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方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方式初探

崔海玲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200433

摘要:在当前课程思政要求下,高校里所有课程都要承担政治思想教育和立德树人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应当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让学生拥有国际视野,以批判的眼光学习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还需挖掘英语课程中思政信息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以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文化自信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的工作作为根本任务之一。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除了要承担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外,还要肩负着为社会和国家育人的重任,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教师自己拥有一定高度的思想觉悟,教师才能以自身做榜样,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为了满足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深入地挖掘本课程的教学资料中与思政教育有关的内容,将思政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就是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引入思政的内容。大学英语课程本身是语言技能类的科目,在新时代的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要鼓励、督促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外,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为社会和祖国培养出满足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出色人才。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实状况

1. 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容易忽略相关的思政教学内容。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专注于培养训练语言技能,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所以思政的元素容易被师生淡化、忽视。

2. 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教育理念不强。多数英语教师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应该属于思政老师或辅导员老师的工作范畴;而且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为了更好地给学生讲授西方文化,特别注重了解和关注国外的文化和习惯,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他们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强调中国文化的观念。

3. 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缺乏课程思政内容。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也为学生们学习英语设定生动的场景,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自然选取了很多关于西方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英语教材中也因此缺少我国传统文化的信息,这种教材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思政教学理念的要求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会被谈化,所以,满足课程思政要求的英语教材的缺乏,可能是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潜在障碍。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方式

1. 对于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采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由这一课程的性质所决定,大学英语课程材料的内容自然包含有许多西方文化信息与元素,这些信息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西方价值观。这其中的内容也有一些体现出积极、正面的态度与思想,例如早期从英国前往美国追求宗教自由的清教徒们,他们在美国勤奋工作、辛苦节约的创业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点也和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刻苦努力相符合。但是,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中也有一些含有消极和负面的因素,例如美国文化中所存在的种族歧视的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特别不利于国家的团结与统一,容易造成国家分裂,而我们国家很注重各民族的团结与统一,所以这与我们国家的政策相悖,我们千万不能接受这种消极的文化精神。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们采取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对待西方文化,让学生们能区别西方文化中有利于我们国家、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元素,也让学生能意识到其中那些可能误导我们走入歧途的信息,支持学生们吸收那些正面的、积极的、对我们有利的内容,以促进我们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摒弃西方文化中那些具有误导性的消极因素。

2. 在英语教学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内容。

大学英语教师在的课堂上,要依据英语语言学科的自身特点,把课程思政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时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也要很好地平衡语言技能教学与思政教学的关系,将教材中积极、正面的文化内涵,与向上的时代精神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对于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为例,教材中蕴含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挖掘文章中相关的德育元素,结合现实情况,找到思想教育的切入点,使英语学习与思政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讲解马丁路德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时,在分析美国因为种族问题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与分裂的同时,对比我们祖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统一和社会和谐的现象,通过对比,学生自然会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化优势之处,坚定了其对于祖国文化的自信。

3.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英文表达我们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潜心地将中华优秀文化的相关内容渗透于其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传播母语文化的热情与兴趣,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把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以英语的方式,有效地表达出去,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自信,鼓励学生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年轻的大学生则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主人与希望,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对于推动我国的发展,具有非重要的意义。所以,大学生特别需要增强文化自信。

英语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指导学生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化,与培养学生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并不是互相矛盾的两个行为。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中所涉及的西方文化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并且有意识地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民族意识,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优秀之处,提高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对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充满荣耀与自信。

4. 采用含有更多思政元素的英语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和育人的重要基石,因此包含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教材,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课程思政的建设。这种教材要求英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深入地了解并温习了我们祖国的优秀文化,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政治觉悟,通过学习,学生在比较、甄别中西文化的过程中,会增加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这门课思政功能的认识与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者们,在选取内容时不仅注重引入的英美文化知识,同时还增加了中国文化中与思政教育紧密相关的内容。教材所含有的英美文化信息,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世界,以培养他们拥有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学生在用英语描述、传播中国文化故事的同时,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也得到增强,产生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强烈愿望,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结语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有效地把思政教育贯通于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在方法上,要依照英语教学的学科特点,灵活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很有必要。另外,不同的教师也应该依据自身教学的风格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将思政内容有机地自融入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要以身作责,以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思维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深入引导。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们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杜刚跃, 孙瑞娟.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4).

[2] 包磊,李艳.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黑河学刊,2020(03).

[3] 郑士鹏.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J].人民论坛,201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