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初探[1]——以《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3

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初探[1]——以《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例

梁开莹

广州市第七中学

【摘  要】:情境教学作为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实践过程中因为传统课堂缺乏有效技术支撑导致常常受限。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助推剂,这为情境化教学高效性的实现提供了新契机那么,如何将智慧课堂情境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呢?本文以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例,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尝试构建新型情境教学模式。

【关键词】:智慧课堂;情境教学;初中历史

基于历史情境的教学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情境教学法也成为了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之一。但由于传统教学课堂信息技术的有限性和历史教材内容及材料的平面化,该教学方法的高效性常常难以真正落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融合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智慧课堂技术应运而生,这为情境化教学高效性的实现提供了新契机。那么,如何将智慧课堂与情境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呢?笔者通过梳理与智慧课堂、情境教学有关的研究内容,发现大部分研究所构建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模式都倾向于关注如何上好新授课,基本很少涉及复习课。故本文以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例,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尝试构建课型通用版的情境教学模式。

根据教材按时序线性编排的特点,笔者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以明清的阶段特征为线索,依据课标要求,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点:1、了解明清时期强化皇权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2、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方面的基本史实,初步理解其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影响;3、认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发展和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本文将从“再现历史:打造立体化史料情境——探究历史:创设主题式问题情境——感悟历史:注重生成性学习情境”三方面进行探究。

一、再现历史:打造立体化史料情境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自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也更加注重通过创设史料情境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于初中生而言,初中历史学习的史料主要源于教科书、教学图册和教师教材用书。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整合和运用史料时,受教材史料的繁杂性、平面化和课堂时间有限等因素限制,容易出现史料容量有限、角度单一、简单堆叠等问题。智慧课堂则可以通过其交互性、智能化的功能帮助我们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平台将已有的纸质教材史料、网络音视频和博物馆、纪念馆等网站链接按时间、空间等维度重组成立体化资源库,将其推送智慧课堂平台上在课前、课中打造立体化史料情境,使历史“活起来”。

课前,教师将准备好的立体化资源库和与资源库有关的课前任务推送到智慧课堂学生端,同时学生将根据教师发布的任务,对史料进行初学习和思考,甚至可以把个人对史料的看法发布到互动空间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例如在《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复习课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平台推送以教材史料为基础的立体化资源库,同时根据教学目标1发布以下预习任务:1、在资源库“政治”一栏内容中选出能反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各两则并写出史料相关的君主专制强化的史实;2、观看元明清疆域对比变化视频后,将资源库图集中的关于清朝经略边疆措施的图片按方位归置到清朝疆域地图中。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既能从视觉、听觉等多维立体感知历史,又能够培养学生初步筛选和使用史料的基本能力。

课中,教师可以调取资源库内容辅助讲解或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立体化史料情境再次落实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过程中亦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调取或标注。例如在《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复习课中讲到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调取课前预习任务2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设问:“根据所完成的清朝疆域图归纳清朝边疆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待学生完成相关内容学习后后教师继续从资源库中调取《步辇图》、唐蕃会盟碑图、元宣政院印图、《平定准噶尔图卷》、达赖班禅图卷、新疆伊犁将军府图这六幅图片作为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可以将其分成几类,并说明分类依据”,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该问题后将讨论结果通过智慧课堂互动功能进行展示。接着教师提问学生:“这几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主题?”,通过此举再次回扣本单元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落实教学目标。史料情境立体化不仅是指从视觉、听觉等多维立体感知历史,更可以是以时间、空间为坐标轴所构建起来的历史框架。在课中运用立体化史料情境并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讲解或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落实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利用智慧课堂平台组建和推送立体化资源库,打造立体化史料情境多维再现历史,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历史情境的沉浸感,提升情境教学的效率。但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运用智慧课堂打造立体化史料情境的时候要根据学情、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主线展开。因为史料只是研究历史的基础,不是本质,我们通过立体化史料情境再现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历史、溯源历史。

二、探究历史:创设主题式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探究历史离不开史料情境,但要使史料情境充分发挥功效,关键在于用其设疑引思。虽说新课改之后,问题情境教学也越来越受历史教师青睐,但在传统课堂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使用仍存在着“问题类型略显单调、学生课堂学习的问题意识略欠缺、学生回答和教师评价反馈不及时”[1]等问题。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及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2]的智慧课堂便有了很大的优势。当然,运用智慧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陈设丰富史料或单纯“问答”,要想将丰富但零散的史料串联起来用以创设问题情境,就必须有明确主题或主线。故而,创设主题式问题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单元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主题,笔者在备此课时紧扣主题,精心设计核心问题链贯穿教学:“1、明清有何强化皇权之举?2、明清统治者如何经略边疆?3、明清时期如何对外交往?4、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有何表现?5、如何认识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的危机?”

