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候答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生态观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候答的教学策略

仇义梅

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  441002

摘要:如何化解上述诸多问题?“突显世界的整体性,强调世界的和谐发展、互利共生以及对整个自然生命世界的尊重”是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其所内含的“整体”“人本”“和谐”“发展”“共生”等理念,正是科学“候答”必须坚守与彰显的原则与要素。

关键词:生态观视域;初中数学;课堂候答;教学策略

1着意于人本,不因重规范而轻风范

1.1信任的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候答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始终投以信任和期待的目光。这样的目光既能使思路畅通的学生受到鼓舞,继续努力;也能使思路阻塞的学生看到希望,增加信心。

1.2真诚的微笑

微笑是和煦的春风、是温暖的阳光。有经验的教师在候答过程中脸上总会露出真诚而自然的微笑,给人带来美好的心情、温馨的感觉,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思考、探究、钻研之中。

1.3耐心的倾听

候答巡视期间,有的学生可能会请教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想法。哪怕这种问题或想法看来比较简单甚至幼稚,教师也不能置之不顾,而应用心倾听、耐心倾听。耐心倾听,无形中会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

1.4柔和的语气

教师在解答个别学生的疑问时,声音宜小,以免引起其他同学不必要的关注;语气宜柔,要给学生以和善、和悦、和蔼之感。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轻柔的抚摸,及时把关注、重视、认可的信息传达给学生。

1.5优雅的仪态

教师候答时,两手插在裤兜或反背身后,会给人以冠上履下、居高临下之感;双手撑着讲台或低头勾腰,会给人力不从心、漠不关心之感。因此,教师应做到眼顾四周,精神饱满,从容自然。温文儒雅、持重间见俊逸,恬静和美、端庄中显亲和,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亲敬老师而乐于配合、勤于思考、勇于展示。

2着力于和谐,不因重进度而轻适度

2.1与教材相适

依循“突出重点、突显亮点、突破难点”的思路,关涉教材重点、亮点、难点的提问,候答时间应长些、方式应丰富些;反之,候答时间可略短些、方式可简单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延伸性、拓展性问题与教材的关联度不高、关连性不强,则不宜纠缠,或扼要阐明其意,或留待课后交流,真正做到该详处浓墨重彩,当略时一笔带过。

2.2与班情相适

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一定的“班级性格”。有些班级学生总体偏于外向,思维敏捷,但常常毛手毛脚,不管不顾,不够踏实;有些班级学生总体偏于内向,思维缜密,但往往畏首畏尾,不够活跃。候答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对前者适当泼点“冷水”,延长一点时间,促使其深入思考;对后者则适当添点“柴火”,加快一点节奏,激励其踊跃发言。

2.3与学程相适

不同学习阶段的提问有不同的特点:起始阶段的问题,常常是知识性、检查性、复述性的;中间阶段的问题,常常是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的;结束阶段的问题,常常是综合性、归纳性的。其中知识性、检查性、复述性问题的候答时间可短些,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归纳性问题的候答时间则应长些,尤其是辅之以小组合作、讨论、辩论或伴之以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的候答,时间更应因学施变,循情延长。

2.4与方式相适

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独学、对学、群学。独学用以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候答时间可短些;对学、群学用以解决一些提高性问题,候答时间当长些。特别是群学,旨在解决独学甚至是对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现优势互补,直至疑难涣然“冰释”,因此候答时间应当更长些。5.与生成相适候答中,有两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时间停顿,即“第一停顿”与“第二停顿”。前者是指紧随课堂问题之后的停顿,后者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停顿。除了必须重视“第一停顿”外,学生答问后,还要视回答情况用好“第二停顿”,看其是否需要补充、是否需要说明、是否需要修改,然后才能点评回答情况或进入下一环节,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完整、更充分、更真实地表达他们的观点,阐述他们的见解,展示他们的收获。

3着心于“发展”,不因重静思而轻引思

3.1于难点处点拨

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能遇到一些“手足无措”的疑难,此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可使学生纾忧解困、排疑去难。一个简要的提示,可使学生顿悟解题的切入点;一个生动的比方,可使学生打开思维的突破口;一个形象的演示,可再现难以揣摩的情境;一个有意的回顾,可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学生构建全等判定的思路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针对学情适时设问、追问,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问1:如果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问2:一个三角形有六个元素,即三条边、三个角,我们要知道这六个元素中的几个,这个三角形就能画出来?你将从哪儿入手研究?问3:当满足一个条件时,△ABC形状、大小能确定吗?问4:当满足两个条件时,△ABC形状、大小能确定吗?问5:当满足三个条件时,△ABC形状、大小能确定吗?满足三个条件时,又分为几种情况呢?一鼓作气,一气呵成。

3.2于歧点处点拨

候答中常有些学生出现思维偏差,适当的予以点拨微调,可使其不走错路,少走弯路。一个“故错”的应用,可让学生豁然开朗而自我调控;一个手势的提示,可让学生心领神会而自我调整;一个小故事的穿插,可让学生恍然大悟而自我改进;一个小问题的引入,可使学生茅塞顿开而自我矫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边”时,按照边的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时,学生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三边都不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很明显,这样分类重复了,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教师要有“容错”“故错”的意识,充分显示学生的思维错误后,再适当进行点拨。问1:你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满足分类的条件——不重不漏?问2: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有什么关系?问3:按照“边的相等关系”怎样对三角形分类?问4:如何按照角的相等关系对三角形分类?有机的“显错”“化错”“纠错”,能有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3.3于拐点处点拨

有时学生的思维与正确的答案仅有“一步之遥”,但由于片面理解问题,机械运用知识,难以摆脱僵局,此时可巧用点拨,捅破那层“纸”,迎来新天地。若学生思考问题执拗于某一角度,可由点发散,逐步延展,启发其全方位考量;若学生运用知识拘泥于某一层面,可沿波讨源,不断深化,引导其立体化探求。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图象”时,学生善于利用解析式法、表格法描述函数,但对于函数图象的理解比较片面、机械,对于“把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在坐标系中描出来,可以得到函数的图象”不够理解。教师要巧妙点拨,突破难点。问1:在描点的过程中,你有何体会?把这些点连起来,看看你的体会是否正确?问2:这个图象是如何得到的?为什么可以连接?问3:什么叫函数的图象?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同时学生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感受函数图象的形成。

4结语

科学的候答根植于“崇尚生命,呵护成长”的教育情怀,来源于“因材施教、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生成于“求真向善,笃行不怠”的教育坚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养、涵养、素养,方能候答时,候于当候,答于当答,信手拈来而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而炉火纯青。

参考文献

[1]郑菁树.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亚太教育,2021,(23):83-85.

[2]邱树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量化评价探究[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42(06):133-136.

[3]张镇江.对分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206-208.

[4]郭亮.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现代农村科技,2021,(07):88.

[5]何红东,刘金娟.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其策略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