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全面合同履约管理中的合同风险管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5
/ 3

建筑施工全面合同履约管理中的合同风险管控研究

高丹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摘要:现阶段,经济的健康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的建设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工程建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一旦忽视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合同纠纷就会频繁发生。这不仅影响施工工期,而且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降低施工合同管理风险,提高施工合同的严密性,降低合同纠纷发生的概率,逐渐成为整个建筑行业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全面合同;履约管理中;合同风险;管控研究

引言:合同是企业项目启动时与其他组织协商提出的协议,对多方具有约束力。因此,合同签订后,企业或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合同行事,不得有违反合同的行为。如果企业在签订合同前没有采取风险防范措施,那么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可能会承担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将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可能导致项目实施后的严重后果。其后果不仅涉及企业经济,还涉及法律。现代企业高度重视合同风险,纷纷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然而,由于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不够透彻,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不到位,一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仍然很大。因此,如何进一步防范风险是现代企业关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

1合同管理的具体内容

1.1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一般来说,工程量清单主要包括工程建设信息、市场供求等,在现代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在投标活动中,承包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资质进行投标,并根据合同管理机制确保项目的正常稳定进展。通过编制工程量清单,可以反映工程各环节的工程量数据和工程整体施工的具体情况,保证成本计算和报价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进而提高工程质量和建设单位的经济社会效益。

1.2招标合同条款的规范

相关部门制定了标准化的合同模式,明确了合同编制要求。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标准化制度制定相应的招标文件,避免随意更改合同内容。此外,为了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纠纷,相关单位和人员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还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管理的独特性,并对其进行准确标注,以确保招标的可行性和竞争力。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2.1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的提高

众所周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其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水平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影响着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在现代建设工程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如准确统计各环节工程量,制定科学规范的支付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合同管理,也可以控制成本预算,避免超预算现象,从而确保项目建设的整体经济效益。

2.2提高工程纠纷问题的解决效率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的工程建设由于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在项目的后期往往会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如合同变更、付款、质量问题索赔等,对施工质量和整体效益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明确施工作业的内容和环节,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具体职责。当出现矛盾和纠纷时,有关人员可按相应条款处理,为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证。

2.3保障工程生产施工的安全性

此外,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领导需要提前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并按照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将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部门和人员。在日常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标准组装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和设施,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合同履行比例较低

我国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合同履约率不高,履约率约为45%。当合同履约率较低时,合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也会受到影响,这将对市场经济秩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合同履约率低将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社会声誉。

3.2合同管理意识薄弱

一些业主和施工单位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忽视合同条款的制定。此外,双方在签订合同之前往往不完全了解合同内容,缺乏有效的合同审查制度,对工程项目和工程建设的要求考虑不够严格,签订合同过于仓促,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往往持应对态度。这些问题会引发工程经济纠纷,对建设项目的声誉产生不利影响。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将施工合同管理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一些施工企业甚至认为施工合同管理是毫无疑义和可有可无的。同时,一些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形式化问题。合同管理只是一个过程,不可能对合同的执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3.3合同监管机构不健全

有关职能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在开展建设单位资质审查时,往往只注重建设单位的资质审查,而忽视了建设单位的资质审查。一旦职能部门和政府部门没有对建设单位的工程支付能力进行审查,忽视对合同监督检查能力的审查和对合同履约率的审查,势必增加工程建设风险。当施工单位没有良好的履约能力时,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后将无法收回货款,这将导致工人罢工、施工失败等现象,这不仅会影响行业声誉,还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如果业主单位没有高素质的施工合同管理团队,而是委托第三方组织进行合同履约监督,监理公司的合同管理能力往往不尽如人意,致使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情节严重的,项目建设将失败。此外,建设单位更注重项目的运营和利润率,但容易忽视管理工作,导致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施工单位甚至认为合同签订后不需要进行合同管理,合同履行阶段缺乏风险分析,无形中增加了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

