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现状与对策

付毅

贵州省贵阳市新建小学  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工具属性极强,学好语文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生活挑战,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是核心的教学内容之一,阅读会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形成直接的影响。此外,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思想品质的培养。从当前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现状来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现状发表几点个人浅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现状;解决对策

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同时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无论是学习还是积累都需要方法,而不是依靠机械与重复来实现学生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目的。显而易见,阅读是提升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那么,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语文阅读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不断拓展阅读范围,增强学生的积累,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夯实其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现状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天天的持续积累。而积累的前提在于良好的动机,即自发阅读的动机。并且,基于阅读积累的特殊性,阅读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还需要不断的拓展,课堂内的阅读时间,以及阅读机会是十分有限的,这就需要拓展至课外,尤其要利用好课后时间,这样才能够使得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现状来看,多数小学生都尚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受几个方面原因的影响。一是,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没能很好的激发出来,兴趣不足的原因在于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有效的引导,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与小学生的喜好不相适应。二是,没能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没有合适的阅读环境,这对于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挑战是巨大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以及网络资讯,互联网游戏,无论是游戏还是娱乐资讯,对于还未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小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三是,小学生的阅读内容单一,阅读形式单一,从而让学生无法形成持续阅读的动力与能力。总而言之,影响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何种原因,都并非不能克服的,而是需要老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的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仅需要理论,更需要策略和方法。首先,需要对学生阅读兴趣进行激发,在阅读兴趣的培养上,可以从阅读内容上着手。对于多数小学生来说,并非天生不爱阅读,而是由于一些阅读内容与学生的喜好不匹配,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阅读的重要性认知还不足,也并非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从文学品味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些高深的经典名著的话,往往会由于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影响小学生的兴趣。所以,首先要启发小学生的兴趣,在兴趣基础之上,再培养阅读习惯。那么,在内容的选择上,就可以突出多样性。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选择,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识字能力还有待提升,如果是纯文字版的阅读内容的话,显然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匹配的,同时也起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的。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些轻松有趣的绘本内容,动漫内容,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绘本内容图文丰富,动漫内容与小学生所接触到的影音娱乐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些内容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能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这就十分有利于阅读活动的持续,并产生相关的阅读效果,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兴趣是培养习惯的重要前提。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意愿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除了从兴趣激发上着手之外,还要通过氛围的营造,来让学生能够进行沉浸式阅读。在氛围的营造上,课堂内可以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模式,除了默读之外,朗读也是阅读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提升学生参与朗读的意愿,更好地体会朗读的魅力,可以开展分角色朗读活动,或是情感朗读活动,在文本中融入情感,才能使得朗读更富感染力,这也是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那么,就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感情氛围,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是可以通过老师的范读来让学生把握情感,比如,利用语气的轻重、停顿的长短、语调的高低来将朗读内容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了解朗读中情感融入的方法;二是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音乐、画面等来营造感悟氛围,让学生体会情感,比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的朗读中,就可以利用相关的影视资源,音乐资源等来营造肃穆、悲伤的情感氛围,老师再用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表达情感,掌握朗读技巧,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情感朗读活动的开展,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拓宽阅读范围与路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夯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路径。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阅读资源的选择,阅读形式的创新之外,还要不断的扩大阅读范围与路径。尤其要注重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比如,利用一些软件进行多样化阅读,在线阅读的形式更新颖,使得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很好地突破了传统阅读模式下的单调性,全新的形式来展现语文阅读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利用软件对小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保存,形成积累,并且还可以让小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进行成果展示,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信心。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要结合当下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对阅读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精心的组织,更好的突出语文学科的全面性、趣味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杨新焕.论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20(19):125-125.

[2]刘娅.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挑战与路径[J].新课程·中旬,2021(06):188-188.

[3]王素兰.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现状与对策 [J].语文课内外,2021(11):0053-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