由于本单元内容繁多,如果只是依靠传统课堂的信息技术和教师的讲解,一单元8课的基本史实要在一节课内落实是比较难实现的。但在智慧课堂中,其便捷的交流互动和及时反馈功能使学生能够通过分组合作及时完成核心问题以及共享问题探究结果快捷共同构建本单元知识框架,同时也能使老师及时掌握学情以便调整教学,如此课堂效率便能大大提高。此外,运用智慧课堂创设主题式问题情境不能只靠核心问题链,还需要补充具体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学习能力的提升相结合,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生完成核心问题1后,笔者通过智慧课堂发布以下问题:

(1)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就先后创办了印局、帐局、票号等金融机构,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大规模海上贸易,中国商业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B. 重农抑商政策影响资金流向

C. 闭关锁国国策限制国际交往            D.“官本位”思想影响人才走向

(2)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

A、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C、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D、精简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

(3)材料:雍正帝把君主专制推向高峰。它保证了中央集权,实行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特别是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时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起的政治动乱,如权臣、外戚、宦官专政等。

                                              ——李治亭《清康乾盛世》

根据材料,指出强化君主专制是如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设置以上题目创设具体细节问题情境,既使教学内容和知识的考査运用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等多种方式呈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史料实证素养,又能根据智慧课堂的及时反馈引导学生突破本单元重难点之一——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时了解君主专制的弊端。由此可见,具体细节问题是核心问题链的重要补充,二者缺一不可。

核心问题链和具体细节问题共同构建成的主题式问题情境,囊括了以基础识记为主的低阶问题和以历史思辨能力为主的高阶问题,结合交互性和智能化的智慧课堂探究历史,使课堂的高效性得以进一步落实。

感悟历史:注重生成性学习情境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之一。在传统教学中,由于“传统的教学环境无法提供采集与积累生成性的教学过程产生的大量生成性信息的途径”[3],生成性教学难以真正有效实践。而具有交互性、智能化的智慧课堂则可以通过教学过程数据化的方式记录学习过程,为促成生成性教学提供技术支撑。授课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反馈即时调取资源创设生成性学习情境,所谓生成性学习情境是指“来自学生在课前或课中依照设定主题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或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即时产生的,用以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境材料”[4]

例如在学习完核心问题4后,有学生当堂在智慧课堂平台上提出了疑问:“康乾盛世时清朝国力不是应该很昌盛吗?为什么到后来却落后于世界潮流呢?”教师可以即时作出回应,调取资源库中文献材料“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皇帝在乾清宫设宴,之前的一年,《四库全书》编撰终于完成,“十全老人”的“文治武功”终于圆满;而在遥远的欧洲,也是那一年,英国建成了第一个蒸汽机制造厂……”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通过回顾西方同时期的发展表现,并结合本课内容进行东西方对比,学生对“传统与现代之路对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解决核心问题5,与预设的主题式问题情境相呼应。

当然,有了智慧课堂平台的技术支撑,生成性学习情境的创设的契机不只是停留于课堂之中,还可以延展于课堂之后。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学习过程记录和反馈录制微课,解决学生的疑问;同时还可以结合乡土历史、社区历史、社会现实等等延伸课后生成。

例如在本文所提课例总结之时,引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升华主题,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生成延续性情感教育。此外,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网址创设生成性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在线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拓展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以及对广州本地乡土历史的了解。

通过智慧课堂平台所创设的生成性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从知识向能力迁移、从课堂向社会延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观察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情感教育的拓展,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地位主动感悟历史、,最终达到历史教育“鉴古知今”与“立德树人”的本质目的。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作为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我们可以借助新型信息技术跳脱出传统教学中以类型功效区分的生活情境、虚拟情境、问题情境等的单一或简单复合型的情境教学模式,从“再现历史:打造立体化史料情境——探究历史:创设主题式问题情境——感悟历史:注重生成性学习情境”三方面将智慧课堂与情境教学有机结合从而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梦丹.问题驱动法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D].浙江:杭州师范大学,2015:18-19

[2]肖丽芬.智慧课堂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71-172

[3]陈小会.基于云+端的中学生成性智慧学习环境构建[J].现代教育,2019,(12):34

[4]李奇.“生成性”学习情境的开发与应用[J].教师通讯,2021,(上):41

 本文系广州市越秀区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情境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智慧课堂中的应用”(课题批准号:越教类[2020]64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