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郁对鸡西煤炭工业的贡献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3

陈郁对鸡西煤炭工业的贡献探究

付云燕 ,韩敬瑜 ,刘丽萍

黑龙江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曾任煤炭部长、党的八大、九大、十大中央委员的陈郁同志于1947年到鸡西矿区,为恢复煤炭生产支援前线,他领导了鸡西煤炭工业的民主改革运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生产热潮,创办了东北煤矿工人政治学校等,不仅书写了鸡西支前的壮丽篇章,而且也为新中国现代式企业民主管理和建国后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陈郁;鸡西;煤炭工业;贡献

鸡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处于中国的边疆地带,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盈,尤以煤炭、石墨等资源最为出名。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东北职工总会主任的陈郁曾进驻鸡西矿区,在鸡西矿区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通过开展生产立功竞赛、倡导民主改革运动、重视职工教育、创办东北煤矿工人政治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在鸡西煤炭工业史上写就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掀起生产热潮,书写鸡西煤炭支前辉煌篇章

1947年,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为适应战局的转变支援解放战争,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为坚定不移地贯彻东北局决议,陈郁在进驻鸡西矿区一年多的时间里,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在对鸡西矿区进行民主改革的同时,提出“依靠劳苦大众,面向工农兵。放下电话机,离开事务所,干部齐协力,分工到各区。取得好成绩,开会在这里”[1]的口号,采取了多项措施,充分地发动了矿工生产的积极性,掀起了鸡西矿区热火朝天的生产热潮。

(一)保障群众基本生存需求

恢复煤炭生产的重点在发动群众,如何能够有效地发动群众呢?陈郁到达鸡西矿区之后,认为发动群众的第一件工作就是保障群众的基本生存需求。当时,鸡西矿区群众生活极为艰难,整个鸡西矿区满目疮痍,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解决人民的基本生存便成为恢复生产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群众的基本生存需求,陈郁从哈尔滨运来了一批苏联棉布开办被服厂,给衣不遮体的工人发棉衣;从省里调来一批粮食,使工人及其家属基本吃饱;又把砖瓦、木材分给工人修理房子[3]。通过采取保障群众基本生存需求的措施,使工人们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过上好日子,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翻身做主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从而更加坚定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也进一步激发了工人恢复生产煤炭支援前线的热情。

(二)领导群众开展生产立功竞赛

煤炭的生产供给不仅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更是关系到战局的进程。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东北军事工业生产和军事物资运输都急需用煤,鸡西是东北解放区第一个煤炭生产基地,为了保障前线和居民的生活所需,陈郁带领鸡西矿区开展了生产立功竞赛活动,强调了要服从战争、为战争服务,进一步动员生产劳军[1]的指示。在陈郁的带领下,鸡西矿区各矿展开了热火朝天的生产立功竞赛,从矿工到妇女,从老人到儿童,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集中生产,妇女儿童虽没有参与井下生产,但是他们装车、推车、烧水等支援前线,伤病员不顾伤痛积极参加劳动生产,各矿区甚至提出每月两天作为义务劳动日,仅1948年10月,为援助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工人斗争,鸡西矿区职工在义务劳动日共采煤11912吨,为矿区援助国统区工人斗争基金会捐款1.9亿元(东北币)[2]。在生产立功竞赛的号召下,1948年鸡西矿务局全年共生产煤炭205万吨,比1947年多生产煤炭113万吨[2]。正是由于陈郁牢固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群众信赖群众,为群众谋福利,才汇集起了群众大生产的磅礴伟力,大量煤炭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前线,不仅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书写鸡西煤炭支前的辉煌篇章。

