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食育”活动实施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浅谈幼儿园“食育”活动实施途径

杨海燕

杭锦后旗第一幼儿园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400

摘要: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发布,对于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愈发看重,这同样也是学前儿童所需要培养的重要内容。幼儿园从劳动教育出发,于园内开展“食育”为主的课程,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食育;实施途径

教育部最近发布了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其中将劳动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意在引导教师和家庭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在劳动中活动身体、发育心智、磨炼耐性,让孩子们有通向幸福生活的能力,这既是教育“育人”的本质意义,也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导向[1]。作为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围绕劳动教育,在幼儿园开展以“食育”为主的课程,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有效开展食育活动呢?

一、环境育人的食育途径,氤氲食育教育氛围

有一种环境叫润物无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可以通过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食育载体。

食育展台——时令食育展台是各班食育特色文化的体现。根据季节、传统节日及年龄特点和幼儿喜欢的食物类型由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和展示各种当季的蔬果,幼儿在收集与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农耕文化,认识食材的多样性,体验展品陈列的艺术美等。

种植园地——在种植区里,老师和幼儿一起种上不同季节的蔬菜,并由孩子负责观察记录与养护。

光盘行动——面向全园幼儿发起“光盘行动”的倡议,开启“珍惜粮食,餐餐光盘”的活动,教育幼儿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廊道文化——在廊道里展示“袁隆平与水稻的故事”连环画,讲述关于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食物来之不易,并从小立志,将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二、集体活动的食育途径,将食育融入主题活动

1.以主题方式生成五大领域教育活动

以食物为载体、以主题方式生成五大领域教育活动,有利于幼儿获得完整的学习经验。如社会领域“家乡的特产”;健康领域“多彩的食物”;语言领域“美味的家乡”;科学领域“麦子熟了”“食物的旅行”;艺术领域“蔬菜沙拉”、“土豆的故事”等。

2.开展与节气、季节相连接的食育活动

通过二十四节气游戏,让幼儿明白播种、耕种、收获与不同季节的关系,不同节气与不同食物的关系,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意义。比如在秋季,开展一些关于秋天收获的活动,如“生活·探究·成长”主题课程资源中的活动,带幼儿认识秋季的粮食、水果和蔬菜等。

3.组织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绘本等

用这类活动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培养不挑食的饮食习惯和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行。通过组织观看纪录片《水稻的一生》,让幼儿了解每一粒米饭,都是要通过辛苦劳作才能获得,感受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带幼儿阅读《谁在乖乖吃饭》、《食物的神奇旅行》等绘本,使孩子们在阅读中学到营养健康知识,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区域活动的食育途径,丰盈食育特色课程

食育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更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让孩子自己动手,充分调动孩子的感管,通过视、听、嗅、味、触觉的体验,直接获得生活经验。

1.创设相关的幼儿活动区域

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加强练习,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在角色区开展“小餐厅”、“甜品店”的游戏,在语言区开展“进餐礼仪”相关的谈话活动。

2.在班级和户外开设生活操作区

不仅在班级开设“宝贝厨房”区角,还可以利用户外空间为幼儿创设灶台、餐桌、洗菜池等真实的厨房环境,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亲身体验蔬菜的洗、切等流程,以及各种食品的制作方法、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等。让幼儿了解洗菜和切菜的方式,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并在自己动手做饭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的同时,能够体会到父母在厨房一日三餐的操劳[2]

四、进餐活动的食育途径,实现尊崇自然传承饮食文化

1.餐前活动

通过餐前活动,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卫生习惯,掌握就餐礼仪,懂得节约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尝试使用各类餐具,参与制定进餐班级公约,并且学会自助与互助,帮助身边的小伙伴系罩衣、摆餐具等。

2.进餐活动

进餐过程中为幼儿营造轻松、舒适的环境,如播放轻音乐,这样食物中的营养才会被幼儿很好地吸收,并教育幼儿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浪费的好习惯。中大班的幼儿尝试自己盛汤、盛米饭,学会使用筷子进餐。

3.餐后活动

鼓励幼儿自主收拾餐具、打扫餐桌卫生,自愿分享美食的快乐。为“光盘”的幼儿“亮灯”,每周评选“光盘小明星”。

五、家园共育的食育途径,通过家园合作提升食育素养

幼儿园要把健康的饮食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到每一个家庭,通过家园共育有效实现食育教育。

1.家长参与幼儿园膳食管理

让家长参与到幼儿食谱制定中来,成立膳食委员会管理小组,赋予家长参与权、监督权,配合幼儿园组织开展膳食方面的相关工作。如每周安排膳委会代表参与营养食谱制定,膳委会成员定期对幼儿园伙食费用进行监督和检查。

2.实行开放的陪餐制

家长代表定期进入幼儿园陪同幼儿一起就餐。陪餐不是单纯地“尝一尝”,陪餐更是一种“监督”,陪餐不仅能观察到幼儿就餐的每个环节,也包括老师的报餐、分餐,孩子餐前的洗手环节等。

3.家长进课堂

重拾餐桌礼仪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家长进课堂可以丰富食育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美味的餐点,更加直观、真实地向幼儿呈现食物的魅力和文化。

4.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食育

鼓励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和孩子共同制作美食,让幼儿体验亲子制作食物的乐趣,将食育活动延伸到家庭,让家长重视起家庭餐桌,从健康饮食做起,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础。

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食育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循序渐进地把中国优秀饮食文化内化于幼儿意识和行为中[3],并将食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王颖嫣,胡佳.“一带一路”背景下幼儿园食育活动的实施途径[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0(09):64-65.

[2]刘静.幼儿园食育文化的实施途径[J].科学咨询,2021(24):188-189.

[3]谢丹丹.浅谈幼儿园食育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安徽教育科研,2021(1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