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班级管理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班级管理实践

王雪莲

肇庆市第二中学  526040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的职责之一,其好坏直接关乎到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成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理论,制定了符合班级需要的合作小组,进行了小组角色安排,制定了小组评价制度。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使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推动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构建良好班集体。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班级管理   竞争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七年级第二学期,班级出现了一些情况,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同学态度高傲,不懂得尊重老师,在课堂上不跟着老师思路走,自顾自在课堂上做自己的练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学习效率低,且出现多科作业迟交、欠交,对于部分老师布置的自检、自己订正等这一类型的作业,完成的数量、质量也没有及时反馈。早上到校后,班级收作业速度拖沓,科代表经常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前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早读。劳动卫生方面,同学们表现得也非常不积极,课堂纪律也不时有讲小话、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整个班级的状态非常不理想,亟待改善。

反思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让班级学生对自己在班集体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推动全体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形成良好班集体。鉴于此,笔者在班级管理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也是借助于学校智慧课堂提出合作探究的小组构建模式,大胆的尝试运用“小组合作”竞争机制对七9学习小组进行班级管理。

二、相关理论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较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其实效显著,被认为是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总体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不仅适用于教学活动,同样可以运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尤其是适用于具有一定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初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及约束能力,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最终目标就是全面实现由班主任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小组成员之间发挥各自所长、一起齐心协力地去完成各项班级任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也有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这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让同学们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具体策略

(一)分层分组

科学合理组建小组是班级管理的第一步,利用合理、有效的组合,为之后小组合作的高效率发展打下基础,这对于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召集班委开个筹备会议,了解一下班干对分组建议及共同分析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思想及学习状态、平时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气质特征、兴趣特长及在校表现等。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因素,尽可能进行学习能力强弱搭配、行为表现好差搭配,以充分发挥组员之间互相影响、互相约束、相互激励的作用,防止出现学习效果过分悬殊的差异。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由班主任挑选4名品学兼优且班级威信高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的职务,这4名小组长通过抓阄的方式进行“招兵买马”。七9学习小组共44位同学,减去4位组长,剩下40位同学分成4组,每组共11人(含组长),依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将40名同学分成5个批次(A、B、C、D、E),其中A批次是全班各方面实力最强的8位,B批次8位同学学习能力及表现仅次于A批次,以此类推E批次8位同学是班级中无论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还是综合表现都是最薄弱。4位组长通过猜拳决定谁有优先权在A、B、C、D、E中5个批次首先抓阄分别依次招收2个名额,共计10名组员。

(二)组长培训

小组成员确定后,班主任就可以对每组组长进行培训学习,班主任对组长的培训,必须注重充分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组长可以不是学习最厉害的,但一定是威望最高的,之后班主任对组长进行针对性培训和指导,各组组长再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思想精髓贯彻到组员和课堂中去。

七9学习小组一共分为4个小组,每组11人,笔者并未对组里每个成员进行精细分工,而只是选出每个小组中的组长和副组长,给各小组长制定相应的权利和职责,我个人认为:分的越细,越不利于我查找责任人。在接下来实施合作学习和管理的运行过程中,组长必须把班级评价激励机制具体内容及明细、加减分处理办法了然于心。同时,还应当强调组长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合理、信服”。

(三)小组合作评价激励内容

小组及组长落实后,下一步就是建立起相关的班级管理制度进行评价激励。借助小组合作评价激励机制,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良性竞争,内容包括学习测练、课堂发言、纪律、卫生、作业、志愿服务及其他等方面,进行小组内同步加分和减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下表所示)

1625194425(1)

加分内容如:每月无迟到、无旷课等全勤的加5分;劳动积极、认真、负责,主动承担清洁任务受老师或劳卫委员表扬的,每次加2分;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参与课堂,每次加1分,被老师表扬并写于课堂记录本的每次加2分;好人好事或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类别进行加分,5分封顶。减分内容如:7:25,2:25后进教室扣5分,7:35,2:35后进教室扣10分,旷课每次扣15分。课堂上违反纪律,讲无关课堂的话或做其他小动作,被班干或老师记录在课堂本上,每次扣3分;没有交作业扣5分,迟交的每次扣3分。

(四)小组合作与竞争奖惩落实

为了避免4位小组长徇私舞弊,采取组长之间交叉管理各自负责的组员的加减分项,即第1组组长与第3小组组长交叉记录,第2小组与第4小组交叉管理。小组竞争机制中有个核心,“共患难,共荣辱”,举个例子,当一位同学违反了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没有打扫卫生,他会被扣分而拉低全组总分。而当一位同学为班级出力,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秀的成绩、巨大的进步,他也可以为此给自己的小组加分,例如好人好事,积极举手发言等。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患难与共的,惩罚一起承担,奖励一起分享。

四大组长汇总所有项目的得分结果,根据组员一周的纪律、生活、作业等方面的加减分,算出小组每个组员得分。每周五下午放学前,统计一次小组总分,总分第一名的小组全体组员可申请减免一科周末作业,总分第二、第三名的小组不惩罚也不奖励,但总分最后一名的小组,班主任则“赠送”适当的惩罚措施,如某科周末作业双倍处罚。

四、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成效

通过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实践探索,班级状态有了较大改观,小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劲头更足了,学习氛围也不错,在实施过程中,当小组同学发现有同学拖了全组的后腿时,他们不再是弃之不顾,为了全组的荣誉,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同学,以求共同提高,而拖后腿的同学也会感到来自同伴的压力,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小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小组成员间通力合作,同学间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从而也提升了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有效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为实现管理育人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现风. 初中班级管理中融入小组合作管理策略研究[J]. 求知导刊2020 (013):5-6.

[2]林胤志.小组合作模式管理初中班级的探索[J].中小学班主任,2020(0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