 ,廖助雄

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非自杀自伤行为已经在青少年产生了很高的发病率,每年处于逐渐上升的状态,已经成为了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的问题,是致使青少年自杀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有着个人的原因、环境的原因和神经生物学的原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就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外部环境,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防御和降低青少年非自伤风险行为的发生,家庭因素会成为青少年非自杀自伤早期干预工作的重要路径。本文针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家庭因素;相关性;分析

引言

非自杀自伤行为是指青少年在没有自杀意识的情况下做出一系列反复、故意对身体造成损害且不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的危险行为意识。非自杀自伤行为被视为一种抵抗自杀的应对方法,非自杀自伤行为被视为表达自杀意念的主要方式。非自杀自伤行为不是一种因素导致而成的,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青少年的年龄、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情感障碍等等因素。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与精神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功能,提高自杀的风险。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也是一种求救的信号,一种呼救声,一种怕遗弃的方式,一种被认可的行为意识。家庭是青少年的精神支柱,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是提高青少年心理抗压能力的保护伞,提升青少年情绪稳定和情感稳定的途径,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父母教育方式方法

父母教育的方式方法有接纳和回应、要求和控制两个范围,分别代表父母对子女爱的表现,比如:关爱、支持、限制、监管程度等等。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分为四种教育模式:权威性教育、放任型教育、忽视型教育以及专制型教育。[1]在权威性教育模式中父母是最温暖和接纳的,父母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情绪调节的有效策略,降低负面情绪带来的不利影响。有一部分负面的教育方式会对子女进行否定和忽视、语言的刺激、过度的干涉、过分地保护、态度恶劣、严厉的惩罚、身心虐待等等,都会加剧青少年的负面情绪,妨碍青少年对情绪的调节,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成正比。青少年情绪的调节障碍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家庭因素有着相互的作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严重性和重复性与父母消极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联,青少年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认可,致使青少年不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遇事容易冲动,对家庭不能形成健康良好的认知能力。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青少年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家庭的依恋关系

家庭的依恋关系是青少年和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之间产生的情感,可以分为安全性的依恋关系和不安全性的依恋关系。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可以使青少年更具灵活性,可以更好地自我了解,对自己更有自信心和安全感。在安全型依恋关系中家庭人员可以缓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使青少年更好的发展,提高青少年的适应能力,为阻止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提供了主要因素。[2]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会使青少年感受到孤独,大大提高了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举止的发生。家庭的依恋关系可以使青少年心理、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规范都有一定的影响,现在有许多人研究从家庭依恋关系的方向探究家庭依恋和青少年精神疾病之间的联系。有许多的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与家庭之间存在着不良的依恋关系,家庭依恋关系和青少年非自杀行为之间有着自尊、自我感应以及自我认知的作用。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会导致青少年情绪低落、无法调节自我情绪以及自我贬低,进而加重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风险的发生。当家庭一念关系发生冲突,发生矛盾时,青少年更加容易出现非自杀自伤风险行为。

三、父母情感的表达

青少年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家庭环境中,青少年在家庭环境中反复的学习情感和提升情感。父母对子女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沟通方式对,青少年日后的行为举止、感情认知、情绪表达等等,和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3]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是一种报复性心理、负面情绪的不恰当的表达方式,经常会感到焦虑、恐惧、内心不安、悲痛等等负面情绪,大部分的青少年在自伤自残之后都会从负面的情绪状态中得到一定的缓解。家庭缺少情感表达的方式可能会造成青少年无法有效地进行情感的表述和情绪的控制,导致青少年一直保持着负面情绪,无法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无法准确的识别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所以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更容易做出非自杀自伤的行为,用来调节自己内心的情感情绪。有一部分的青少年认为父母和自己之间缺少情感的表述或者情感表达方式不到,获得更少的情感支持,在父母情感表达中做出自我批评和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之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在情感表述和情绪表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更容易产生无用感。当青少年在情感上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时,情感表述和情绪表达的缺陷就更容易显现出来,使青少年遇到事情更加容易运用极端的方式。

[4]

四、家庭的其他因素

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的结构组成、家庭是否完整以及家庭父母身体是否健康等等因素都有可能与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有关。青春期是青少年在社会中的关键时期,当前信息化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交的重要平台。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父母和青少年都在普遍的运用电子,父母陪伴子女的时间越来越少,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将增加青少年焦虑、抑郁、自杀、自残等等负面情绪风险的发生,这些行为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5]青少年频繁地出现非自杀自伤行为,说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青少年运用这些风险行为来调节自我情绪,得到心理安慰、心理释放和情绪缓解。青少年的非自杀自伤行为不仅仅影响青少年自身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家庭和谐、家庭健康、降低家庭的幸福指数、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以及家庭提供的支持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家庭成员在情绪上的预测性、开放性都可以帮助青少年恢复情绪、稳定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青少年创造积极向上的情感,进而降低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这是青少年早期非自杀自伤行为干预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结语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由于外界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少年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更加容易出现非自杀自伤行为的应对方式。家庭因素在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青少年情绪调节障碍和情感调节障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危害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家庭方面有多种因素对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产生影响,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是家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家庭因素在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的防御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为今后青少年早期非自杀自伤行为干预工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郭霜霜,焦婷,马颖,唐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05):768-771.

[2]郭霜霜,焦婷,马颖,唐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OL].中国学校卫生:1-4[2022-06-01].

[3]薛中峰,张文娟,路庆忠.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0):3-5.

[4]章薇,胡德英,丁小萍,彭笑,陈莹,滕芬,吴明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2,37(07):109-113.

[5]滕超,周文林,宋海东.家庭因素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05):53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