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吴奕典

福建省平和第六中学   福建漳州363700

摘要:启发式教学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这对学生展开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探索可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相对来说,里面涉及的内容还是比较抽象的,很多比较深奥的知识都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的进行理解与掌握。为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刺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充分的掌握思考的有效性方法,才能提升他们理解知识的能力。所谓启发式教学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启”,二是“发”,否则,“启而不发,不如填鸭”。为此,教师更是要注意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要有层次性,并循循递进的方式进行逐步启发,才能促进学生进行积极学习,乐于探究。本文以此通过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供采纳。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一、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如今,在新课改的教育改革体制下,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学情的发展。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启发式教学相对与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更加新颖有趣,也更深受大家的喜爱,取得教学效果也是日月可鉴的。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中,打破了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现象,营造出的学习气氛是快乐、轻松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也更为融洽,实际上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手段。并有效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活跃了他们的思维,点燃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拥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而使得他们能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把所学的知识潜移默化的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发展。为此,教师要积极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下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营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身临其境的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也有助于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并且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拓展思维,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易于学生理解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也涉及了比较多复杂抽象的知识,如果只是依赖于教师的一张嘴,也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性、生动性的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图片、视频、声音等,这都可以很好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以及视觉冲击,从而有效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对学生理解作品以及实现思想上的深度把握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潜移默化的运用启发式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课时,这篇文章刻画了颓唐的老境和“我”对父亲的眷恋之情,作者“诚实”的写作使得文章真实感人,触人心弦。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关于父亲的一些感人图片以及歌曲《父亲》,将学生置身于“车站送别买橘子”的情境中,以此启发学生真实深刻的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父子之情。并且让他们进行思考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一说本文表现出了怎样的一种“父子情”。为此,通过情境创设有助于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思考探索语文知识的乐趣。

2设置提问启发,加深知识理解

教师要想有效的开展启发式教学,就要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性的提问,才能起到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作用,从而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深入的进行思考,准确的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境,清晰的梳理文章的整体构架,抓住文章的核心,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为此,教师要积极充分的进行引导性提问,让学生能够迅速的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理解与掌握。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课时,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主要的教学目标也是要让学生能够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以及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寄予深情。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思考问题,进行启迪他们的思维。如;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比较妙?妙在何处?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很清晰的理清整个文章的脉络。其次,教师可以再次根据教学的进度发展,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进行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文章中哪里表现出来了?”在这样引导性的提问下,学生可以更为清楚的把握文章的重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循序渐进启发,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时,不能盲目的进行,而是要层次性,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的进行探究。这样才能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思考的方法与步骤,促使他们在面对以后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得心应手的解决,并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就如学生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文章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人物设置的背景和特征入手,层层递进逐步从典型形象的塑造目的引入对社会问题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为深刻地让学生感知作品中的人物表现,认识社会对人们观念的误导,从而实现语文学科对学生意识的塑造和影响。

三、总结

总而言之,启发式教学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也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也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探究欲。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的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对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鲍章冬.初中语文课启发式教学的组织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8(42)
[2]郑雅艳.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途径[J]. 课程教育研究,2020(34).

[3]孙吉福.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交流,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