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衔接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中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衔接问题研究

廖维敏

南宁市衡阳东路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后连接非常紧密。小学数学是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基础,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的重任。

关键词:中小学 数学  教学  衔接  研究

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课堂上知识容量和难度增加太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这就需要抓好小学、初中教学方法的衔接,实现小学生升入初中的良好过渡,为后续各阶段学习及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做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衔接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许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开始时成绩不错,过了一段时间后数学成绩却很快落了下来,尤其到了八年级,分化情况更是严重(现在已经提前到七年级),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从表面上看,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小学和中学教学方法存在差异,要求也不相同,学生长期在小学学习适应了小学的教学方法,到了中学有部分人不能适应。事实上,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教学,促进课改的深入推进,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视角加以研究,解决好小学数学教学和中学的衔接问题。这既要从小学的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初中的许多数学知识都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深化,教师应该熟悉小学数学教材,并能深刻理解与掌握小学数学教材各部分方针、重点。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内容处理要恰当,在教学中,注意确定适合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坡度,使教与学的步伐缩小一点,进行小跨步转化。在学习新知识时,七年级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新旧知识的正迁移,这是解决七年级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搞好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个时期学生在学习上是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感知的有意性有了提高,但不够稳定和持久。由于环境和教学的对象变了,学生对任课教师存有一种既畏惧、又信任的心理,很容易对教师采取一种琢磨的态度。因此,首先应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火一般的热情去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授课时,要采用深入浅出、形象鲜明、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和谐民主的气氛之中,同时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用别出心裁的比喻和推理、巧妙的计算方法,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走近教师,和教师一起求知,一起创新。其次,还需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成就、数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学好数学。此外,还可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有利时机,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诸如二十四点游戏等,活跃学生的身心,拓展其心理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教师则应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衔接教育铺好路。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也提倡精讲多练,但由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做到一题多练。要活跃学生的思维,有赖于教师在教法上的新型多变,正确、合理、巧妙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能正确地顺利地解决一个个习题和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

三、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的衔接

1.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增加了,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教师则抓住契机,巧为点拨,为学生释疑解难,努力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进入初一后要注意在抓好学生专心听讲的同时,重视教会学生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从启迪学生的思维这一基点出发,要教会学生养成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活动,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指导学生去字斟句酌地研究课本,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定理、法则的理解。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掌握学习方法

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候,教师可适当降低要求,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综合问题采取分解的方法,分解成几个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从而掌握知识和领会学习方法。在活动中也要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进入中学,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课程增加,学习时又误把中、小学知识截然分开。课程的增多使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少,管理也不及小学那样具体,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了束缚,不认真学习而掉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要有充分的了解,摸清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帮助、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总之,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主观上虽然都存在着一种求知的良好愿望,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教师要重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并让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人教社小学数学室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李瑾瑜等编,《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