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策略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策略探索

王娟

中共昌乐县委党校      山东潍坊      262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城市治理能力需要不断提升,而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保障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形成和应用。这对于促进城市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市治理能力要充分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东风”,不断更新观念、应用技术、培养人才,真正促进现代化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治理能力;建设;提升

1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特征

城市治理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既在于我国城市已部分具备了“能”智慧化的现实基础,也在于“要”智慧化来解决诸多治理问题和满足多元需求,形成了城市扩大化、社会数字化、问题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驱动力结构,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推动城市治理的智慧化发展。第一,场域驱动。城市扩大化带来了城乡社会结构的深入转变,作为城市治理转型的大背景,孕育了城市治理问题和城市治理需求,是智慧化城市治理的场域支撑。第二,技术驱动。数字技术创新了城市治理方式,为智慧化城市治理累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构成实现智慧化城市治理的技术基础。第三,问题驱动。解决城镇化带来的诸多治理问题是传统城市治理向智慧化城市治理转变的内生源动力。第四,需求驱动。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精细化和差异化是城市治理智慧化转型的外在驱动力。

2我国城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当前城市感知体系满足不了城市发展需求

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速,这种加速不仅仅是表现在空间面积上的扩张,而是城市内在机理的改变。比如城市意识逐渐觉醒,城市文明不断显现,城市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等。这种情况下,城市的感知体系不仅仅要是静态的,而需要是在动态发展中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的。当前要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就需要从内部着手,尤其是从制约城市发展,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诟病的各种“城市病”下手,比如拥堵的交通、破坏的环境生态、严重的污染、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的公共服务等等。城市治理体系只有全面的、细节化的感知体系的建立,才能够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2.2当前城市被动单向的分享业态不能激发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政府是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产物,在法律上被赋予了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和义务,具有公共性、法定性、扩张性、强制性、执行性、动态性的特点。政府作为权力的代表,其在城市治理中通常以一种“全能”的身份和状态呈现出来很多地方的发展,往往通过城市“一言堂”的方式进行单一化的管理。这种城市治理模式过重的将城市治理权和城市发展权集中到了政府手中,忽视了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和利益诉求,因此不能够激发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这种被动单向的城市分享业态已经在现代社会发展下显露出了弊端,存在极大的改进空间。

2.3技术应用思维与传统管理思维的碰撞

“全数据”、整体化治理思维与“小数据”、经验化管理思维的碰撞。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以数据为中心、以计算为手段的决策分析与治理新范式,正在颠覆传统管理实践。①数字技术改变了城市治理的基础,不断冲击着传统城市管理的内在运转逻辑,全方位的数据收集给城市治理带来精细化和整体化兼得的可能性,传统的依据管理者个人经验和样本数据的简单管理和决策思维越来越不适用于复杂的现实社会需求。更有甚者,部分公职人员对新兴数字技术缺乏了解,不清楚应如何将技术与城市治理进行深度融合,于是本能地或被动地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技术成为摆设,智慧成为空谈。扁平化治理思维与垂直化管理思维的碰撞。在传统线性管理思维的主导下,各级政府按照纵向关系逐级安排责权,而随着现在现代数字技术逐步渗透于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城市治理中的各个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甚至产生“化学反应”。②技术创新改变了城市治理的外部环境,并逐步渗透到城市治理系统内部,因而传统的城市综合治理存在部门较多、职能交叉、资源分散等问题,就难以在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流程、治理措施等方面适应智慧化城市治理需要。

3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策略探讨

3.1充分感知城市新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提升政府对于城市发展的敏感度。城市治理发展到新时期,已经处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框架下,因而,城市数据信息应该被充分利用起来,构建起感知城市的新体系。例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将对城市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作为基础,借助物联网平台、城市“天眼”、感知网络等实现这个基础的构建过程。这样就能够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精确感知。使城市之间的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共享,有效地提升城市治理在各个领域当中的应用。城市的发展目的之一是为了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而在互联网应用普及的背景下,城市居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提升,这带动了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比如当前的打车系统、外卖订餐、医院预约、市长热线等,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就能够解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实现高效的日常生活服务。另外,城市是面向未来的,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使政府明了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更加了解城市的发展状态,从而更具针对性的施展城市治理能力。

3.2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保障

一方面,城市各行业多维度的数据需要专业的基础设施去采集,才能形成有效的数据资源;另一方面海量的数据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融合汇聚和建模处理,才能够挖掘数据的价值,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大数据保障,需要从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算力、大数据应用平台等全流程多方面打牢基础,传统基础设施、互联网、大数据等融合基础设施。以5G、物联网、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支撑。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强调了新基建,这为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加速器,但是如何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人口结构、治理短板等因城施策,科学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布局,并统筹资金稳步推进建设,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数据红利,仍然是城市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

 3.3加强智慧思维与城市治理相融合

智慧治理是一种新型城市治理模式,既体现了政府角色智慧化,也彰显了治理结构、治理流程、决策生成、决策执行、主体协作的智慧化。智慧治理这一“新药”要想有效治愈城市治理中的“老症结”,智慧技术就不能自顾自地向前奔跑而不顾现实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居民需求,空披技术之“华衣”而脱离了治理的实质。智慧化城市治理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唯有将智慧思维与治理理念有机融合互嵌,以新兴科技赋能治理,以治理的核心思想引领科技,方能促进城市治理在实践中调整治理的体制安排和具体流程,以实现智慧治理的目标取向。而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动态特征,新兴问题接踵而至,“智慧”与“治理”的融合绝非一蹴而就,城市治理应不断调整治理思维,适应智慧化技术带来的变化趋势。

结束语

我国近些年高新技术应用的越趋普遍,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状态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党的十九大上明确提出的,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城市治理能力一定要与国家同步,要依托于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维.智慧城市建设中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

[2]黄韵霖.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研究[D].厦门大学,2018.

[3]杨柳.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提升环保治理能力[J].劳动保障世界,2017,(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