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盛宴,流潜的素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读写任务设计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3

流动的盛宴,流潜的素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读写任务设计与实践

王聪

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 318015

摘要: 阅读与写作是培养语言能力,养成语文素养的重要语言实践活动。长期以来,阅读写作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痛点。创新设计的读写任务,通过流动的读写材料,提供学生丰富而真实的语言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实践的积极性,激发活力,开展由浅入深的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使得令学生望而却步的阅读与写作变得可亲可近可进步,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认真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 流动材料  读写任务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阅读与写作作为鉴赏与表达的重要语言实践,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痛点。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之痛常在于缺少时间或缺乏兴趣以及难以深入;作文之痛则多在于积累少、思辨弱与表达差。基于此,此两项活动,学生往往闻之色变,避之不及。因此,创新读写任务设计必须考虑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没有阅读的输入、积累、感悟、内化,就难以提升思维也无法做出恰当的表达,写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此项任务设计将读写结合一体,以自编读写材料为载体,每班、每周三份材料,分三组进行流动阅读,打造“流动的盛宴”,在任务实践中积累语言素材,提升思维品质,并以弹幕式写作进行即时互动的表达与交流。

一、好宴须好菜

(一)菜品精挑:材料内容的创新选择——时代性+多元化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在阅读材料的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当下的社会情境与学生的成长情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此项读写任务材料主要涉及以下五大主题:

  1. 新闻时事

了解重要新闻,关注精彩时评。材料在呈现新闻事件的同时,提供多个视角、多种声音的文字。

如:《他让她死,她让他生 》——陕西活埋母亲事件

   《“钟美美”与“正能量”》——钟美美下架视频事件

   《挥手自兹去,告别“钢琴诗人”》——傅聪去世

  1. 社会热点

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热点之所以热,是因为现象火爆,众说纷纭,利弊交杂,

如何看热点而不眼热闹热,需要观察、思考、辨析,带着理性思辨与时代共振。

如:《直播“已死”,带货“重生”》——直播带货现象

   《从素人到网红》——网红现象

   《凡尔赛文学》——“凡尔赛”现象

  1. 名人专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作为一时代的名人,多有值得学习与挖掘之处。传

奇的人生,励志的经历,优秀的作品,增长见识积累素材的同时,也是精神的熏陶。此处关注名人多集中在当代,让学生看见我们所处时代真正的明星。

如:《掬水月在手: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美、真诚与善良:怀念张梅溪》

《燃灯者:时代楷模张桂梅》

  1. 节日专题

以节日为主题,精选编辑同主题阅读材料,介绍节日渊源,分享不同作家不同文体的节

日主题作品(诗、词、文、画等),也有相关话题的探讨。

如:《岁月带不走的女神》——三八节“民国终身未嫁的女神”专题

《当你老了》——520“作家们的爱情”专题

《一个女人的史诗》——母亲节专题

  1. 兴趣乐点

了解、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关注青春视角,在他们的热爱中也有着知识与成长,一起快乐读写。

  《电竞少年,青春不死》——电竞话题

《漫威的不完美英雄》——超级英雄话题

《至尊披萨:必胜客》——美食话题

    多元丰富、紧贴时代的读写材料弥补了学生在校期间信息相对封闭的缺憾,保持了对时代与社会情境的参与感。在文字中看见社会、看见艺术、看见人情、看见争鸣思辨、看见真善美,在积累与思考中,得到美的熏陶,渐化为自身素养。在任务的实践中,学生最初只是“等菜吃”,来什么看什么;渐渐开始“催上菜”,急着要看;再后来要“点菜吃”,自主参与材料的选题。从接受者到参与者,渐渐成为任务的自主实践者。

(二)菜式精彩:材料编排的创新设计——自媒体风格

传统的阅读往往是纯文字阅读或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阅读。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多屏的富媒体时代,差不多可以算是“数字化原住民”了。他们已习惯于多种媒介同时呈现在一个页面上,对于传统文字印刷的文本,反而无法快速地进入文本,感受阅读的快乐。新课标中就设计了跨媒介阅读的学习内容。因此,本次读写任务材料的编排设计,就参照了自媒体文章的形式。