倡导民主改革运动,积累新中国现代式企业民主管理的宝贵经验

现代式的企业民主管理是一种企业员工以主人的身份,对企业的经济、政治等各项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参与的制度和方式,与旧有的企业管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工人作为企业的主人翁,必然会为企业的未来出谋划策,为企业的发展积极作为,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也可以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但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中国企业中,工人能够翻身做企业的主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他们大多是被欺压压榨的对象,生活在社会底层,更谈不上拥有对企业的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参与的权利,但这一切在中国共产党来了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要追溯中国现代式企业民主管理的源头之一,顺着历史的脉络,我们可以发现早在1947年的东北煤炭企业中便开始试行对企业的民主管理,这既是响应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提出企业要实行管理民主化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初步探索和具体体现。

为进行企业的民主改革运动,实现工人的主人翁地位,以陈郁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驻鸡西煤矿后,着手了几项重大工作,逐步建立起了现代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一)领导工人展开反把头斗争,提高工人思想觉悟

把头制是封建式管理企业制度的残余,在20世纪的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严重束缚着工人的思想,是压迫剥削工人的主要源头。在经过广泛调研,充分了解到把头制的危害之后,打破把头制便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展开斗争,进而提高工人思想觉悟的关键环节。陈郁于1947年进驻鸡西煤矿后便深入群众,开展广泛调查研究,发现封建把头是压迫剥削工人的主要斗争对象,因此陈郁采取深入群众、个别谈、开诉苦会、宣传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等措施,领导工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把头斗争,在1947年7月7日召开了鸡西矿区首届劳动英雄大会,7月11日,召开了公审大会,公诉了国民党特务的反革命活动阴谋和罪行,对罪大恶极分子,当场公审处决[2]。反把头斗争的展开,一举摧毁了欺压压榨人民的汉奸把头和敌伪份子,煤矿工人前所未有的翻身做主人。此活动的展开,不仅有利于工人思想觉悟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改善矿工生活,提高矿工生产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推行鸡西矿区民主改革扫清了障碍。

(二)建立职工代表会议制和企业民主管理委员会,保障工人当家作主权利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人是国家的主人,是企业的主人,拥有对企业进行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这点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接受的东北煤矿企业中得以体现。实现工人民主管理企业的实践路径就是对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建立职工代表会议制和企业民主管理委员会。

在通过开展反把头斗争,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之后,陈郁及时引导工人阶级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和民主管理委员会,对企业实行了民主管理,如坑长任命制改为工人民主选举制,由工人根据民主选举坑长的条件选举具备历史清白、专业突出等条件的工人为坑长[3]。坑长民主选举制的实施,不仅一举打破了过去干部矿工严格区分的错误观念,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积极性,而且改革了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全新的管理体制与模式。

企业民主管理委员会由工人通过履行选举权选举成员构成,民主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企业的各项事务,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企业民主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使工人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及选举的干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不称职的干部或委员代表。在陈郁等人的积极推动下,企业民主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在鸡西广泛建立和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在中国共产党政权尚未建立的当时,发挥了地方政权的作用,保证了矿工的生产与生活。工人民主管理企业的实现,让一大批优秀的工人开始走上工作岗位,让曾经处于社会底层的工人翻身做了主人,让腐朽的管理制度一去不复返,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地位,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为恢复生产支援前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改革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探索新型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是衡量评价工人劳动价值的一种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血汗工资制,伪满时期煤矿的工资制度也是极为不合理的。井下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工作在第一线,其工资待遇竟然比井上工人的工资还低,直接参与生产的工人工资待遇比科室人员还低,这显然是极不合理,也无法提高井下工人和生产一线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陈郁在进行民主改革的同时,也对不合理的工资制度给予了改革。改革的重心为重视一线工人的工资待遇,因此在改革中,首先改革的是井下工人工资偏低的不合理现状,调整为井下比井上工人工资高,采掘工更高一些。其次,对采煤、掘进、支柱等工种,能计件或包工的改为计件或包工,实行按劳分配,鼓励多劳多得。不合理工资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为建国后我国新型工资制度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索。