4企业合同常见风险的防范措施

4.1合同签订期风险防范

4.1.1重视资信审查,做好信息调查

合同签订中各主体的信用水平是否达标,是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也是双方签订合同的必要前提。因此,企业必须在合同签订期间审查对方的信用水平,并关注对方的信用审查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建议企业完善内部合同管理机制,要求专门的管理人员在与对方达成协议后对对方的信用进行审查。如果另一方的信用水平符合标准,可以与之签订合同。然后在合同生效节点,专项管理人员必须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出示对方的信用审查结果,经高层管理人员确认后,可在合同上加盖公章或合同章,使合同生效。此外,由于目前的信用审查机制不完善,相关机构在获取信用信息时可能存在信息不完整、信息虚假等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信用审查结果的可靠性不如预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企业在了解对方信用审查结果的同时,还应该对对方的相关信息进行一些基础调查,如调查对方最近的项目,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相关风险,将这些信息与信用审查结果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判断对方是否可信,然后签订合同。在信息调查中,企业必须注意一些关键信息的真实性,以防止对方通过虚假信息签订合同。相关关键信息包括法人名称、企业注册信息等。这些信息应在合同签订前记录。如果在签署过程中信息不一致,则表明与另一方签署合同存在很大风险。此时,企业应慎重考虑。建筑施工合同中“甲供材”合同的涉税风险分析如图1。

481008bbc9bbde8089ce81c0181702c9

图1建筑施工合同中甲供材合同的涉税风险分析

4.1.2认真审查合同内容,确保合同内容完善

合同内容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认真审查合同内容,导致合同内容不完整、不明确的缺陷。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必须在签订合同之前仔细审查合同内容,并有必要考虑文字。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应要求专门的管理人员检查合同的内容,并重点关注合同中对双方权利和责任的描述是否清晰准确。例如,在共同注资条款中,双方的注资比例、支付时间、资金使用等内容应完整,并准确指定责任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合同内容不完整或模糊的发生,从而更好地防范合同风险。此外,企业应注意合同的约束力。不应将口头协议的内容写入合同,因为事先与另一方达成了口头协议。这种做法很容易将合同纠纷风险升级为违约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4.1.3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控条款

企业忽视风险防控条款的表现说明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首先必须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正确对待风险防控条款,提高对风险防控条款的重视程度,建议企业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内部合同管理,签订合同前,需确认合同中的风险防控条款是否完善。在此基础上,首先,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签订风险防控条款存在漏洞的合同;其次,当企业发现合同中风险防控条款存在漏洞时,应及时弥补,并在完成后积极与对方协商,促进合作。特别是需要寻求合作的企业,无论多么希望与对方合作,都不能接受不合理的要求,必须全面确保风险防控条款的完善[1]。

4.2合同履行期风险防范

4.2.1引入地方政府监管,辅以信息支撑

合同履约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由于企业很难独立完成这项工作,应该积极寻求变革,并引入地方政府进行监督。现代企业应该重视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需要与地方政府达成协议,根据相关规范和制度明确双方的监督责任。一些不便于企业监管的细节应由地方政府监管。如果了解对方的履约进度,原则上不方便企业介入,但地方政府有权调查并解释有必要引入地方政府对合同履约的监督,这可以弥补企业的不足。同时,地方政府作为第三方参与监管工作,一些组织可能会故意回应政府监管,提供一些虚假信息以蒙蔽眼睛。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企业应在政府监管中为其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支持,使地方政府能够检查信息的真实性,保证监管质量,防范相关风险。

4.2.2增强法律意识,注意保留证据

阴阳合同是一种违法合同,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签订,更不应按照合同履行。因此,企业应提高法律意识,从合同管理的角度杜绝阴阳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如果对方强迫企业签署,企业可以在签署前向合法组织提交申请报告,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此外,阴阳合同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对方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伪造了“阴阳”合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留下证据,以便推卸责任,避免不利情况,降低合同风险[2]。

