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9
/ 2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艳正

上海禾滨康复医院  上海市青浦区  201708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30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0月-2022年04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研究组(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各15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结果 研究组运动评分、针刺觉评分以及轻触觉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FMA(肢体运动功能)、MBI(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更好,有助于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提高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不完全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运动功能

不完全脊髓损伤是脊髓损伤的常见类型,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同临床症状,患者可存在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同时还可表现为中央脊髓综合征和颈脊髓不完全损伤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应采取有效治疗方式[1]。重复经颅磁刺激可对患者中枢神经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选取本院60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0月-2022年04月,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现表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30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0月-2022年04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研究组(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各15例。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7:8;最小18岁,最大60岁,中位数25岁;最短病程1个月,最长1年,平均病程为(0.87±0.21)年。研究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8:7;最小19岁,最大59岁,中位数26岁;最短病程2个月,最长1.2年,平均病程为(0.88±0.25)年。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符合比较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实验内容。②临床资料与一般资料完整。③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定B—C级。④无颅脑疾病,严重的心脏病。排除标准:①无沟通能力。②不稳定骨折。③被动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④合并恶性肿瘤。

1.2方法

1.2.1参照组

本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予以肢体主被动活动治疗、肌力训练、站立训练,每项20min,每天1次,每周7天,连续8周,治疗后评估各项神经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并与研究组进行对比,评估治疗效果。

1.2.2研究组

本组患者加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指导并辅助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经颅刺激仪,设置相关参数,线圈直径:75mm;形状:“圆形拍”;频率10赫兹;脉冲数量为10;皮层区域M1;脉冲间隔10秒;单个刺激时间1秒;序列总数为100;刺激强度为90%;治疗时间二十分钟,每天一次,每周五次,连续治疗四周,治疗后评估各项指标。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神经功能:取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神经功能评分表,包括三个维度,分别为运动、针刺觉以及轻触觉,各项满分一百分,分数与神经功能恢复呈正比例关系。

1.3.2对比运动功能:采用FMA、MBI评分表,各项满分一百分,分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s)示。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运动功能

    研究组FMA、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表 1 运动功能对比[n(±s)]

组别

例数

FMA评分(分)

MBI评分(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参照组

15

62.11±3.29

70.58±2.14

67.53±3.42

82.68±2.54

研究组

15

62.13±3.36

72.15±2.84

67.52±3.14

84.25±1.49

t

/

0.023

2.418

0.012

2.920

P

/

0.982

0.019

0.991

0.005

2.2比较两组神经功能

研究组运动评分、针刺觉评分以及轻触觉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表 2 神经功能对比[n(±s)]

组别

例数

运动评分(分)

针刺觉评分(分)

轻触觉评分(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参照组

15

60.21±2.29

71.88±3.14

58.23±2.72

80.18±1.14

57.01±2.17

79.88±2.56

研究组

15

60.13±2.16

74.25±3.24

58.52±2.24

81.05±1.29

57.08±2.21

81.21±2.30

t

/

0.139

2.877

0.451

2.768

0.173

2.117

P

/

0.890

0.006

0.654

0.008

0.863

0.039

3  讨论

不完全脊髓损伤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其中脊髓前部损伤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深感觉存在,而脊髓后部损伤患者深感觉消失,受伤以下部位位置觉丧失,而脊髓中央性损伤则以四肢运动功能障碍为主,上肢较下肢更为严重,脊髓半侧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对侧痛觉、温觉消失。导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原因包括交通事故、切割伤、摔倒等导致的脊柱外伤,高空坠落以及重物撞击所产生的间接暴力导致的脊柱骨折或者脱位也可导致脊髓损伤,因此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技术应用成熟,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治疗效果更加突出,可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肌力,缓解肢体痉挛等临床症状[3]。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正常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神经元难以再生,但还存在部分具有可塑性的神经纤维,因此应借助临床治疗加以诱导,促进神经元的再塑,修复神经纤维。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借助冲击波刺激促进大脑皮层的运动,刺激感应电流,实现神经系统的重组,改善运动功能受限,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预后。

牛丰[4]在相关研究中指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治疗后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分别为(72.15±2.84)分、(84.25±1.49)分,参照组分别为(70.58±2.14)分、(82.68±2.54)分;研究组治疗后运动评分、针刺觉评分以及轻触觉评分分别为(74.25±3.24)分、(81.05±1.29)分、(81.21±2.30)分,参照组分别为(71.88±3.14)分、(80.18±1.14)分、(79.88±2.56)分,研究组各项数据更优,与文献研究结果相符,证明本次研究的合理性,同时证明了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更好,有助于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提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由健,毕可萍,姜恒蔚,李建超.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24):3858-3860.

[2]梁文锐,伍明,李鑫,杜灿荣,余礼梅.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肌肉痉挛及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21):28-30.

[3]热迪娜·亚生,再努热·阿不拉汗,阿依努尔·艾尼,陶静,陈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下肢肌力和脊髓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9):3719-3722+3732.

[4]张仁刚,王凤怡,张嘉祺,余佳丹,杨永红.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7):645-649.

[5]孔新卫.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56+58.

[6]孙剑渊,顾琦,吴勤峰,施加加.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9,34(6):303-306.

[7]何予工,杨蕾,宋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9,48(18):3208-3210+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