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张少田

徐水区张丰学校   河北  保定  072550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受到正确的引导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学生的终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初中阶段的所有学科中,道德与法治科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并对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较为守旧

随着新课改教学标准的有序实施,国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观念提出新型要求,需要教师创新应试教育观念,将学生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学习现状设计分层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经过调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仍旧习惯采用传统教学观念组织教学,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经常按照课时教学任务和教学经验进行,没有站在学生角度分析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影响着后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知识点较多,每个课时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识记,这种学习要求导致部分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以口述形式给学生讲解相关理论含义,并要求学生在听课中勾画重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背诵,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很少为学生设置其他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沉闷,部分学生在听课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3)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近几年来,国家倡导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指导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点探索学习中来。但是,现如今部分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侧重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没有结合教学知识点为学生设计实践任务,导致学生无法切实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自身学习带来的积极作用,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

纵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可以发现,其中超过80%的知识点来源于现实生活,需要学生将相关知识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然而部分教师在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没有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侧重课时教学进度,虽然这种形式能够保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但是不利于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弱化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价值。

(5)教学角色缺乏创新

以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都是由教师给学生传授教学知识,整个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节奏都由教师控制,导致学生在听课中只能机械地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近些年来,国家制定了新课改教学标准,要求教师积极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角色,但是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仍旧缺乏角色创新,没有将讲课时间和学习任务转让给学生,阻碍了新课改教学有序落实。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回归课堂生活本真,拓展素养培育途径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基于这一特性,教师必须要提高对学生实践体验的重视程度。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道德、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时,要注意培养目标、组织和计划。学生只有通过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思考、观察、参与,才能将教材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工作不应当局限于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加,而实践活动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除此之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合理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也能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高自身的知识掌握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能力。

2.2科学设定学习目标,明确素养培育方向

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这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还确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保证教学目标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避免教学工作的开展出现方向性偏差。

2.3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的落实开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教师合理地选择了教学方式,可以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最大的改善。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教学环境,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前准备工作中,结合教材内容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视频以及音频内容,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为学生播放,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2.4明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积极改变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状况,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做出创新改进,那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常是由教师将教材知识进行传授,教师通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自身对道德与法治课本知识的理解讲述给学生,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背诵记忆,当知识讲解结束后,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讨论解决方式。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思考,因此,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习惰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不具备积极意义。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够转变教学观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点,并自主思考,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解决自身存在疑惑的问题,如果学生查阅资料后仍然存在疑惑,则可以将问题带到课堂学习中来,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再给予其详细的解答。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了锻炼提升。

2.5带入角色,强化德育感召

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同时,需要教师在各个环节中渗透情感熏陶,确保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拓展学生的认知层次,使学生受到德育感召。从宏观角度出发,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应当融合多种情感元素,使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冲破年龄的限制,实现自我进步,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提高集体凝聚力,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取长补短的良性循环,促使学生在价值观的塑形阶段形成少年强则国强的观念。

3结语

初中生正处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道德意识的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训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的正确价值观,使他们成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雪峰.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A2):133-135.

[2]邢鹏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究[J].学周刊,2022(01):76-77.

[3]贾洪波,曾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