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 激活语用——浅谈小学中年段小练笔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3

以“小”见“大” 激活语用

——浅谈小学中年段小练笔的有效策略

李嘉灵

中山市小榄丰华学校

摘要: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会发现由于学生语言积累的匮乏、写作方法的欠缺、情感体验的缺失,使得写作能力难以提升。因此,统编版教材对于习作表达的训练尤为重视,除了单独编排习作策略单元系统地推进语用训练,同时还以“小练笔”的形式编排在教材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写作资源,通过“句段仿写、篇章续写、文本创写、支架式引导”来激发学生动笔“写”的乐趣,发展其言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练笔 读写结合 言语运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小练笔是语文读写结合行之有效的载体。纵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的小练笔主要以“观察”为主,到了四年级加入了“想象”,练笔的维度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的练笔积累,对于写作已有一定的基础,但语文写作,仍是学生学习的老大难问题,总是谈“文”色变。正如温儒敏在他的《温儒敏语文讲习录》中提到:“如何让学生不怕写作,对写作有兴趣,这仍是个大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写作资源,巧妙设计写的训练点,让小练笔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言语思维能力。

一、学习经典,有效仿写

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语文,即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其中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典范作品。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巧妙抓住文本表达形式的“点”来引导学生通品味文本中精彩句段、精巧篇章,进而借鉴做练笔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1.仿句练写。如:四年级上册第 2 课《走月亮》一文,语言清新生动,情感真挚。文中多处句子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哟,乱时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接着引导学生仿照句式,仿照修辞方法写一写。再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要落实的其中一个语文要素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而18课《牛和鹅》一课中,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体会作者对鹅的害怕。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文中描写作者动作的句子,结合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练习,挖掘可写的训练点,设计仿写内容:

仿写要求:《牛和鹅》中,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完全不一样:看到牛时,一点儿也不害怕,敢拍它背,摸它肚子,甚至敢用树枝触它屁股!但是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从他们的动作中能感受到对鹅的惧怕。让我们也来学学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内心感受吧!(快乐、着急、生气、自豪......)

仿写段落:《牛和鹅》第4、5自然段

星级评价:(1)准确运用了描写动作的词语。

(2)动词搭配恰当。

(3)动作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

(4)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2.仿段练写。学习文本的语句运用,构段谋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执教四年级下册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时,重点关注描写恐龙的演化过程的段落,引导学生了解这段话是按照“总—分”结构来写的,先写恐龙“形态各异”,再分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恐龙,分别从行走方式、体形、性情这三方面展开写。学生通过感受段落的结构,体会句子间的关系,学会迁移,尝试着用对比列举的方法写一段话。这时,课件出示形态各异的小泥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仿照文中段落格式,以总分结构写一段话。再如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该课文层次清晰,语言平实。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品读文本引导学生感知老舍先生是怎么用反语的写法突出猫的特点:既古怪又可爱,既贪玩又尽职,既勇猛又胆小,明贬实褒,恰恰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生把握了课文的写法后,便可以设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感受了老舍笔下可爱的猫后,请你也回忆一下自己喜欢的某种小动物或某个人,有没有这种前后矛盾的性格特点?试一试将这一特点写出来,如小狗既活泼又安静,爸爸既严厉又慈爱,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表达喜爱之情。通过这样的迁移练习,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掌握表达方法,并能在平时的写作中自如地运用这种表达方法。

3.仿篇练写。从句式到段落再到篇章,这是一个语用写作能力逐级提升的阶段,在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引导他们练写整篇文章,在练笔中体会文本的结构特征。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因此在学习16课《海上日出》时,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2-3自然段,抓住“慢慢地努力上升”“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等语句来感悟作者是按照景物的变化顺序来写的。接着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变化,尝试写一写,如写月亮的变化,日落时太阳的变化等等。再如学习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时,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这些语句“一路迎着溪流—在洞口—在外洞—虽说是孔隙—这就到了内洞—出了洞”来理解课文是如何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景,同时领悟作者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楚。学习完课文后,总结写法并设计仿写内容,鼓励学生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写一写自己的校园。

