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张淑利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产科2715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择取78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以数字奇偶法予以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早,引流管留置时间与导尿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从手术应激反应指标分析,术前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实施不仅创伤轻,而且可以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应激反应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而且在育龄期女性人群中比较多见,发病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表现,但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肌瘤体积不断变化,将会出现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将会出现阴道内分泌物增多、月经量增多、月经紊乱等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安全[1]。对于此,在子宫肌瘤治疗中,以往多通过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创伤严重,不利于术后恢复[2]。近些年,伴随微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应用愈加广泛,这也为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提供新途径。本文分析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择取78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以数字奇偶法予以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大50岁,最小30岁,均值(38.52±5.50)岁,疾病类型:25例多发肌瘤、14例单发肌瘤;肌瘤位置:29例浆膜下肌瘤、10例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最大8cm,最小2cm,均值(5.13±1.02)cm;研究组中年龄最大51岁,最小32岁,均值(38.33±5.42)岁,疾病类型:26例多发肌瘤、13例单发肌瘤;肌瘤位置:30例浆膜下肌瘤、9例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最大8cm,最小2cm,均值(5.15±1.03)cm;经统计学检验分析组间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腹部有包块,且伴随腰背酸痛、下腹坠胀感等症状,临床资料齐全,对本次研究知晓且同意参与,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先行全麻,选择仰卧位,常规开腹,进入腹腔,将肌瘤部位包膜切开,将相关组织剔除,通过可吸收缝线缝合,逐层关腹。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先行全麻,选择头低足高位,在脐下缘做切口,约10mm,两侧各做一切口,约5mm,置入腹腔镜及其工具。确定肌瘤位置、体积,选用适合方式切除。浆膜下肌瘤者予以电凝切断术,用电凝双极电技术处理蒂细肌瘤,用2-0专用薇桥尼龙线行8字形缝合。无蒂肌壁间肌瘤者予以穿针式方式处理,先于肌瘤旁注入6U垂体后叶素+21ml氯化钠(0.9%),待子宫收缩,在突出部位用单极电钩做纵向切口,切口小于肌瘤,用肌瘤锥固定并上提肌瘤,剥离棒分离假包膜至基地,旋转瘤体,切断基底部,电凝止血,行间断8字形缝合。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手术指标:涉及到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②手术应激反应指标:包括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予以测定,皮质醇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予以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按照(x±s)方式展示,并利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按照(n/%)方式展示,检验方式为X2,若P<0.05则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早,引流管留置时间与导尿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x±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排气时间(d)

引流管留置时间(d)

导尿管留置时间(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39)

105.05±11.77

1.99±0.25

2.14±0.25

1.81±0.24

7.59±0.88

研究组(n=39)

70.88±7.49

1.33±0.19

1.02±0.13

1.16±0.15

5.60±0.60

t

15.296

13.126

24.822

14.323

11.66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手术应激反应指标对比

从手术应激反应指标分析,术前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应激反应指标对比(x±s,ng/L)

组别

去甲肾上腺素

皮质醇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对照组(n=39)

323.50±3.37

366.20±3.25

10.60±2.26

23.23±3.20

研究组(n=39)

323.40±3.36

342.28±3.12

10.61±2.25

16.12±2.14

t

0.131

33.157

0.020

11.534

P

0.448

0.000

0.492

0.000

3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增多、盆腔包块、继发性贫血等。在子宫肌瘤治疗中,手术作为首选方式[3]。近些年,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加上医疗技术的进步,对手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子宫肌瘤患者以往多通过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此种术式虽然效果良好,但创伤严重,术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而且术后需要精细且全面的护理干预,否则容易发生感染等现象,患者痛感强烈,对身体机能恢复不利[4]。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效果确切,而且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创伤。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可以借助科学的医疗技术确定子宫肌瘤的位置以及体积等,并通过打孔探镜的方式探查子宫内壁状况,无需开刀则可以精准定位患处,另外还可以观察肌瘤周围实际情况,以保证治疗准确性,进而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对应方式处理,提高临床效果[5]。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操作空间小,可通过腹腔镜探查,手术视野清晰,避免对周围脏器组织产生损伤,不会对盆腔组织产生严重影响,对术后肠道蠕动有帮助,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实施不仅创伤轻,而且可以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吕娜.比较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38(S2):15+17.

[2]何妍谊,谢翠云,韩焕梅等.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复发率的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12):2117-2119.

[3]郑荣华.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1):124+126.

[4]刘唯庆,胡丽娜,熊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术后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08):831-839.

[5]查莹娟,田蓉蓉.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2):1885-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