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提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高校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提升研究

潘岱唯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610213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和进步,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国家还是我们广大民众,对法律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清晰,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更窄。法律专业是高校中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但是,作者认为,在法学课程的教学中,最有效的应该是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高校法律;教学

引言

高校法律专业可培养具备法学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的法律人才,为法律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所以,高校应注重提高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大部分高校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致法律专业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无法切实提升法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高校应积极研究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应对当前法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1法律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界定

1.1法律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法律专业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向学生介绍在实际法律事务中需要的法律技能与社会知识、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观摩庭审、分析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到律所实习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职业经验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并进一步巩固学生自身知识体系中能够用于法律实务工作的知识的教学活动。所以,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即通过专门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活动,具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法律思维、实战性训练等特征。

1.2法律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法律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其以提高学生自主性、实践性、研究性与创造性为核心,重点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实务技巧,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法律问题解决能力夯实基础,是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法律实务与解决实际法律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2高校法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编排失衡化。很多高校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法律教育所使用教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课程在教育比重上存在明显的失衡状况,此问题从教材编排中尤可见。该教材中共有九章内容,但仅在第七章、第八章阐述有关法律意识与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其他章节也只是对法律知识的稍作介绍。因此,纵观整本教材,其中有关法律知识的内容占据全书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2)教材内容空洞化。在高校法律基础教材中,针对法律问题的阐述多是法律术语与相关条文的综合。法律法规介绍式的教学不仅未能将法律与大学生专业相关联,更未与其实际生活相联系,这种表面化教学无法达到法律教育的根本诉求。(3)师资配备单一化。由于“两课”的广泛开展,法律教育多由思政教师或政工干部担任,而非法律专业教师。纵然思政教师具备扎实的思政教育功底和多年教学经验,能通过自学和参与相关培训增加自身法律知识储备,但法律本就属于客观化、系统化内容,思政教育无法深入剖析法律概念与其本质,更难以用法理眼光看待事件的发展,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3高校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3.1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统筹协调法律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高校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在法律专业教学中的比重,确保法律专业各课程均包含实践教学,并将实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到8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法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法律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夯实基础。(2)拓宽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开展途径。一方面,高校应对校企合作的法律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法院等加强管理与有效运用,确保其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价值,切实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安排学生在寒暑假到相关工作单位实习,切身感受律所氛围,体验律师职业,培养学生立足法律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并且,高校还应积极成立校园法律咨询室,并允许其面向社会开展工作,组织学生向社会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服务,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3)加大对法律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一方面,高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增加实践教学资金投入比重,争取国家或社会资金支持,确保高校有足够资金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应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并细化其在学生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学生实践与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实践教学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实现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化。高校还应进一步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为法律专业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确保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稳步提升。

3.2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无须学生接触真正的客户案例,而是由学生在课堂虚拟情境分别扮演案件当事人、律师、仲裁员、法官与证人等,围绕教师创设的案件问题进行辩论、谈判、审理与调解。在进行情景模拟教学之前,教师应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并进行相应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与角色转换等方面的学习,为学生切身体验法律案件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稳步提升。在法律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还可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推动学生自觉转变学习观念,踊跃参与到法律专业实践教学中。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咨询、调解、调查、非诉讼和解、谈判等情境,并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全面分析案例,引导学生立足不同视角理解角色、分析角色,依托情景模拟拓宽思路;教师也应对学生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占据着支配权,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开展分组对决活动,并对学生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在活跃法律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气氛的基础上推动学生踊跃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为学生日后代理真实案件提供坚实保障。

3.3教育保障:专业化师资

法律教育是一门集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法律体系宽泛而复杂,其中涉及的内容繁杂,未经专业法律教育的人难以以法律视角分析各种问题。因此,为提高法律教学实效性必须从师资力量着手,组建有深厚法律理论基础及相关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的领路人。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强对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以深厚的知识基础教育学生,以完善的法律素养引领学生。其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法律情境,增强学生对法律问题的理解,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再者,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会更为多元的教学方法,如利用新媒体开展法律教学,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交互性、信息共享等优势,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解决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增强大学生运用法律常识看待、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高校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在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高校推动学生形成正确价值体系与职业观念的有效手段,是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关键路径。

参考文献

[1]魏琼:《法律教育的起源:兼议对当下中国法律教育改革的启示》,《中国法学》2021年第2期,第205-221页。

[2]陈爱娟:《渗透式法律素质教育是拓展高校德育的有效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21年第19期,第79-81页。
作者简介:
潘岱唯,男,福建莆田 2001年5月,法学,学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