三、重视职工教育,奠定建国后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

学习不仅是职工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职业技能,推动事业发展的需要。陈郁在鸡西矿区进行深入群众开展实际调查时,发现煤矿工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文盲占80%以上,这必然会给开展开展生产改革和提高机械化水平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为恢复煤炭生产,解决战事与后方所需,为提高煤炭生产效率,陈郁高度重视职工教育。

(一)组建东北工人学校文工团

为进一步丰富矿区职工的文化生活,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达到以文化人功效,陈郁将具备文化特长的职工组织起来,成立了东北工人学校文工团,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工人文工团。陈郁非常重视文工团建设,尤其是重视文工团成员的思想建设,注重从思想入手,提高成员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在他的带领下,当时文工团出演了《白毛女》、《矿山泪》《血泪仇》等剧目,尤其是《白毛女》一剧,对职工群众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1]。文工团活动的展开,对于深化矿山的民主改革运动,恢复煤炭生产,开展生产立功竞赛,支援前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创办东北煤矿工人政治学校

随着煤炭的恢复生产,煤炭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短缺的劣势愈发凸显,因而为提高煤炭生产效率,为解放战争及建国后煤炭行业的发展,培养煤矿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迫在眉睫。1947年5月,东北煤矿工人政治学校在恒山煤矿创立,袁溥之任校长

[2]。后该学校更名为东北工业部第二矿区职工政治学校,之后又改称鸡西煤矿工业学校。陈郁是这所学校的创办者,从学校的创建到领导班子的确定,从师资的选拔到学员的招收等各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学校从创建到1948年底,共培养了1000多名骨干,这些骨干力量构成了黑龙江省各矿区人才队伍的核心力量,对于开展民主改革运动,恢复和发展煤矿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陈郁的积极带领下,鸡西各矿区普遍建立了图书馆、职工子弟学校、识字班、职工夜校等,除教书认字外,还组织学员学习政治常识,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和技术水平。通过通过学习和教育,煤矿工人的素质大大提高。成立东北煤矿工人政治学校的经历也为建国后进一步深化培养煤炭行业人才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结语

在鸡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众多重要人物,陈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他在鸡西煤炭工业的工作时间虽然并不长,但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开展立功竞赛、倡导民主改革、重视职工教育等,不仅对鸡西煤炭工业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为建国后煤炭行业人才的培养做了有益探寻,积累新中国现代式企业民主管理的宝贵经验,推动中国现代式企业的民主管理进程。

参考文献:

[1]鸡西矿务局志编纂委员会.《鸡西矿务局志》(1906~1985上卷)(内部发行)[M],1990:183-206

[2]都兴方、郑国祥、薛盟主编《中共鸡西市历史纪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16-49

[3]李景祥主编.《鸡西革命老区工运史话》[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187-365

[4]周焱,王景泰,陈谦,谭秀珍.陈郁传[M].北京: 工人出版社,1985:100-210

[5]中共鸡西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鸡西历史简编》(1927-1949)(内部发行)[M],2011:169-186

[6]刘静丽,于 娜.《陈郁煤炭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04):66-71

[7]薛世孝,《陈郁与东北煤矿工人运动》[J],当代矿工. 1990,(06):24-25

[8]薛世孝,《陈郁与刘九学安全生产运动》[J],当代矿工. 2003,(03):53

[9]陈国泳,《陈郁—一个敢于和王明斗争的人》[J],党史天地. 2000,(07):18-22

作者简介:

1.付云燕(1983.01-),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黑龙江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2.韩敬瑜(1980.09-),男,汉族,黑龙江鸡西人,硕士,黑龙江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3.刘丽萍(1964.06-),女,汉族,黑龙江鸡西人,硕士,黑龙江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地域历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1.2020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鸡西煤炭工业史中的重要人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KYYWF-0564)阶段性成果;

2.2020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中国成立前后鸡西煤炭工业发展概况研究(1946-1956)”(项目编号:2020-KYYWF-0565)阶段性成果;

3.2021年度黑龙江工业学院教改项目“‘1133’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