4.3项目末期风险防范

针对项目结束时的风险,为了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企业必须明确合同终止的条件、权责范围、义务范围等,提前做好项目结束时的风险防范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另一方想单方面终止合同,企业可以根据合同中的预先约定来防范风险。此外,项目结束时的风险防范只能从合同签订期开始。因此,在合同签订期的合同评审环节,企业应考虑到项目结束时可能发生的风险,如对方事先埋下的“陷阱”。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企业必须仔细审查合同,打破陷阱,拒绝签署有问题的合同,这是在项目结束时预防风险的最佳方式。

4.4重视合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在进行施工合同管理时,人才是决定合同管理质量的核心因素。一旦管理人员不了解施工合同管理模式,对合同管理认识不足,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就会严重影响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施工企业应继续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引进。此外,施工企业还应重视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培训内容应侧重于合同管理阶段建筑业政策、建筑法律法规、预防措施和案例分析的传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合同管理者了解合同管理和控制的重点,从根本上提高合同管理者的合同管理和控制水平,确保施工合同管理的良好实施。同时,企业要结合市场情况,不断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引进计算机管控和智能技术,培养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确保管理人员掌握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从而为后续施工合同管理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3]。

4.5建立完善的合同管控机制

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可以为后续的施工合同管理提供指导和保障。首先,建设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反馈报告机制。基层施工管理人员应定期就合同履行的内容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报告,并向合同控制人员报告。合同管理和控制人员通过施工部门提供的信息,核实合同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处理已发生的问题,分析总结,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合同管理人员还应找出问题,引导基层施工管理人员不断改进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控制。其次,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合同交底机制,合同管理人员应与基层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负责人沟通,告知和披露合同内容、施工过程中应履行的责任、合同中的风险,以及避免风险的预防措施。第三,施工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施工图纸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识别合同中的风险,明确相关人员应履行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确保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合同规定的内容相一致,将工程风险降至最低。最后,施工企业应不断创新合同管理模式,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应用新的控制策略,确保合同纠纷和纠纷引起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合同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后,合同管理人员应及时分析问题,明确纠纷产生的原因,并在后续管理过程中重点控制引起纠纷的因素。

4.6明确合同审批手续,杜绝合同违法分包

施工企业将在各部门共同审查招标文件的立项文件、建设规划许可证、土地利用规划许可证等程序后,办理项目承揽手续,并不会在后续施工过程中签署任何偏离施工合同实质内容的违法分包行为,以防止因违反后续施工合同管理而发生纠纷[4]。

4.7做好工程进度管理,避免合同延期赔偿

在投标阶段,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工期条款,结合项目现场踏勘情况,计算出项目的合理工期,避免工期延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减少工期延误,明确工期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加速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并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发包人等因素造成的施工合同延误及时进行工期和费用补偿,避免后期出现不明确问题。

4.8做好工程质量管理,避免变更拆改赔偿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国家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强化工程质量红线意识,对易造成质量隐患的材料检验、过程检验和备品备件检验实行规范化管理和巡回检查制度,采用BIM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施工模拟等措施,辅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所有环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工程应用,对于各类工程质量问题,建立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技术清单,避免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进一步拆除、改造和变更损失[5]。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非常有必要不断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这不仅可以控制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投资成本,而且可以提高项目管控水平,确保合同的有效实施。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忽视了对施工合同的管理,造成管理过程中的混乱,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漏洞,也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要打破这种局面,施工企业应充分重视合同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合同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合同管理和控制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晶.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风险及管控措施研究[J].福建建材,2021(02):100-101+107.

[2]刘江艳.建筑施工全面合同履约管理中的合同风险管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0):220-221.

[3]陈志.集团企业合同风险管控信息化初探——以某集团“合同管理信息化项目”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13):209-211.

[4]李祎.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22):140+142.

[5]杨剑.国有企业PPP项目实施风险管控策略探讨[J].商讯,2020(1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