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

任晗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口腔医院  山东 烟台 2641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口腔正畸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抽选60例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为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12月,进行单盲法分组,试验组(30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常规组(30例)进行直丝弓固定矫治,对比矫治效果。结果 试验组有96.67%的口腔正畸优良率,常规组仅有80.00%,呈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低于常规组,语言功能、美观度、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中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而且美观度高,还能提高牙周健康度、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值得普及推广。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口腔正畸;直丝弓固定

在口腔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就是牙齿错位、牙列不齐,不仅会影响美观度,还会影响口腔健康[1]。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中以口腔正畸治疗为主,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固定矫治器,但是在矫治期间进食过程食物残渣容易附着,不容易清洁,如果未能正确的操作还会给口腔黏膜带来损伤,降低正畸效果[2]。在口腔技术以及材料不断发展中,出现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的矫治器相比较,不仅效果好,而且舒适度高、美观度高、操作便捷,患者可以随时取下、佩戴,也不用担心矫治器上附着食物,有利于牙齿清洁,保护牙周健康[3]。本院为了给普及推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理论支持进行了对比研究,现象详情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在60例患者中展开,均是2021年1月至12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根据单盲法划分到2组中,每组30例。试验组年龄段13-35岁,均值(23.75±1.38)岁,女患和男患比例13:17,疾病类型:2例牙列稀疏、17例牙列拥挤、4例上牙列前突、7例前牙反合;常规组年龄段12-34岁,均值(23.51±1.29)岁,女患和男患比例14:16,疾病类型:3例牙列稀疏、14例牙列拥挤、5例上牙列前突、8例前牙反合。以上患者数据组间无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试验组):通过硅胶模了解上下牙列状况、咬合关系,并进行颅骨侧位X片摄片,对口腔实际状况做评估,结合患者需求设计制作矫治器。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矫治附件粘接,结束后告知患者每天至少佩戴22小时矫治器,在刷牙、进餐时可取下,并自行准备咬胶;每两周到医院更换一次矫治器,连续更换四次后可以将间隔时间调整为2个月。

1.2.2 直丝弓固定矫正器治疗(常规组):进行口腔内牙齿X线摄片,确定牙齿状况,再制定矫治方案。金属托槽粘接在患者上牙和下压相相对应的位置,使用直丝弓在各托槽间给予合适的反向作用力,固定后彻底清洁口腔。告知患者直丝弓更换时间,前期使用钛镍合金直丝弓,更换原则为先圆后方、先细后粗,后期阶段使用不锈钢直丝弓。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估两组患者的口腔正畸效果,①牙齿排列、覆盖关系、牙列错颌畸形等均无显著改善,或是更加严重,并存在较差的咀嚼功能,则为差;②牙齿排列基本整齐,错颌畸形显著改善,接近正常的覆盖关系,轻度影响咀嚼,则为良;③牙齿排列整齐、覆盖关系正常、无错颌畸形,无咀嚼障碍,则为优。

1.3.2 评估两组患者牙周健康情况,①菌斑指数判断标准:3级:龈缘或龈沟和邻接处存在大量软垢,2级:龈缘或邻接处存在一定量菌斑,1级:龈缘牙面视诊无菌斑、但可用探针刮下牙菌斑,0级:龈缘无菌斑。②龈沟出血指数判断标准:4-5级:探诊自动出血或溢出龈沟,牙龈肿胀明显,颜色改变,存在中度以上炎症,时有溃疡;2-3级:探诊可见点状出血,无牙龈血肿或肿胀,但颜色改变,存在轻度炎症;0-1级:探诊龈沟无出血,龈乳头和龈缘健康。③牙龈指数判断标准:3级:有自动出血倾向,牙龈溃疡或红肿明显,重度牙龈炎症;2级:探诊出血,牙龈水肿、泛红,中度牙龈炎症;1级:探诊无出血,轻微的牙龈颜色改变,轻度牙龈炎症;0级:牙龈健康。

1.3.3 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美观度、咀嚼能力,每一项的评分都在0-10分之间,结果与评分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软件整理,计数和计量资料用x²和t检验,用率(%)和(±s)描述,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对比各组患者口腔正畸效果

试验组患者口腔正畸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各组患者口腔正畸效果(n,%)

分组

例数

优良率

试验组

30

1(3.33)

17(56.67)

12(40.00)

29(96.67)

常规组

30

6(20.00)

16(53.33)

8(26.67)

24(80.00)

4.043

P

0.044

2.2 对比各组患者的牙周健康情况

试验组患者牙周健康各项指标级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各组患者的牙周健康情况(±s,级)

分组

例数

菌斑指数

龈沟出血指数

牙龈指数

试验组

30

0.95±0.12

0.61±0.12

0.64±0.08

常规组

30

1.03±0.15

0.74±0.15

0.73±0.14

t

2.281

3.707

3.057

P

0.026

0.001

0.003

2.3 对比各组患者语言功能、美观度、咀嚼功能评分

试验组患者语言功能、美观度、咀嚼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各组患者语言功能、美观度、咀嚼功能评分(±s,份)

分组

例数

语言功能评分

美观度评分

咀嚼功能评分

试验组

30

8.76±0.64

9.26±0.17

8.33±0.54

常规组

30

6.48±0.61

7.52±0.28

6.65±0.59

t

14.125

29.094

11.505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如果牙齿、面部骨骼等出现发育畸形,就会造成口腔畸形,影响口颌功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咀嚼障碍、吐字发音不良,情况严重者甚至发生口腔组织病变、呼吸功能障碍等严重情况[4]。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外貌美观度,由于口腔畸形可对外貌产生不良影响,部分患者还会由此出现心理问题,变得自卑、抑郁等,因此要积极的进行口腔正畸。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一项全新的口腔正畸技术,比传统的有托槽矫正器佩戴时更加舒适,还有着更高的美观度,也携带方便,所以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并受到认可[5]。此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口腔正畸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语言功能、美观度、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与传统的有托槽直丝弓固定矫治相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多方面有着优越性。经过分析,主要是因为:①透明牙托材质平滑,接触到牙齿、上下唇组织后不会有异物感,患者有着较高的适用度。②省去了托槽粘接环节,不会损伤牙齿表面,还可以通过透明牙托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到牙齿表面,再利用材料自身的作用让畸形牙齿得到矫正[6]。③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为透明色,佩戴后几乎不会对整体美观度产生影响。④无托槽隐形矫正更加精准,患者在开始正畸前就可以看到最终达到的效果,有助于建立信心,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⑤有托槽矫正器在摘脱和更换时需要用到特殊的工具、制剂,但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用任何工具可以自行摘脱,患者只需要在进餐时取下,防止缝隙中进入食物残渣[7]。另外,矫正器摘脱后可以清洁,防止蓄积病菌,保证口腔安全。

综上所述,在口腔正畸中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而且美观度高,还能提高牙周健康度、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值得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庆, 张丽红, 刘海霞.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牙周和口腔功能指标的比较[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 21(2):206-211.

[2]黄红青, 曲彬彬, 彭杰. 颊侧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及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处方药, 2022, 20(4):175-177.

[3]吴建书, 许东亮, 汤俊岭.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常规唇侧固定矫治器在牙周炎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医刊, 2021, 48(11):61-64.

[4]于佳莹, 战德松, 王敬人,等.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修复治疗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11):665-669.

[5]何帆.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1, 44(S01):25-26.

[6]张芳, 何正权.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及对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21, 27(24):156-157.

[7]汪丽, 胡龙鑫, 王如艳.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推磨牙向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21, 19(24):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