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单珍

河南省能源工业技师学院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创设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特色区城,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强民族自豪感,我们重点在高校思政课堂中进行了以下探索。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堂;

传承意识;教学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积淀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意识,孕育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高扬着“有志者事竟成”的追梦精神,讴歌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气节,宣示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强调着“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荣辱意识,教养众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好学思想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高校思政课堂立德内容


    立什么德?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他向青年人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告诫青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指出了青年的成长方向,包含着丰富的立德内容,既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自由理想,又有“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的法治思想,还有“荷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抱负,更有“夙夜在公”的敏业理念,还包含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风尚广大青年要深培厚植、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碰撞、交融。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重要任务,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自身素质。在当前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困家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是思政教育任务之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社会培育“四有青年”,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途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传承传统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时代价值。儒学曾在汉代成为传统的主流思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儒学发挥着极大的价值。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正是受到儒学倡导的“和而不同”。儒学的“以和为贵”影响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筑造了当今文明和谐的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迎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是提升国际竞争力,提高全民素质,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途径。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传承传统文化意识的途径

(一)融入教育教学课程
    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可以促进人的综合发展。在校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尤为重要。课堂讲授是传授知识最常见的方式。在公共课中可以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巧妙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令学生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并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学校生活多姿多彩,可举办相关讲座和各类竞赛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利用新兴媒体平台
    21世纪已跨入了网络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信息服务。可充分通过各类移动互联网平台,如APP、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微视频等此类学生时常接触的媒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发布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措施,宜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通融的桥梁,在繁荣校园文化的同时可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合校园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结合校园的文化建设,将是思想政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方面应当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或成立性质相似的社团,如非遗学社、国学社、诗社、茶艺协会等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并且学校可以围绕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如知识竞赛、公益志愿活动等,以此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等,使得中职学生可以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新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四个自信”思想,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过程中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首位,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中职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文化,它是由古代的哲学思想、传统伦理道德、传统文学、传统民俗文化和古代教育思想等构成,可谓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是人文性与思想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结合。它既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薪火相传的诗书礼仪,深刻领会古代先贤流传至今的思想精华,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和独特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也可以让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认识到现实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坚持正确意识形态的引导,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持守。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将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内化于心并指导他们的行动。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增强当代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契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我国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我国走文化强国之路的奠基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小觑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郑士林,张冬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校素质教育路径新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现代职业教育2018(33):24-25

(2)王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