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规体检”驱动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以“合规体检”驱动安全管理

陈静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天津300110

摘要:随着国家电力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行业的标准化管理程度呈现趋高态势,电力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各种隐藏的风险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在电力供应安全合规方面的法律风险尤为突出。如何识别供电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建立有效地安全合规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城西分公司以“合规体检”形式为工作抓手,找出制约安全管理的“发热点”“出血点”,主动将风险防范机制向业务部门延伸,巩固以往安全方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内控体系建设的成果,将法律的外部规制转向为企业内部自我管理进行预防法律风险的内部规制。

关键词:安全,合规,合规体检

一、安全合规管理概述

2018年中兴通讯事件出现后,我国先后颁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 试行) 》和《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等法规,对中央企业和境外经营的企业提出合规要求。《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 试行) 》中规定“合规管理”是指以有效防控合规风险为目的,以企业和员工经营管理行为为对象,开展包括制度制定、风险识别、合规审查、风险应对、责任追究、考核评价、合规培训等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电力企业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和问题,全年安全事故不断频发,非计划停电、电网设备触电、坍塌、淹溺等事故时常出现,不仅危害财产和生命安全,引起社会恐慌,而且可能导致电力企业被追究法律责任、受到相关处罚、丧失商业信誉以及造成经济损失等危害。电力企业的安全合规管理应当明确是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安全展开的管理活动,其应当符合合规管理的全部含义,并因具体于“安全”领域而有更为细致的体系构建。

二、安全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合规管理体系是支持合规活动的框架。通过合规管理体系,电力企业可以长期和可持续地监管企业内部的经营和运作,并提供持续改进的方案,从而实现预防法律风险的目的。

1、建立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安全合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防范管理运营中的安全风险,旨在通过建立合规流程,展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和加强整体安全文化,保障企业持续健康持续发展。电力企业应当以规避安全风险为目标建立系统而完善的合规体系。如果在此项问题上产生不同的诉求,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运作权力,那么安全合规管理体系注定是无效的。

2、明确角色和职责

安全合规管理应当辐射电力企业经营的各个流程以及全部的企业员工,特别是强化领导安全合规意识。安全合规管理毕竟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只有企业领导具备足够的安全合规理念思维,才能带动整个企业实现安全经营。如果合规管理仅仅是为了满足政策需要,流于形式,那么将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意义。因而,强化领导合规意识,切实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建立一种领导带头、各层员工身体力行的安全合规管理,才能真正地做到重视安全生产与供电,预防安全事故的作用。

3、提供足够的人员和资源

合规管理体系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企业建设规划。越是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越是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最初,可能仅是由几名员工负责监督安全生产、操作以及维护等日常工作,以满足电力企业对于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以及企业内部标准的执行。但是随着合规管理体系从操作层领域向管理层领域延伸,已经不仅仅是单个部门、个别人员的工作,制作安全合规规则、监督合规运行、建立合规清单、合规日历或跟踪系统以及各个部门的安全沟通等都需要配备足够足够的人员和资源,以实现企业内部合规的正常运转。

三、建立安全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1、制定书面的安全合规管理政策

建立有效的安全合规管理并非易事,企业可能需要创建数十个计划、流程和系统来满足合规性要求,从预防、监测再到纠正任何合规性问题或者违规行为,需要让每个员工对合规管理达成共识。以开会、颁布临时性文件等方式下达合规管理,容易造成覆盖面低、执行方案不协调、标准多样化的问题。安全合规管理应当面向企业全部员工,以书面形式制定并统一执行。它应该得到最高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并在预期实施该安全合规管理的人员的参与下制定,符合当前法律法规要求,承认并反映企业内在文化和政策。

2、创建监督和审查程序

监督和审查程序是建立安全合规管理的关键一环。普遍来说,自觉性无法成为执行力的动力。只有创建监督和审查程序,建立监控和审计系统,才能确保电力企业安全合规的执行力并发挥最大作用。为了衡量企业安全合规管理的有效性并确定风险,电力企业应当建立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和审查系统,不仅监控员工的合规情况,还应当包括定期的政策审查和更新。永不变更的政策最终会是僵硬无效的,电力企业应当随时监督员工执行安全合规的状况,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政策审查,通过监督和审查识别漏洞或违规行为,并采取及时、一致的措施来纠正问题。电力企业只有传达出更改和创新理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长久的进步和发展。

3、提供员工培训和研讨

安全合规管理仅在管理层面流转无法实现最终目的。电力企业各级员工都是安全合规管理的实施者,需要对安全合规管理的内容、程序以及标准有一定的了解,并应当熟练掌握安全合规如何应用于日常工作之中。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培训计划,例如每年进修合规课程、开展合规讲座、组织合规知识竞赛等,清楚地向员工传达企业关于安全合规的管理要求。此外,通过定期开展各个部门交叉式面对面的研讨会,探讨关于执行企业安全合规的案例,交流合规心得体会,以此促进企业安全合规文化的发展。

4、建立双向沟通

完善的安全合规管理制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的实践和不断的修改后才能实现。然而,电力企业一般分支众多、体系庞大、人员复杂,管理层有时很难发现合规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因此建立与企业员工清晰、开放和一致的双向沟通十分重要。企业员工作为实施合规管理的一线人员,可以对企业合规是否存在执行困难、是否有执行效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问题向企业高管发表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违反安全合规管理的人员进行举报。电力企业应当建言纳策,鼓励企业员工及时主动和企业进行沟通,设置匿名举报渠道,严厉打击企业不合规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将安全合规管理彻底落地生根,融合于企业全部的生产生活之中。

5、实施问责制

没有责任机制的制度缺乏威慑力。安全合规管理要求积极和一致地执行明确的合规政策和准则,不遵守合规要求的员工可能导致电力企业遭受合规风险。如果对于此类行为没有任何惩罚性措施,那么合规机制毫无用处。问责制是保障安全合规管理的重要制度。对于未造成严重影响的员工,电力企业可以进行内部的通报批评、罚款、扣除绩效等,因不合规行为导致电力企业受到民事或刑事追责,降低社会声誉以及产生经济纠纷等不利后果的,企业可以对其实行降薪、降职、开除等处分,并保留追回损失的索赔权。同时,电力企业应当确定各个级别、各个部门的总负责人,对于所管辖员工的违规行为有失察、隐匿、引导或帮助行为的,同样应当承担相应的处罚。

结论:行百里者半九十,电力行业的安全隐患属于关乎社会财产和安全的重要大事,建立有效而完善的安全合规管理制度任重而道远,只有一步步累积经验,借鉴成功企业的安全合规经验,在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的原则下不断调整内部合规政策,最终可以打造“法律、合规、风控、内控、制度”五位一体的合规管理,全方面推进电力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