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职业教育类特征   开展课堂革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彰显职业教育类特征   开展课堂革命

杨波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摘要针对职业教育生源多样化、发展目标多元化的特点,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将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理念定位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以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堂革命     发展理念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加强课堂教学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 为职校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本质就是在新理念的引领下,融合新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常态化渐进的变革,从而达到一种新型课堂状态。

一、以新技术为支撑的课堂革命

 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机、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创新赋能的条件下,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变革,在给教育学习方式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课堂革命”带来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方面从教师角度,教师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革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将各种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助力教师多维发展,提高教学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重构学习路径,提高学习效率,使跨界学习得以实现。具体来说,其一,学习途径得以拓展。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获取多样化资源,满足了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其二,学习方式得以拓展。微课、MOOC等线上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使课堂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海量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知识,从“教学”向“自学”转变;其三,学习内容得以适时更新。新形态教材将传统纸质教材与互联网资源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呈现出教材的“立体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材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课堂革命”能够实现多维推进。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

在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发展理念时,学生处于教学环境的中心位置,发挥着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律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调整与改进,同时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性化差异,进行系统性研究,制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从教学方法角度来说,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教学各环节中去,从而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度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度。比如,通过任务布置方法以用导学、通过自主预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运用同学合作方法达到情感与技能互惠、通过成果展示方法来体现价值自我实现,这一系列不同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高度参与其中,从而相互借鉴、学习、沟通与互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同步提升团队协作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当然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可以促进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

总之,一切以学生发展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三、以服务地方经济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课堂革命

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即课堂不能单纯以传授基础学科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而是要以培养适应产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具备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来重构课堂。

(一)适应产业需求,产教融合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它的服务宗旨是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符合区域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必须首先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动向,面向产业实际需求,继而主动融入与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使人才培养不脱离市场的轨道,及时向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在此前提下开展有效的课堂革命。

另一方面,将企业引入教学中,寻找双方合作的利益共同点,使其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与学校共同投入、共同开展专业规划,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共同组织教学实施与实习实训。企业的参与能够有效的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性与针对性,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要、企业需求高效对接。实现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同频共振。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功能,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产业升级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同时也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造必要条件,实现共同价值融通。

(二)适应岗位需求,企业导师进课堂

为提高岗位适应性,学校除了可以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运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课堂外教学等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做一体化”,即行动导向、项目载体、能力本位、做学一体,还可以将企业导师引进课堂。

从专业技能角度讲,引入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技术功底深厚的企业导师进校,一方面可以及时性的前瞻性地更新传统教学内容,改进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将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尽可能做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另一方面请这些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与骨干为学生讲课,将理论知识具体化、通俗化,学生更易掌握,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从而缩短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所学知识、技术是企业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又能缩短毕业生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减轻用人单位的培训负担。

从价值认同角度讲,引入企业导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因为在单纯课堂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于感受到竞争压力,体会不到职业岗位的技术需求与职业责任之间的关系。企业导师可以利用自身人格魅力,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意识,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从而更好的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规范。

总之企业导师进课堂,可以有效地把握好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人文素养与技术技能的关系。职业院校既要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也不忽视学生理论基础的奠定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育人的主渠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质量上。课堂要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新技术为支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首先,教师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完善教育结构。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后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才能得以保障。其次,立足于学生,才能从教转向学,由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技能的培养,才能由关注外部因素转向关注内部因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由解决单一问题转向解决多元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效果。最后,企业导师的引入可使学生成为拥有良好职业素养、品格和较强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正华.新时代语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教学生态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  

[2]  陈勇,高志强.掀起高职院校的“课堂革命”[J].人民政协报,2019,5(8):94-96.

[3] 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6(5).

[4] 李敦荣.大学课堂革命的主要任务、重点、难点和突破口[J].中国高教研究,2019,8(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