自媒体文章的很有特点,值得本次任务中借鉴的有以下几点:

(1)生动的语言表达

对于一起相同事件的表达,相对于纸质官媒,公众号平台上的文章往往更生动。从标

题开始,其措辞就更自由,表达更普泛化,而其他一些优秀的自媒体文章则可以十分独特有趣,它们给看官们留下了各自鲜明的个性印象。

(2)丰富的阅读元素

自媒体文章打破了文字为王的写作样式,实现跨媒介的融合,在文字之外,可以有图片、

符号、视频、音频等等多种阅读元素,且极为丰富。尤其以图片为例,有静图有动图,有纯图片有自制图文结合图片,有海量的表情包等等。丰富的配图不仅带来了视觉的愉悦,图片本身已成为阅读对象,其传达的内涵并不亚于文字,在某些情境中,甚至比文字更甚。多元阅读元素带来的视听感官冲击与享受,使得阅读突破边界,进入了新的时代。

(3)个性的排版设计

自媒体文章往往在排版上独具一格。传统的文章排版,往往凸显文字的地位,配图少或

小;文字字符、段落间距小,文字看上去较密集。而自媒体文章排版在图文比例的设计上按需分配,并不唯文是重,更侧重阅读的吸引力与舒适度。

基于此,本次读写任务的材料在采集编写的时候仿照了自媒体的文章样式。在内容选择上,相同事件或话题素材,综合比较多家自媒体文章,筛选整合后成文。在阅读元素上,因文而异,使用多样阅读元素,因为视频、音频无法打印,文字之外,使用最多的是各类图片与符号。在设计排版上,侧重考虑阅读兴趣与舒适度,按照实际需要而行,并不因节省纸张上而过分纠结。确定内容排版后,A3纸双面打印,按照书籍格式中缝装订成册。材料字数一般控制在装订后A4大小8—12页,以便将阅读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二、盛宴在流动

读写任务的创新设计更主要地体现在整个任务的操作实践上,主要分解为:

任务一:流动阅读

读写材料成册后,每班分三组,各组一份,流动阅读。材料每周更新三期。设专人负责材料的流动管理与收发。

任务二:创意写作

1.弹幕式评写

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有感而发就即时评写,随读随写如同看视频实时发送弹幕。

2.多选择评写

读写材料的创新排版设计,在阅读上带来新体验之外,也为写作带来了新的尝试,在读写任务中,写作的对象选择就变得丰富多样:

a.对材料文字的评写

b.对配图元素(图、表、数据、表情包等)的评写

c.对评论的评论

因材料流动阅读且随读随评,后轮到阅读的同学,在阅读时不但阅读了材料原文,同时会阅读到前面同学在上面的评论写作。这时候,后读的同学还可以针对上面的评论语言跟进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态度,可赞可怼,形成互动。

3.多形式书写

写作不拘字数,不拘形式,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是眉批、旁批、夹批,可以手动弹幕覆盖,可以圈点勾画,可以自制表情包,可以简笔画,可以中英文、火星文,可留名可匿名可网名;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道德底线),想写多少就写多少。总之,门槛很低,花样很多。

任务三:评选“神评论”

任务一和任务二同时进行,各小组负责人在小组流动读写任务完成后,组织组内成员讨论,评选出本期本组最佳评论。评出后三组汇总,通过教室多媒体设备反馈给全班同学,一起口头评选本期最佳评论,最佳者获称“神评论”。

