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提升下的技工类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 2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下的技工类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陈翠华,刘贵森,刘兴旺,李阳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 ,山东临沂  276000

摘  要:技工类院校学生作为中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组成,是中国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职业素养;体系构建;技工类学生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教20条”以及鲁政发[2020]3号等相继出台,这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迈向了新阶段。

当前,对于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来讲,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坚守和保住一份工作。而很多企业却感叹“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一尴尬境状的,并非是我们技工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达标,而是很多学生没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缺乏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遭到企业拒绝留用。或是有些学生存在急于成功的现象,对职业认知不到位,而很快离职。面对技工类院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企业不留用”、“员工擅离职”的现象,研究如何提升毕业生职业素养,塑造更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能力已成为技工教育的重中之重。

人社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培育内外兼修的高技能人才,于2019年启动了全国100所技工类院校参与的通用素质课程实验,对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

本研究是在此次课程实验的基础上,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探讨致力于提升职业素养,塑造职业能力的人才培育体系,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一、技工类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法》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参考人社部通用职业素质内涵的界定,设计编制《技工类学生职业素养调查问卷》、企业访谈大纲,

学生问卷使用李克特量表,采用“完全不符合”一一“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5级评价,并分别赋值为1-5分。学生问卷的实施采用问卷星的形式进行,共收到有效答卷1524份,男女生的职业素养总体水平无显著差异;毕业班的学生职业素养总体水平高于非毕业班学生;学生对自己职业素养的评价普遍较高。

对在对用工企业的访谈中企业代表对技工学生总体职业素养的胜任岗位情况进行评价,企业整体上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持比较肯定态度的,非常胜任10.73%和比较胜任46.24两者之和达57.07%。但是也有近40%的评价是不够理想的。这说明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还是有更高要求和期待的。

二、通用素质课程实验的结果及启发

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载体,任何人才培养方案的设想只有落实到课程改革的层面才能最终实现。可以说,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通用素质课程分8个模块进行,由全国百所学校承担课程实验。通用素质课程打破传统知识体系,关注最重要、最急需的培养项,保证知识和方法的实用、适用、够用,用丰富的案例、活动和任务设计体现真实场景,与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衔接。

自通用素质课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效果评估是通过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来体现的,按照总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20%+终结性评价成绩×80%的公式计算最终评价成绩。测评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实验班终结性评价均值53分,非实验班均值45.4。说明终结性能力测评,实验班的成绩明显好于非实验班。目前,通用素质课程在全国2000多所技工院校已开始全面开展。

三、技工类院校学生通用素养培育体系讨论

(一)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尽管近年来职业教育不断改革,但最终的公式仍然是“职业岗位能力”,许多专业教师不顾企业调查、岗位确定、共同任务分析等,在设定自己的专业教育目标。培养方式只考虑学生孤立工作技能的发展,只考虑学生能否胜任工作。很多学校在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时,认为学生就业率高是好事,但重要的是就业后学生的成长,以财富评估与管理专业为例,学生的就业率每年可以达到90% 以上,但一年后毕业生的后续研究表明,不到30% 是可能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反映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容易相处,但缺乏创新,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技能和精神仍有不足,一些企业也指出明确职业素知识更重要,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综合职业技能”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对接企业,夯实实习基础

以“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理念为核心,重点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促进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赢的实训基地。

建设这种新型职业教育方式,既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国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

技工院校利用校内培训,在有效保持与各类大企业的密切联系的同时,合作建设充分满足各类企业内部就业选址要求的企业实训团。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的双赢。

(三)按照产教深度融合政策,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以通用素质课程为基础,积极探索并积极推广“任务驱动”等创新人才教育模式

“任务驱动”人才教育模式的目标是以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思想指导,帮助学生从教师到学生。支持聚焦专业学科“现实学习任务”,积极探索学习资源的利用,鼓励主动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培训环节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场景创建、任务设置、独立讨论(或团队学习)和绩效评估。

此外,严格执行“双资质”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制度,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和确保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推行和实施职业教育“双证”教育制度,培养同等学历学位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证书相结合的双证,可以有效解决和提高技工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对未来前途担忧的问题。才能保证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严格达到国家职业教育相应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需要

四、结语

传统技工类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未能有效融入企业需求,影响学生职业素养水平的有效培养。校企合作是当前促进校企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提升技工类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