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效果

黄丽琴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215000

【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情绪评分及认知能力。结果 两组的各项指标存在差异性(P<0.05) 。结论 采取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这种方式,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在改善他们心理情绪的同时,提高临床认知水平,存在推广价值。

【关键词】健康宣传教育;心理护理;艾滋病

艾滋病的感染源为HIV病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当前,加强对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控制已成为业内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就需要在艾滋病患者出发,对其进行对应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提高他们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同时,不断降低艾滋病的传播率[1]。基于此,本次研究分析了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为: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51:49;年龄区间24-51岁,平均年龄(37.89±3.24)岁。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为23-52岁,均值(36.41±3.12)岁。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进行常规护理: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现有的保护性医疗制度,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

1.2.2观察组

此组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

(1)健康教育。首先医护人员要应用多媒体视频短片,观看对不同内容的分析,多印制与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实现一对一的访谈,确保艾滋病患者,可以学习更多的治疗方法,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明确发病的原因。同时还要告诉患者坚持进行药物治疗的意义,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等到其病情稳定后,要多积极他们参加到户外等体育锻炼活动,恢复正常的生活。

其次,还可以通过口头宣教方式,介绍一些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正确引导他们在多方式,或者是多角度综合考虑问题,并且还要征求患者的意见,让其正确对待疾病,及时抽出时间陪伴,定期探视患者,让其感到家庭的温暖。等到出院患者后,可以发放联系卡,重点包括医生与护士的电话,了解复诊时间。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电话回访方式的应用,了解疾病的恢复情况,加大督导力度, 并利用拿药与免费检测等机会,与其积极面谈,消除其抑郁等情绪。

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视视频宣教,图文宣教和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为其讲解疾病的知识,主要在一对一这种谈话方式上,结合具体问题,实现单个指导。 在患者出院后,要对其进行教育,并且专职人员,还要负责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为其提供预约检查等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认知能力。

(2)心理干预。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由于艾滋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大部分患者并不愿告知家人和朋友等。因此,医护人员要注意对患者隐私的综合性保护,提升自身的职业水平,同具体的行动,获取更多的信任。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做好保密工作,还要积极鼓励患者去面对现实,用更加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此外还要注意心理疏导。当前,临床上并没有可以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不仅要加强与患者的积极交流沟通,还要及时解答患者的问题,通过心理疏导,消除其恐惧等不良情绪,围绕疾病的重点内容,优化心理方案,在改善各类负性情绪的同时,在良好稳定的心理情绪下,加大对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进而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与心理情绪评分[2]

1.4 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

护理前,不存在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认知能力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对比[n(±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100

59.52±2.71

80.46±3.25

对照组

100

59.64±2.26

75.21±2.98

t

/

0.057

11.906

P

/

0.955

0.000

2.2比较两组的心理情绪评分

在干预前,两组心理情绪无差异(P>0.05);临床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的心理情绪评分[n(±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100

60.22±2.73

78.57±3.96

对照组

100

60.52±3.41

73.69±3.22

t

/

0.687

9.561

P

/

0.493

0.000

3 讨论

在感染艾滋病后,人体的基础免疫功能,会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会增加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严重情况下还会诱导恶性肿瘤,进而导致患者死亡

[3]。为了进一步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 还能够改善其心理情绪[4]。通过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习惯,让其自愿改变自己的不良健康行为,减少感染的发病率。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恐惧与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对其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在早期疾病诊断时,一般要说服患者正确面对现实,并且在确诊后,还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愤怒情绪,主要是为正确诱导患者去发泄自身的负性情绪,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改善疾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雷春丽.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7):3919-3920.

[2]朱冰冰,邵丹,刘锦峰.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临床评价[J]. 心理月刊,2021,16(21):139-141.

[3]姜莹莹.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艾滋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6):230-231.

[4]王冬芬. 评价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0,15(1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