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新业态灵活就业发展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高校毕业生新业态灵活就业发展对策探究

王殿元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0000

目前我国劳动力就业模式从国企改革前的单一正规就业模式发展到正规与非正规等多种就业模式并存的局面。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21年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高达2亿。李克强总理指出灵活就业是稳就业的引擎,因此加强高校毕业生新业态灵活就业现状及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就业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新业态;灵活就业

一、高校毕业生新业态灵活就业发展现状

1.新业态灵活就业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自主选择

高校大学生主动选择灵活就业,进行自主创业,从事电竞主播、带货主播在线教育办自媒体平台运营等新兴职业同时还衍生出了直播编辑、选品师等许多新岗位此外数字经济领域,如5G、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衍生出了更多的新业态就业岗位

这些新业态就业岗位不仅能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一定的收入,而且突破了传统就业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工作内容丰富灵活度大,让年轻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意味着从业者拥有更多元的职业转型机会

2.新业态灵活就业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每年6、7月份毕业季,劳动力市场又会涌入大批量的新鲜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拓宽新业态、多渠道灵活就业好处明显。新业态灵活就业给高校毕业生带来收入,既提高了社会劳动参与率,实现个人价值,对于稳就业、保民生也具有重大作用。与此同时迅猛发展的新业态不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岗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着传统产业和传统的工作模式,随着大批传统产业引入了新业态的发展模式,创造的新就业机会将会迅速增加,新业态与产业和就业之间也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二、高校毕业生新业态灵活就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府部门缺乏及时有效的灵活就业保障政策

据人社部统计,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人左右,但是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在统计监测、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灵活就业未全面纳入劳动行政部门监管范围,尤其是当前出现的新业态领域的一些灵活就业职业缺乏相配套的劳动规范和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因此也产生了许多劳动纠纷。《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法定义务和责任在灵活就业用工模式上不能很好的凸显。灵活用工模式面临着该模式下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工伤等社会如何缴付等实际问题。

2.高校毕业生缺乏对灵活就业的认知和权益保护意识

灵活就业一方面带来了自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地,同时也带来了收入不稳定、收入时间不固定、收入单位不固定等问题,导致高校大学生灵活就业的稳定性低。许多高校灵活就业大学生可能本身就是创业者,存在自己“雇佣”自己的现象,大学生主动为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的意识严重不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4亿人,其中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仅有4751万,整体而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较低。

3.社会部分群体对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认可度不高

社会部分群体及高校毕业生家长处于传统观念依然对“铁饭碗”十分认同而对灵活就业的认同度有待提高认为灵活就业是“不正经”职业甚至是失业和待业的代名词这就更加剧了社会部分群体对新业态灵活就业的不看好即使收入可观也依然认为灵活就业不是长久之计认为不是一份“正经”稳定的工作这些社会的“有色眼镜”给年轻人从事灵活就业投射了阴影严重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在新业态灵活就业领域重的发展因此摘掉社会的“有色眼镜”提高社会对新业态灵活就业的认可度势在必行

三、高校毕业生新业态灵活就业发展对策

1.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并完善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

从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支持灵活就业政策不难发现,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正在不断发力制定完善的政策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营造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良好环境。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加快出台灵活就业配套政策,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构建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畅通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渠道。用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办登记并交纳社会保险费,按规定享受灵活就业社保待遇

2.高校毕业生应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身权益保护意识

新就业形态的工作内容有新变化、职业技能有新要求,从学生身份到社会人,大学生不仅仅是要完成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的转换,更应该主动加强专业学习,实现自我优化升级,积极参加新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同时,灵活就业只是用工形式存在不同,与全日制就业的劳动关系一样,高校毕业生要增强自身的就业权益保护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保险,降低就业风险,主动了解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了解劳动用工的相关规定。

3.推进社会公众摘掉对灵活就业的“有色眼镜”

当前社会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摘掉“有色眼镜”在社会上大力宣传灵活就业典型

引导舆论释放正能量接纳年轻人尤其是富有创造力的高校毕业生自由创新不拘一格的就业创业形摒弃灵活就业是“不正经”职业是失业和待业的看法要优化新业态灵活就业的社会生态鼓励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活力克服从事新业态灵活就业的自卑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勇敢迈出自主就业的脚步

结束语

新业态灵活就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但新业态灵活就业作为新生就业模式难免有“成长的烦恼”因此要从多维度来分析并解决新业态灵活就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新业态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国际劳工组织监测报告第七版[EB/OL].[2021-01-26]

[2]韩刚,杨蕾.后疫情时代发展高校毕业生新业态灵活就业策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02):19-25.

[3]中国数字劳工平台和工人权益保障[EB/OL].[2020-11-01]

[4]2020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06-08][5]朱建弟.2022年全国两会《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灵活就业政策的若干建议》.

[6]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等[7]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