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劳动教育的形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双减”政策下劳动教育的形式探究

张绘标  ,林义芳

蕉华田家炳小学,广东 梅州  514150

摘要:目前阶段,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是在坚持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劳动技能指导以及劳动实践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结合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共同完成劳动教育的工作。劳动教育要给学生带来充满活力的劳动环境,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中所蕴含的品质之美。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德育及思想教育也是重点,劳动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个人素养的有效渠道。

关键词:“双减”政策;劳动教育;形式

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所以在日常教育环节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对中、小学生而言,劳动教育能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程度,能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高尚。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教育或家庭劳动,能落实我国劳动教育目标,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后续的社会发展道路奠定基础。劳动教育是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教师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响应国家教育政策的表现。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动手实践是劳动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亲自动手,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劳动环节。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单纯采取口头讲述的方式,应该鼓励学生动手,真正参与劳动教育环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展劳动教育环节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前事先准备好本节课将会运用到的实践材料,然后在课上进行示范讲解,之后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反复练习劳动技巧。在进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以及想法,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通过亲自动手,能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亲自动手的乐趣,还能体会到劳动学习的意义。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相关安全知识,告诉学生当危险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或急救他人。劳动教育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摆在第一位的,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避免意外的发生。劳动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帮助学生更快速地完成自身的劳动教育任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在熟悉的氛围下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学习的重要性,只有真正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才能珍惜现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2、加强实践活动设计

在当前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颇为繁重,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课堂学习和课后的作业中,缺少团队性质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应多设计合作课程,让学生学会与他人配合,提升劳动效率。并且完成劳动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劳动意识也在逐渐形成,可以有效地实现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强化团队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价值,这也是德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提升劳动技能,也要建立合作意识。举例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进行劳动,如帮助孤寡老人给菜园的菜苗浇水、给老人打扫卫生,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利用小组分配的方式来完成劳动任务,如有些男孩子身体强壮,可以负责搬运一些劳动工具,或者打水等重体力活,而女孩子心思比较细腻,可以负责扫地、擦玻璃或者栽树苗,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劳动任务,避免有一些学生虽然参与到集体劳动活动中,但是并没有融入其中,而是找个机会“开小差”,或者偷懒,造成集体劳动活动的教学效果下降。学生个体应有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才华的一片天地,班主任适时地设置一些活动,开展竞赛,便可提供这样一片天地。开展活动要有宽松、愉快的思维环境,没有压抑感,使学生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情感,人人都能表现。设置竞赛,要使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使学生产生“急中生智”的收益,产生最富创造性的见解。通过这种集体活动式的劳动教育,能够给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实践理解劳动的价值。同时结合劳动任务的设定,帮助小学生发现生活中很多宝贵的道理,如浇菜地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含义。同时这种教育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一定的社交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巧,找到提高劳动效率、高效完成劳动任务的路径,提升对自身素质的判断。

3、结合微课课件传授学生劳动技术

微课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形式,其教学方法主要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开展视频教学,视频的时间通常会控制在8~15分钟,学生在观看视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高效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内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其注意力也更集中,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以保障,同时学生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微课教学可以与教学资源拓展相结合,帮助学生换一下头脑,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事物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更真实地向学生展示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教材中所描写的各种知识内容,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微课资源丰富多彩,但也需要教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不要过于生硬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的分析,要有凭有据、科学、合理地开发一些互联网技术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举例来说,在编织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技术带给学生一个手工的场景,让学生看到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好奇心,教师就是要用这种好奇心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完成编织任务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选择的网络资源设计互动活动。如在编织教学前导入影像素材,让学生观看以后自主思考,然后到讲台上,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工艺品,或者自己家里的工艺品。接着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按照微课进行尝试。学生看到微课影像以后,已经对工艺品的样式、分类和制作流程有了简单的认识,接着可以在微课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在一旁利用微课技术的录像功能做好标注,等学生编织完毕后,根据录像的过程,教师再给学生作出细节指导,这就是微课技术带来的新型的教学策略,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也是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黄金阶段,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这一关键阶段,结合教育实际,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在进行劳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立德树人以及生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生涯奠定基础。通过劳动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理念,让学生能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英仁.小学劳动教育教学探究[J].读写算,2022,(18):31-33.

[2]常秀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18):18-19.

[3]陈自萍,卢凤玲.培养小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17):80-81.

[4]杨志高.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2,(12):24-26+38.

[5]幸江林.课程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2.

[6]刘祥欣.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结合路径探讨[J].读写算,2022,(1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