创新设计的读写任务实施十分愉快,低门槛、多形式、多元素的写作方式消解了对严肃、长篇写作的恐惧与敌意,带来了极高的参与度。简简单单的“+1”“+10086”等数字符号的表态不但使得任务完成轻松化,而且带来任务参与的成就感,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大量的创意评论在各期出现,手写的弹幕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如“凡尔赛文学”“贾浅浅诗歌”专题就出现了许多“凡尔赛”体、“回车键”体的模仿与调侃;“小学生缪可馨之死”事件引发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质疑与思考;“小镇做题家”深得学生共鸣,同时反观自身的教育轨迹与未来规划……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滚动式评论写作,这个任务设计使得读写任务突破单人模式,形成集体互动,引发创作与再创作的高潮,充分实现了表达与交流的目的。读写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话题具有开放性,这就有了思辨的可能。在流动阅读与滚动写作中,小组成员之间不同的观点立场往往出现各自的拥趸。最后的“神评论”评选环节也常常引发争议,甚至因为有同学不满意常有人凭借长篇大论而“封神”引发出“神评论‘神’在何处?”的讨论,并最终得出“‘神’必得其精髓,一字亦可封神”的结论,令人惊喜。在这样的或赞、或怼、或质疑的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参与者充分地交流与表达,发展了思辨的能力,提升了思维的品质。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三、开源流更远

创新流动的读写任务实践带来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

1.读写碎片化

读写一体的创新任务实践中,思维火花的碰撞与品质的提升是看得见的,但能够出金句、得精髓的毕竟不是大多数。冷静来看,这场高参与度的读写盛宴中,热闹之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与写作是碎片化、浅表化的,因此,任务实践仅停留于此,是不够深入的。

2.说理不讲理

所谓“说理不讲理”,是指在滚动写作中不同立场的观点发生碰撞之时,常会出现不合逻辑的说理。比如为了怼而怼,不讲道理地狡辩,有“杠精”之嫌。此类语言虽然表面看似巧妙,实则哗众取宠,易误导他人,不可取。对此,还需要进一步对说理进行指导与规范。

针对上述问题,对读写任务设计了补充与延伸。

延伸任务一:课前辩论与一周作文

如何使读写由浅入深?读写材料中经常出现思辨类话题,滚动写作的空间有限,片段式评论语言往往浅尝辄止。这时可以利用语文课堂,课前拨一些时间就某话题进行自由辩论。辩题来自读写材料,辩论时间提前通知以便充分酝酿,深入探讨。以“傅聪去世”新闻事件为例。傅聪先生为人熟知要归功于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此书被作为中国的教育经典,入选初中生必读书目。傅聪先生去世的这期读写材料中,提到傅聪先生曾对朋友言“你们千万不要把《傅雷家书》当做教育圣经,这是很危险的”。家书的真正收信人说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于是就引发了思考讨论,比如“傅聪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中国父母比孩子更喜欢读《傅雷家书》?”等等。以此为引子,开展了一场“不被孩子认可的父母是不是好父母”的课前辩论。此类辩论未必每次都要有赢家,关键在于过程之中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思考与充分畅快地表达。辩论之后,就可以以此为话题布置当周的作文作业,自由选择立场,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这样既避免了写作无话可说,又弥补了片段式评论写作无法展开的缺陷。

延伸任务二:《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整本书阅读

徐贲先生的《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是为青年读者学习公共说理而写的启蒙读物,介绍了关于说理的理论与方法。我们花费了一个学期加一个寒假的时间师生共读,了解逻辑的概念,学习说理的方法与意义,并在学习中质疑,在质疑中再学习,先后举办了两次读书会,最终完成整本书阅读。在此过程中,读写材料的创新任务同步进行,与整本书阅读互为例证参考,使学生能更好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让思维的发展走向纵深。在其中一期读书会中,学生从梳理书本内容到发现评点书中金句,用书中的理论评析流动材料中的事例,或挖掘书中的矛盾处,以徐贲之矛攻徐贲之盾,充满了思辨与表达的乐趣。最后,一学生以对书中名句“说理是摊开的手掌”的质疑做结,认为“摊开的手掌也可以打你一巴掌”,获评当期金句,获得满堂喝彩。

流动的盛宴,流动的不止是看得见的“盛宴”,更是勃发的兴趣与思维。创新设计的读写任务,提供了学生丰富而真实的语言情境,调动了学生自主实践的积极性,开展了由浅入深的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并进行了充分地表达与交流,使得令学生望而却步的阅读与写作变得可亲可近可进步,为提升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做了努力地尝试与探索。

参考书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