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校企合作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3
/ 3

如何培养校企合作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辜彬 ,赵波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四川眉山 610213

摘要:本课题主要争对校企合作学院关于对如何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不重视就行研究。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参与教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对对口学校投入大量的设备、师资、经费等,学校短时间为企业培养了很多技能人才。但也出现大量的问题,培养过程中没有针对性进行培训,远远没有把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给予重视。一方面,只推崇课堂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训任务作为重点考核依据,只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忽视了在培养和训练技能时,需要先加强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另一方面,只是在思政课和职业生涯课程中进行强调,缺乏对学生以后工作岗位中出现的工作不认真、没有责任心的职业精神方面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加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时候,还需要加强学生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方面的培养;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如何进行观念深化、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及制度等方面的融合,最终培养学生养成立德树人,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工匠精神。

关键字:观念、课程、实践教学、师资、制度


1.研究现状

在产业结构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基础下,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管是社会需求、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现在很多校企合作已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要求,但远远不够,不能只注重表面上的素质教育,应有属于自己的标准体系,对学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把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作为专题课程,让学生时刻与企业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能让学生更好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单位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着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观念不受重视。

高职院校大量和企业共同办学,但各个校企合作的二级院校在培养学生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存在很大的差异,没有一套标准的体系进行教学。虽然都有开设职业素养课程,但在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方面的测评体系不健全,导致学生认识不全面,对其不重视;最终导致学生走到企业时可以,但久而久之对工作没有热情、责任等,从而反映我们教育工作开展不顺利,也取不到良好的成效。根据调查显示,多数的高职院校企合作单位学生对于所学习专业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没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能够通过系统学习和社会实践使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得到有效提升。这就说明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要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更加合理。

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形式简单枯燥

大部分合作的二级学院曾尝试探索学生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但大多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欠缺引导,导致被动接受知识,也没有很好跟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不能把知识转化成学生自己的技能,只停留表面知识的认识,忽略学生真正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以后在职业岗位上的发展。

2.发展前景

首先,国富民强,教育前提。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人才,那么,高职教育如何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承担着至关重要责任。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以教职成〔2015〕6号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分总体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完善教学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其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需要,以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因此,企业、社会需求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目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毕业大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想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职业精神方面下工夫,需要在技能培训中融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促动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关键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取校企合作方式来给共同教学,虽然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活力,企业也帮高职院校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相反之也帮企业解决了用工难、招工成本高的问题。但这种产教融合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功力思想太严重。

学生就业是双向选择,学生可以选择企业,企业也可以选择学生。但是很多学生以经济收入为选择岗位的依据,而非看到岗位自身的发展,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工作态度消极,做不到以发展自我为前提而进行学生和掌握技能。

(2进入企业后,团队意识薄弱,太过强调个人得失。

作为现在00后学生而言,生活条件好了,而自身的自私性加重,互惠互利的的思想在生活和工作严重缺失团队意识和分享意识缺乏。

(3)网络时代的发展,导致其信用意识缺乏。

大部分学生在面试时,虚构经历或学历,总是夸夸其谈,无真才实学,张口即来,对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不负责任,缺乏诚信意识。忽略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诚信。

(4)奉献也是一种美德

在工作中,往往习惯了付出就要有收获,忽视了奉献也是社会美德。部分学生在生活和企业中手心考虑不是企业和集体利益,遇事推诿,责任心不强。

要想企业、高校、学可持续发展,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解决以上问题,可以在职业生涯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事态关和就业观等。

4.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该如何做?

(1)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醋精课程体系的完善

2015年8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明确要求把学生职业高的和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想融合,深化培养当今企业需要的人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一起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大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成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竞争力。一方面,校企合作院校单位应该就如何开展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制定出可实施的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加强学生的学习和培训,特别是在“订单班”“项目班”等的学生,制定出共同培养的手册和方法,同时针对授课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单位需要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不仅需要思政课程上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还需要在专业和实践课中融入,来提升学生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

(2)“校园”“学院”“班级”文化氛围的引导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强调了环境育人,润物细无声。丰富“校园”“学院”“班级”文化可以从学生物质和精神层面有着积极作用。不仅要以其为载体,助力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也是丰富“校园”“学院”“班级”的阵地。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融入其中,以宣传为主线,营销丰富校企合作企业文化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校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和职业价值去向。

(3)加强教师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方面的培养,来感染学生找到自己正确的职业

据调查显示,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他们在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未能准确理解,只是一味的以学生就业为依据,忽视了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学生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没有准确和全面认识,从而影响我们教育的成效。我们不仅仅需要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而应该从教育者身上出发,利用寒暑假将教师派到企业中是学习锻炼,既培养其专业技能,又让其体会企业文化精神,让其更具有责任心、专注度、奉献精神等。平时工作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还要治学严谨,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感染并引导学生,让学生做任何事更加有耐心、有责任心,顾全大局的职业观。

(4)教学与课改并行,加大实践教学,渗透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

注重课改,在教学中涉及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缺乏等问题上,要求教师需要把思政引入课堂,结合各个专业不同的特点,引入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的需求,让学生对其正确理解,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采用案列、项目、表演、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的学习,领会内涵,调动积极性,奠定好学生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创造机会,多让学生参与实践锻炼,从事社团、勤功助学工作,让学生感受真正的职业环境,让其明白什么是岗位意识,如何提高团队意识、责任感和增强服务意识。不足时,教师要及时指导总结,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习岗位中既能了解岗位职业特点,又能强化技能,还能全方位、零距离的感受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进行培养。

(5)就业为导向,开展校企战略合作,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理解和掌握。

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不仅要把“就业”作为其导向,还要在新型复合性人才方面的培养着手。虽然高职院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竞争和长久发展的关键是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人才。高职院校在向社会输送人才时候,既要具备较强的岗位职业技能,也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这样企业和高职院校才能可持续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就业指导,还应引导其遵守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职业精神;引导毕业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引导其调整就业期望值、正确看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引导其正确看待工作岗位所在的长远发展,促进职业发展。

5.结论

为了让企业和高职院校健康发展,需要发挥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作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产教融合,以开放的、为学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增强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武建京.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吕梁学院学报,2016(2)

[2]夏艳.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的启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19-21.

[3]龚美.关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J].生活指南,2019

[4]葛志亮,王金娟.职业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精神”特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4-156

[5]郭一盟.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