我们知道,知识可以直接习得,能力却不能一蹴而就,写作表达需要通过循环反复的学习运用,才能将其内化成能力素养。坚持练笔,学生的写作语用能力会在这样句、段、篇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有效迁移学习中获得提升,遣词造句的能力也会得到发展,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言语风格和行文思路。

二、拓展文本,自由驰骋

有些课文耐人寻味,开放式结尾往往让人留有想象的空白。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文本中隐藏的“空白”挖掘出来,做到“无中生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赋予学生广阔的空间,续写文本没有言尽的故事,使文章更丰富完整。如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中,可以设计写的训练点:英英回家后,这些本来住在树上的小动物们会怎么样呢?请发挥想象,继续续写故事。此处练笔,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既练了笔,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再如,学习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一课时,鼓励学生围绕课文的结尾处展开联想:“你觉得蝴蝶的家会在哪里呢?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吧。”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尝试探究文章的内涵。学生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蝴蝶的家会在行人的伞下,会在花瓣中,会躲在桥底避雨......在学生一个个的想象中,引导归纳总结,大家都希望蝴蝶有一个安全的家,所以对蝴蝶都有一个美好的祝愿。在这样的续写中,学生不仅按照故事的内容推测了情节的发展方向,而且还根据文章的主旨,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在四年级上册《麻雀》一文中,结尾处写到“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我在回去的路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通过结尾的补白,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到麻雀的勇敢、慈爱的形象,更加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三、发挥想象,创写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例子为学生打开思维想象的天地,让其思绪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遨游,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写作的灵性便会在这样的想象练笔中飞扬起来。如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课,这是一篇文言文,语言精辟,三两句便把精卫填海的的故事道明白。这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可以从“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一句中,设计如下练笔: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精卫鸟在来回西山的途中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困难?通过引导学生把文本中省略部分创造出来,使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更为立体丰富,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再如四年级下册27课《巨人的花园》,文中最后写道“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的玩耍。”但是没有继续写孩子们玩耍的情景。这时,可以根据文章情节,设计小练笔内容:巨人的花园最后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是怎样尽情玩耍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写下来。提示:巨人不是普通人,孩子们是如何把巨人的鼻子、肩膀、脚等当“玩具”来尽情玩耍的?在创设的情境中,孩子们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有的孩子坐在巨人的膝盖上,眺望远方。有的依偎在巨人的怀里听他讲故事。””有时,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大树下乘凉,趴在草地上捉小虫,在花丛中追蝴蝶,甚至爬上大树,坐在枝头,和小鸟一起歌唱......”通过这样的想象练笔,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章所传递的“懂得快乐与人分享才是最幸福”的中心思想。

四、多样支架,由扶到放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不断提供铺垫和支撑。学习写作的支架有多种形式,除了上文提到句段篇的仿创,文章留白处的想象续写,还可以根据文章特点,适时性地提供支架点,促进学生完成小练笔。如学习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时,引导学生关注优美语段“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通过品读分析,了解这一段话是按照“分—总”结构来写:什么样的景物,绘成了什么。然后结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图画支架,让学生学习例文写一段话。在学习草原图时,引导学生说说按照顺序说说图上有什么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试着在每个景物前加上修饰语,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最后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草原图时的整体感受。师生共同学习完草原图后,可以对山水图和校园图进行迁移运用,学生任选一幅图,仿照例句的样子写一写。学生有了这样的读写训练后,再写第2课的选做题小练笔时,就更加游刃有余了。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时,重点关注第三、四自然段,用总分的结构描写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写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表格式作为学习支架:

我的动物朋友

有什么特点

怎么把特点写清楚

白鹅

叫声

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步态

傲慢、从容、大模大样

吃相

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把白鹅的特点写具体,并在深入学习后设计小练笔。你有喜欢的小动物吗?你也来学一学作者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吧!先填写表格,再根据表格的提示完成小练笔。写作时,用好表格式学习支架,使得表达更为有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发展。

“读”“写”和谐统一在何处?我想,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敏捷地抓住“小”练笔并巧妙地进行写作实践的“大”练兵,才能真正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元安.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双剑合璧”[J].山东教育:小学刊,2016.

[2]叶大仁.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让课堂练笔更加亮丽[J].作文教学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